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利根,羅志強,朱麗娟
(吉水縣人民醫院檢驗科,江西吉水331600)
血清胱抑素C聯合血肌酐檢測對高血壓慢性腎臟損傷的診斷意義
康利根,羅志強,朱麗娟
(吉水縣人民醫院檢驗科,江西吉水331600)
目的分析血清胱抑素C聯合血肌酐檢測對高血壓慢性腎臟損傷的診斷意義。方法選取2012年2月-2013年8月我院確診的106例高血壓患者作觀察組,臨床檢查確定均合并慢性腎臟損傷,擇同期100例健康體檢者作對照,免疫比濁法測定血清胱抑素C水平,酶法測定血肌酐水平,分析兩項指標的臨床診斷價值。結果檢測結果顯示觀察組血清胱抑素C異常檢出率為94.34%,血肌酐異常檢出率為23.58%,觀察組患者血清胱抑素C和血肌酐水平均要明顯高于健康體檢者,差異比較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血清胱抑素C對高血壓慢性腎損傷的敏感性更好,聯合血肌酐檢測利于判斷腎小球濾過功能,提高高血壓腎損傷的診斷效果。
血清胱抑素C;血肌酐;高血壓;慢性腎臟損傷
高血壓是臨床上最為多見的血管疾病,其導致的并發癥如心力衰竭、腦梗死、心肌梗死等對患者的生命造成嚴重威脅。腎臟損傷是其中較為嚴重的并發癥,已有的報道[1]指出該并發癥的發病率呈現出上升的趨勢,且此病早期缺乏特異性表現,常規體檢往往會出現漏診,導致治療延遲。傳統檢測腎臟損傷的生化指標包括尿素氮、血肌酐等,已有的研究指出上述指標受到體內外因素的影響,血清水平容易出現波動,難以作為腎臟損傷的臨床診斷標志物[2]。胱抑素C是目前發現的較為穩定的一項指標,性別、體質及炎癥反應等對其體內含量影響較小,此指標已經逐漸作為腎臟損傷的檢測標準。本文分析了血清胱抑素C聯合血肌酐檢測對高血壓慢性腎臟損傷的診斷意義,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2012年2月至2013年8月我院確診的106例高血壓患者,視為觀察組,男性64例,女性42例,年齡范圍38~72歲,平均年齡58.4歲,上述病例均接受臨床檢查,符合高血壓的診斷標準,各項檢查結果顯示所選患者均合并慢性腎臟損傷,排除其他因素引起的腎損傷和原發性腎損傷;擇取同期體檢的健康志愿者100例,視為對照組,男58例,女42例,年齡36~68歲,平均56.4歲。經檢查均無肝腎功能損傷,健康狀況良好,兩組的基本資料如年齡、性別、營養狀況等比較差異不顯著(P>0.05),具有可比性。
1.2 檢測方法兩組患者在接受檢測前三天控制其飲食,晨起時刻,空腹抽取受檢者的靜脈血,分離出血清標記待檢,本次檢測所用儀器為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操作嚴格按照相關說明進行。應用免疫比濁法對兩組的血清胱抑素C的水平進行檢測,每個樣品需檢測2次,取平均值,應用肌氨酸氧化酶法對血肌酐水平進行檢測,2次/樣品,取平均值。
1.3 判斷標準[3]血清胱抑素C的異常判斷:血清胱抑素C含量超出1.03mg/L可判定為異常;血肌酐異常判斷:男性,血肌酐水平超出133μmol/L為異常,女性,血肌酐水平超出97μmol/L為異常。
1.4 統計學分析SPSS17.0統計軟件處理所得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比較采用配對t檢驗,計數資料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項指標的異常檢出率檢測結果顯示觀察組血清胱抑素C異常檢出率為94.34%,血肌酐異常檢出率為23.58%,上述兩項指標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比較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項指標的異常檢出率
