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建紅
(如東縣人民醫院檢驗科,江蘇如東226400)
超敏C反應蛋白檢測在皰疹性咽頰炎診療中的價值
陳建紅
(如東縣人民醫院檢驗科,江蘇如東226400)
目的淺析超敏C反應蛋白(hs-CRP)測定在皰疹性咽頰炎診療中的臨床價值。方法隨機抽取近年來本院經臨床確診的72例皰疹性咽頰炎患者在治療前進行hs-CRP檢測。結果皰疹性咽頰炎患者hs-CRP高于對照組,其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1)。結論hs-CRP測定在皰疹性咽頰炎診療中具有重要的臨床價值。
皰疹性咽頰炎;超敏C反應蛋白;急性時相反應蛋白
皰疹性咽頰炎是一種急性傳染性疾病,好發于嬰幼兒,初期癥狀與一般感冒區別不大,加之患兒難以用語言清楚表達自己的不適之處,因此很容易被誤解為普通感冒而延誤治療,且患兒一旦合并細菌感染后,及時在抗病毒藥物的基礎上配合使用一些抗菌類藥物也顯得尤為重要。筆者分析了本院近一段時間以來,經臨床確診的72例門診或住院皰疹性咽頰炎患者的hs-CRP水平,診斷標準依據《褚福棠實用兒科學》,探討其在皰疹性咽頰炎診療中的臨床價值。
1.1 標本來源患兒共72例,男39例、女33例,平均年齡2.8歲。對照組隨機選取來本院進行健康體檢的正常兒童80例,其中男42例,女38例,平均年齡3.2歲。
1.2 儀器與試劑hs-CRP測定用武漢艾爾夫TD系列特定蛋白儀。
1.3 檢測方法所有患兒與對照組兒童均采血作hs-CRP檢測。
1.4 統計學方法兩組間均值的比較采用t檢驗,當實測t值>t界值表中的t0.01雙側,即表示兩均值比較具有統計學意義(P<0.01)。
皰疹性咽頰炎患兒hs-CRP明顯高于健康對照組,其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實測t=6.13,P<0.01),見表1。

表1 皰疹性咽頰炎組與健康對照組hs-CRP的比較
皰疹性咽頰炎是一種急性傳染性咽峽炎,病原體大多是柯薩奇病毒、皰疹病毒和埃可病毒等,可并發細菌感染。臨床特征為驟起高熱伴有咽喉痛、頭痛、厭食,并常有頸、腹和四肢疼痛,典型癥狀在咽部,可見數個灰白色皰疹,直徑2~4mm,周圍有紅暈,皰疹可形成淺潰瘍,夏秋季發病率較高,同一患者可重復反復發病,系不同型病毒引起[1]。
C反應蛋白(CRP)是一種能與肺炎球菌C多糖結合的急性時相反應蛋白,分子量115KD,是由多種致炎因素刺激肝細胞和血管內皮細胞而產生,可結合多種細菌、真菌及原蟲等體內的多糖物質。還可以在鈣離子存在下,結合卵磷酸和核酸,結合后的聚合物可激活補體系統,從而引發對侵入細胞的免疫調節作用和吞噬作用而表現出炎癥反應。因此,在各種炎癥反應、組織損傷、心肌梗死、手術創傷、放射性損傷等疾病發生時迅速升高,當病變好轉時又能迅速降至正常,并且其升高程度與感染程度呈正相關。CRP還與白細胞(WBC)總數存在正相關,在疾病發作時,可早于WBC出現升高,回復正常也較快,具有極高的敏感性[2]。我們在平時的工作中用一種高靈敏度(靈敏度≤0.3mg/L)的方法檢測CRP,此即hs-CRP。與以往的C反應蛋白相比,hs-CRP具有更高的靈敏性。
本實驗表明,皰疹性咽頰炎雖然是一種病毒感染,但hs-CRP也會迅速升高,與文獻報道略有出入[3],在有效治療后明顯下降,究其原因:(1)hs-CRP檢測方法靈敏度的大幅度提高。(2)皰疹性咽頰炎時,病毒直接侵犯組織,導致組織損傷以及由此而產生的全身免疫系統的炎癥,最終導致hs-CRP迅1速升高[4]。(3)采血的不及時,部分患兒采血時已經合并了細菌感染而導致hs-CRP的升高。絕大部分患兒在有效的抗感染治療后,hs-CRP明顯下降。WBC計數作為炎癥的一個傳統檢測指標,雖然操作簡便易行,但其受年齡、應激、藥物、外界環境及個體差異等因素的影響較大,部分感染者WBC變化并不顯著。本實驗中,患兒發生皰疹性咽峽炎時,hs-CRP升高較白細胞的下降更為迅速,因此,hs-CRP的檢測可用于皰疹性咽頰炎的早期診斷。在給予阿昔洛韋利巴韋林等一些抗病毒藥物有效治療后,hs-CRP又能明顯下降,因此又可用于皰疹性咽峽炎的療效觀察。患兒由于病毒感染后免疫力下降,抵抗力差,還常常會合并細菌感染,此時,患兒血液中hs-CRP可迅速大幅度升高,其陽性率62.5% (45/72)也較WBC的45.7%(32/72)高,因此,hs-CRP的檢測還可用于指導臨床進行合理的用藥。另外,hs-CRP水平也不受藥物、激素的影響[5],整個檢測過程簡便易行,基于以上幾點,作者認為,hs-CRP檢測在皰疹性咽頰炎的診療中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
[1]胡亞美,江載芳.褚福棠實用兒科學[M].第7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2:807-808.
[2]叢玉隆,尹一兵,陳瑜.檢驗醫學高級教程[M].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2011:643-644.
[3]張愛華,楊繼明,王小芳.超敏C反應蛋白和白細胞檢測在兒科的臨床應用[J].實驗與檢驗醫學,2011,29(1):82.
[4]雷鴻斌,王嫻默,易光明.手足口病患兒治療前后超敏C反應蛋白和肌酸激酶同工酶的變化及臨床意義[J].檢驗醫學與臨床, 2011,8(1):34-38.
[5]李剛.手足口病患兒C-反應蛋白和白細胞聯合檢測結果分析[J].檢驗醫學與臨床,2013,10(11):1421.
R446.62,R766.17
A
1674-1129(2014)05-0580-01
10.3969/j.issn.1674-1129.2014.05.036
2013-12-05;
2014-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