□湖北宜化集團 熊宏國
企業文化亮點展示二
宜化文化的本質是什么?
□湖北宜化集團 熊宏國
人類因夢想而偉大,企業因文化而繁榮。近年來,宜化的發展令人振奮和鼓舞。
2001年,宜化集團現任董事長上任之初,集團銷售額為5.8億。而在剛剛過去的2013年,宜化銷售收入是802億,連續5個年頭銷售增幅過百億元。宜化從一個地方小企業發展成為中國化工企業百強第二名,榮膺中國五百強優勢企業之列,在全國五百強企業排名中位列161位。
所有宜化人都說是文化宜化造就了經濟宜化,今天在這里跟大家探討企業文化我是不合格的,因為充其量我就是一個宜化文化的執行者、宣傳者,或者是踐行者,真正的締造者是我們的領導層。企業文化初期就是一個企業家的文化,這種文化只有堅決沉淀、總結、升級、固化形成標準之后才是真正的核心的企業文化。今天我就從一個見證者的角度淺顯地探討一下我們宜化的文化。
關于宜化的企業文化,有一本書叫《宜化文化》,那里面闡述了很多。今天在這里,我只講一點,那就是宜化文化的本質。宜化文化的本質是什么?很簡單——“統一價值觀”。過去的宜化和很多企業一樣,談到文化,員工們只是認為是領導的事情。實際上,很多領導也不知道什么是文化,都以為規范漏洞,形象設計、統一名片,統一著裝就是全部內容。普通的老百姓更是沒有這個概念,普遍老百姓把讀書寫字當做是文化。這是一種狹義的解釋。
宜化對文化是這樣定義的:集團內部員工共享并影響企業內部人與人之間關系的一種價值觀和規范,通俗的講就是企業的“活法”。如何讓員工形成共同的利益觀、共同的凝聚力,共同的價值觀,簡單點說就是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
統一價值觀是培訓出來的,宜化有一種說法叫培訓是最大的福利,培訓的方式有很多種,組織論壇、學習培訓等等。2001年的宜化文化是什么樣的呢?當時宜化的改革和發展正處在向好的發展時機,但是歪風邪氣卻向穩定秩序進行挑戰,如果不遏制住將會影響宜化的發展大局,公司抓住了這個時間,進行了很好的教育。組織開展了演講比賽,通過演講使宜化充滿正氣,使宜化的制度得到了執行,使宜化的決策受到了廣大干部的擁護。現在宜化會經常舉辦各種各樣的論壇活動,像年終總結論壇、營銷論壇、管理論壇、安全生產論壇等等。讓員工和干部都上臺去演講,講理想、講忠誠、講工作、講紀律、講快樂、講經驗,讓他們傳播文化、弘揚文化,人人參與,個個爭先,交流經驗,咨詢共享,熱愛文化,群起激昂。我們認為統一價值觀需要良好的溝通。在宜化,溝通大于壓力,溝通大于能力,溝通大于全面。
在2005年的時候宜化招了很多大學生,其中有一位北大社會學畢業的大學生。宜化為了留住人才,每個月發給他6000元工資。他當時就很困惑,他問:“我的師傅每個月只有2000多塊錢,我這個徒弟什么事都沒有做每個月拿6000多塊錢,他會不會恨我?”如果是以前的宜化,這樣的事情我們確實做不到,但是我們在與老員工溝通后,讓他們認識到雖然這些大學生月工資到不了6000塊錢,但是未來可能會值6萬,60萬,600萬。每個家庭都有小孩子,他從來不干活,但是我們總是把最好的給他吃,因為小孩子是我們家庭的希望,他們在未來長大后能成大業。
過去的宜化部門與部門之間,領導與領導之間,領導與員工之間相互埋怨、相互指責。產生這種現象的根源是宜化人沒有形成共同的價值觀,而現在通過加強內部影響,建立暢通的溝通渠道之后讓企業各部門加強了解形成共識,消除誤會達成一致。我們還要讓守門的保安和掃地的清潔工讓他們有成就感。如果清潔工掃不好地就會認為企業管理的不好,企業管理的不好那么你企業的產品肯定也不好,這樣誰愿意買你的產品?如果保安不盡職讓別人把東西都偷跑了,企業也實現不了構筑中國百強的夢想。
一個企業就像一個家庭,如果讓每個員工都感覺到他的工作對于這個家庭是多么的重要,那么統一的價值觀就形成了,統一的價值觀讓企業的發展變得不可抗拒。宜化文化就是這樣在潛移默化中形成。我的董事長常說,一個企業家只有當他真正的熱愛他的祖國,熱愛他的企業和員工時他才能夠真正把這個企業做大做強。我要說我深愛著我的祖國,深愛著我們的企業,也深深熱愛著我們的市場和客戶,我相信我們宜化人一定能圓好我們的農資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