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軍
一些干部近一段日子感覺自己有“閑”了:吃請少了,會議少了,迎來送往的客套也少了。隨著教育實踐活動的深入,相對而言,有“閑”了。
“閑”下來以后干什么?毫無疑問,今天之“閑”,是作風改變之效。從這個意義上說,“閑”下以后,就有更多的時間深入群眾、了解群眾,為群眾辦實事;就有更多的時間謀劃一個地區、一個單位的發展大計,有更多的精力把各項工作抓緊抓細抓實。這是一名共產黨人在“閑”下來后應有的精神境界和事業進取心。
當然,共產黨人也有自己的喜怒哀樂、興趣愛好。但是,凡事有度,尤其是黨員干部,不能把“閑”下來的時間沉溺于吃喝玩樂、物質享受,讓“四風”出了公門、又進私室。勤儉節約、嚴于律己,這是作為一名共產黨人的責任之要求,也是一種人格情操的體現。
我們的事業需要只爭朝夕的干勁。好不容易擺脫了無聊之忙,怎能不全身心投入到事業中去,勤勤勉勉地把各項工作做得更好?面對全面深化改革的考驗,新問題層出不窮,新課題不斷涌現,其中有不少是我們不懂的、不擅長的,本領恐慌、能力恐慌愈發凸顯。因而,“閑”下來以后,更要干起來、忙起來、學起來,而且要干到實處、忙到點上、學到深處。
對領導干部來說,忙與閑,折射的是宗旨意識和責任意識。以百姓之心為心,以群眾福祉為念,“閑”下來以后,心才能靜下來,作風才能硬起來,境界才能提上來。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