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衛軍 陳 輝
(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廣東 廣州 510515)
急性重癥胰腺炎是臨床常見的急性消化系統疾病之一[1],疾病不僅表現出一些局部病灶的病例損傷,同時常伴有顯著的整體性炎癥反應綜合并發癥,嚴重的患者甚至有可能引起多處器官發生功能性障礙,造成死亡情況[2]。該病具有病情發展快、并發癥多、致死率高的特點,臨床治療中需要給予更多的關注與重視。為了尋找更有效的治療方法,本次研究通過對60例急性重癥胰腺炎患者開展綜合治療方法,獲得了較好的療效。現報告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取南方醫院2011年6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急性重癥胰腺炎患者130例,所有患者均符合2006年中華醫學會制定的診斷標準。隨機將樣本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各65例,對照組中男性41例,女性 24 例;年齡 31~68 歲,平均(47.9±2.8)歲;病程2 h 至 3 d,平均(7.3±1.3)h。 觀察組中男性 39 例,女性26 例;年齡 30~67 歲,平均(48.6±4.1)歲;病程 2 h 至2 d,平均(6.9±0.7)h。 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等基本情況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治療方法 對照組患者進行常規的西醫治療,給予禁食、補液、胃腸減壓、控制血糖與胰腺分泌等治療。治療過程中密切關注患者的血氣分析與臟器功能情況,對病情嚴重且發展較快的患者增加血液透析。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增加綜合法治療,具體開展方式如下:(1)在患者出現嚴重的疼痛時增加鹽酸哌替啶,緩解疼痛癥狀;(2)利用廣譜抗生素藥物抑制感染情況發生,主要針對厭氧菌與革蘭陰性菌等菌群,增加喹諾酮、甲硝唑等藥物,持續治療10 d;(3)給予胰腺液分泌抑制藥物,選擇烏司他丁藥物有效降低胰酶的活性,奧曲肽藥物限制其分泌;(4)增加適當的營養支持,治療初期主要選擇腸外施藥,待癥狀逐漸改善后,再改行腸內施藥,營養藥物主要選擇谷氨酰胺;(5)應用中藥湯口服、灌腸,用藥基本方選取柴芩承氣湯,方中赤芍、牡丹皮、連翹各12 g,枳實、柴胡、廣藿香、黃芩、厚樸各15 g,蒲公英、金銀花各20 g,芒硝、大黃各30 g。辨證觀察患者存在濕熱增加黃連與黃柏,惡心、嘔吐的癥狀較重者加代赭石與姜半夏,腹部脹氣較重者增加甘遂末,腹部積水者增加澤瀉與豬苓。水煎后服用,每日3次,并以相同藥液100 mL開展保留灌腸,每日2次。
1.3 觀察指標 記錄兩組患者治療后癥狀與體征的緩解時間、實驗室指標恢復時間以及住院時間,并依據樣本的臨床情況制定療效判定標準為如下。顯效:患者的臨床癥狀均消失,尿淀粉酶與血清恢復至正常,未見并發癥發生。有效:癥狀顯著改善,尿淀粉酶與血清明顯好轉,存在輕微的并發癥情況。無效:臨床癥狀與體征均無變化,存在嚴重的并發癥情況,甚至死亡。
1.4 統計學處理 應用SPSS13.0統計軟件。計量資料以)表示,組間采用 t檢驗,計數組間以 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的癥狀與體征緩解時間比較 見表1。經治療后,觀察組患者臨床癥狀與體征的恢復時間顯著少于對照組(P<0.05)。
表1 兩組患者癥狀與體征緩解時間比較(d

表1 兩組患者癥狀與體征緩解時間比較(d
與對照組比較,△P<0.05。下同。
?
2.2 兩組患者的實驗室檢查指標恢復時間比較 見表2。治療后兩組患者的血清檢查與尿液檢查結果顯示,在尿淀粉酶恢復時間、血淀粉酶恢復時間與白細胞恢復時間的比較中,觀察組顯著優于對照組 (P<0.05)。
表2 兩組患者癥狀與體征緩解時間比較(d

表2 兩組患者癥狀與體征緩解時間比較(d
?
2.3 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比較 見表3。觀察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

表3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n)
重癥急性胰腺炎其治療方法的選擇主要是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而定[3],早期非手術治療在疾病的治療過程占主要地位[4]。應用藥物主要為:(1)通過采用質子汞抑制劑有效減少胃酸分泌情況,對胰腺組織分泌情況也能起到一定的抑制和降低作用,保證了胰腺組織“勞逸結合”,機體功能能最大程度的發揮出來。(2)運用生長抑素治療后,胰酶和胰液的分泌情況得到明顯改善,同時有效阻礙了胰酶合成,單核-巨噬細胞系統相對不再活躍,發生休克病例逐步減少。(3)針對患者病情發展、腸道菌群移位及敏感情況合理運用滲透性較好的抗生素藥物。在臨床上主要應用亞胺培南類或喹諾酮類藥物,在治療過程中增加甲硝唑的聯合應用會增加臨床效果。(4)中醫認為該病屬“脾心痛”、“腹痛”、“脅痛”、“結胸痛”等范疇[5],應用中藥治療急性胰腺炎的給藥途徑以口服為主,也有經胃管注入,或保留灌腸[6],可促進內毒素排泄,達到減輕全身炎癥反應的作用[7]。服用中藥清胰湯作瀉下方,排出腸道內轉移和淤積的細菌毒素,改善腸道吸收和腹脹情況,降低腸道感染幾率,逐步緩解腸道功能。(5)密切觀察病情發展變化,做好詳細記錄,及時應對并發癥發生。這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提高后續治療效果。
本研究通過對65例急性重癥胰腺炎患者開展了綜合法治療,治療過程中著重給予胃腸減壓、抑制胰腺分泌、營養支持等,并結合患者的個人情況開展中藥加減治療。經治療后患者的臨床癥狀、體征與實驗室檢查指標均得到了較快的恢復,最終治療有效63例,總有效率為96.92%,顯著好于同期開展常規治療的對照組患者。
綜上所述,急性重癥胰腺炎對患者產生嚴重的危害,臨床可選擇治療的方式較多,通過綜合法治療該病患者,可以有效改善臨床癥狀與體征,降低并發癥的發生率,具有確切的臨床療效,值得進一步推廣與研究。
[1] Miskomtz P.Score of 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severeacute pancreatitis[J].Crit Care Med,2002,30(6):1301-1305.
[2] 伍銘艷.連續性血液透析治療急性重癥胰腺炎的療效分析[J].中外醫療,2013,32(18):83-84.
[3] 單連云,朱本貴,時桂芹,等.柴芍承氣湯對內鏡下逆行胰膽管造影術后胰腺炎的預防作用[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0,19(17):34-35.
[4] 龐元龍,王細文.急性重癥胰腺炎106例治療體會[J].激光雜志,2011,32(4):75-76.
[5] 黃立敏,周蓉,全惠敏.中醫藥在重癥急性胰腺炎中的療效觀察[J].浙江臨床醫學,2013,15(5):661-662.
[6] 夏紹軍,韓可祥,鄭玉紅.經空腸造瘺管應用大承氣湯治療膽源性急性重癥胰腺炎體會[J].中國中醫急癥,2013,22(8):1354-1355.
[7] 王旭東,朱寶平,張偉,等.大黃在治療急性重癥胰腺炎中的作用研究[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1,20(10):1191-1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