2.2 兩組血清胱抑素C和血肌酐檢測結果通過對檢測結果的分析,觀察組患者血清胱抑素C和血肌酐水平均要明顯高于健康體檢者,差異比較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血清胱抑素C和血肌酐檢測結果(x±s)
腎臟損傷作為高血壓并發癥,其發生率呈現出上升趨勢,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腎臟是體內的儲備和代償場所,由于其強大的代償功能,早期一般較難發現腎功能受損的跡象[4]。高血壓引起的腎損傷患者早期一般缺乏特異性表現,發現時患者多數已經處于中晚期,給治療帶來了極大的麻煩。因此及時有效的診斷腎臟損傷對高血壓患者有著重要的臨床價值。傳統檢測腎功能損傷的指標如血肌酐、尿素氮在體內受多種因素影響,早期腎損傷較輕,腎臟可以補償此類輕微功能損傷,此時體內仍可保持血肌酐和尿素氮的正常水平,因此這兩項指標不能單獨作為早期診斷腎功能損傷的有效指標[4]。已有的報道指出血清胱抑素C是一種較為穩定的腎功能反應標志物,且基本不受炎癥、性別、體質的影響,已經成為診斷腎臟損傷較好的指標[5,6]。
本結果分析血清胱抑素C聯合血肌酐檢測對高血壓慢性腎臟損傷的診斷意義,通過檢測和比較發現觀察組患者中血清胱抑素C的異常檢出率為94.34%,血肌酐的異常檢出率為23.58%,說明了血清胱抑素C對腎臟損傷具有較好的敏感性,而血肌酐的敏感性相對較差。部分高血壓患者腎臟損傷可能比較輕微,能夠通過腎臟自身進行代償,是血肌酐維持在正常水平,因此血肌酐的異常檢出率較低。臨床研究顯示血清胱抑素C在腎臟受損程度較小時就可以發生含量變化,且隨著損傷程度的增加而升高,可以作為早期腎臟疾病的有效臨床指標[7]。盡管血肌酐的異常檢出率不佳,但其臨床診斷價值不容忽視,該物質主要經腎小球濾除,早期可能對腎損傷的顯現不佳,但當腎損傷較為嚴重時,其含量變化明顯,可以作為腎臟損傷程度的有效診斷指標。觀察組體內的血肌酐水平同樣明顯高于健康志愿者,此結果可以直接說明高血壓慢性腎損傷和血肌酐存在著必然的聯系。
綜上,血清胱抑素C對高血壓慢性腎臟損傷的檢測具有較高的敏感性,聯合血肌酐可以更加準確的判斷患者的腎臟損傷程度,為此病的早期診斷和治療提供了可靠的依據。
[1]何雯.血清胱抑素C測定對腎損傷患者的臨床應用價值[J].中國現代醫生,2009,47(24):103-105.
[2]胡軍濤,謝顯龍,湯展宏.基于血清胱抑素C的肌酐清除率在急性腎損傷中的臨床價值[J].中國危重病急救醫學,2012,24(9):534-537.
[3]姜昌麗,王惠壹,牛軍州,等.血清眺仰素C在高血壓早期腎損害診斷中的臨床應用[J].現代檢驗醫學雜志,2013,28(1):130-132.
[4]Szewczyk M,Wielkoszynski T,Zakliczynski M.Plasma neutrophil gelatinase-associated lipocalin(NGAL)correlations with cystatin C,serum creatinine,an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 in patients after heart and lung transplantation[J].Transplantation Proceedings, 2009,41(8):1106-1114.
[5]王遠,何增榮,丘艷英,等.胱抑素C檢測在腎功能損害診斷中的應用[J].實驗與檢驗醫學,2014,32(2):197-198.
[6]楊浩,張岳漢,蘇曉明,等.胱氨酸抑制劑C在糖尿病腎病早期中的監測診斷價值[J].實驗與檢驗醫學,2013,31(1):71-73.
[7]楊忠臣.聯合監測血清胱抑素C,糖化血紅蛋白和尿微量白蛋白/肌酐在2型糖尿病早期腎損害診斷價值[J].實驗與檢驗醫學,2013,31(3):261-262.
R544.1,R446.11+2
A
1674-1129(2014)04-0456-02
10.3969/j.issn.1674-1129.2014.04.035
2014-04-01;
2014-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