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曉飛 高麗娜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學習文言文,興趣最重要。可以采取多種方法吸引學生注意力,讓他們看過來;可以調動學生積極性,讓他們讀起來;也可以將歷史重演,讓學生嗨起來,讓學生真正喜歡上文言文。
高中語文文言文興趣一日,一生大呼:“老師,我真想穿越到古代!”我大驚,穿越劇看多了!只聽此生又道:“我看著文言文就頭疼!如果我能穿越到古代,有了文言語境,我的文言文學習不就迎刃而解了嗎!”由此我想起了中學生間流行的“三怕”打油詩:一怕文言文,二怕周樹人,三怕寫作文。足見文言文教學已處在何等無奈而尷尬的境地。
的確,文言文詞句深奧難懂,古代的有關文化、制度、背景又距今久遠,讓學生望而卻步,可經過這幾年的摸索,要讓學生愛上文言文學習,首先要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可如何讓學生好學、樂學呢?下面我就談幾點自己的心得。
一、吸引學生注意力,讓他們看過來
1.用學生敏感的話題導入新課
中學生正處青春年華,對愛情充滿著憧憬和幻想,在講王實甫的《長亭送別》前,我在黑板上寫下了:“上邪!我欲與君相知,長命無絕衰。山無棱,江水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才敢與君絕!”同學們你看我我看你,有幾個女生還在小聲的討論著,我告訴他們,這是最近熱播的《宮鎖連城》中富察恒泰和連城的愛情誓言,學生歡呼,很明顯,學生眼睛里閃動著異樣的光彩,有的學生還在抿著嘴偷笑,平時不學習的孩子也抬起頭來了,顯然學生很有興趣。接著,我解釋道:這首詩歌用了五種不可能發生的事情來表達對愛人的忠心和對愛情的堅貞,堪稱千古絕唱,學生低聲吟哦,頻頻點頭,我已明顯看出他們眼中對學習古文的渴望。
2.課前講故事
每篇古文都有其特定的歷史背景或奇聞趣事,可以以此為引,提高學生興趣,將學生帶入課文。我經常會在講課前,先講一個與課文有關的或與作者有關的歷史故事,在講《黔驢技窮》這篇課文之前,我讓學生先講了自己了解的“黔驢技窮”的故事,讓學生們比較學生講的和課文的文言故事的不同,經過反復比對,學生發現,課本上的文言短文更生動有趣,這樣不僅調動了學生的興趣,而且讓學生不知不覺地學習到了知識。
3.配以多媒體動畫、圖片
我們可以通過網絡搜集一些視頻、動畫、圖片展示課文中不易理解的內容,如《燭之武退秦師》中“夜縋而出”中的“縋”就是“用繩子拴著從城墻上往下吊”,我用一個小動畫,讓學生清晰、明白、直觀地理解了這個字以及這句話,我相信學生會深深的記住了這個詞的意思。在學習《阿房宮賦》時,我用32張圖片讓學生明白了什么是“廊腰縵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勢,鉤心斗角”,什么是“長橋臥波,未云何龍?復道行空,不霽何虹?”有趣的動畫、優美的圖畫吸引了學生,也讓課文變得淺顯易懂,更讓學生扎實、深刻地記住了文言知識。
二、調動學生積極性,讓他們讀起來
所謂“書讀百遍,其意自見”,學生在誦讀中玩味文本,自我陶醉,讀之以情,讀之以趣,讀之以理,讀之以思,讀之以法,在讀中領悟文言文學習的樂趣。我主要采用以下幾種誦讀方法:
1.搖頭晃腦地自由讀
每次早讀或上課前朗讀學習的古文,且必須要像古人一樣搖頭晃腦地讀,開始學生覺得很滑稽,而后慢慢就適應了。我發現這種讀法對音調、語氣、停頓、重音、節奏的訓練效果很明顯,學生在不知不覺間就會抑揚頓挫起來。
2.范讀、齊讀、賽讀相結合
范讀可以用多媒體放錄音,也可以教師示范誦讀、學生范讀,標準范讀讓學生有了朗讀的依據,語音句讀準確、字正腔圓;齊讀可以全體女生齊讀、全體男生齊讀、分小組齊讀、全體同學齊讀等,多種形式的齊讀讓學生熟讀課文;賽讀可以學生間賽讀、師生賽讀,賽讀,可以是個體之間進行,也可以是小組之間進行,尤其師生賽讀大大激發了學生的興趣,把文言文學習推到了高潮。在比賽誦讀中不僅加快了背誦古文的速度,而且激起了學生你追我趕的學習熱情。我就是通過多種誦讀,讓學生反復吟哦,反復朗讀中熟讀成誦,讓學生不知不覺中背過了一些比較晦澀的文言文,如《論語十則》《阿房宮賦》《赤壁賦》等。
這里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千萬不要打擊學生,要找閃光點進行鼓勵,比如你讀得聲音很洪亮,你讀得很準確,只要得到老師肯定,才會有信心,才會有興趣。如此書生瑯瑯,充滿生機活力的課堂,學生怎會不興致盎然呢。
三、將歷史重演,讓學生嗨起來
上完一個文言文單元后,找出故事情節完整的篇目,改編成劇本,全班分為四大組,各小組任選一個故事,自編自導自演,準備2~3天,找一節自習為全班同學表演。《廉頗藺相如列傳》《鴻門宴》的學習過程中,學生演的一心為國、有勇有謀、不畏強權、顧全大局的藺相如,勇在先、智在后、殘忍有余、仁善不足的項羽,非常成功。這一活動可謂一舉三得:改編劇本,理解課文;排練劇情,揣摩內容;終極演出,感悟升華。學生在重演歷史中領悟到了學習的樂趣,在不知不覺中學習著、幸福著、進步著。
總之,學習文言文是一個漸進的過程,在文言文閱讀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該充分地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激起他們學習文言文的欲望。只要成功地讓學生揚起興趣的風帆,讓學生愿學、樂學,文言文學習這只“舟”必定會乘風破浪,駛向成功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