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解讀專家: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副部長胡曉義
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提出,要“研究制定漸進式延遲退休年齡政策”。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副部長胡曉義近日接受記者采訪時說,漸進式延遲退休年齡符合我國實際。
“漸進式”包含多層含義
胡曉義介紹,“漸進式”延遲退休包含多層含義,一是要提前若干年預告;二是要分步走,比如先從退休年齡最低的群體開始,從人力資源替代彈性系數低的群體開始,逐步擴展;三是要邁小步,比如每年只延遲幾個月,用較長的一段時間完成平滑過渡。四是要多措并舉,在延遲退休的同時,嚴控提前退休,進一步強化養老保險長繳多得的激勵機制,調整產業結構、開發更多適合中老年人的崗位并研究支持中老年人就業的扶持政策等等,以最大限度降低對相關群體的不利影響。
延遲退休確需提上日程
胡曉義說,目前我國城鎮人均預期壽命達75歲以上,加上勞動條件改善,平均勞動強度比以前大大降低。如果繼續維持較低的退休年齡,一方面不利于調動中青年人勞動的積極性;另一方面退休人員的養老金待遇也得不到合理提高。
“保證養老保險基金收支總體平衡、可持續發展,需要多種措施,如擴大覆蓋面、增加財政投入、多渠道籌資等。”胡曉義說,“但適當延遲退休年齡、減緩撫養比迅速提高的趨勢,也是重要舉措之一。”
他指出,如果退休年齡仍維持較低水平,將限制中老年人力資源特別是女性人力資源充分利用。從目前實際情況看,許多專業技術崗位(醫生、教師、科研人員等),五六十歲正是技藝純熟的階段。如果早早退休,是人力資源的巨大浪費。
決策具有三大特點
我國現行職工退休年齡男60周歲、女干部55周歲、女工人50周歲。這是上世紀50年代初《勞動保險條例》和有關機關事業單位退休政策規定的,至今仍在執行。
“建國初期我國人口預期壽命只有40歲左右,依據當時的勞動條件和男女生理特點等因素,規定這樣的標準,符合實際情況。”胡曉義說,“目前,我國人民健康水平大大提高,人口預期壽命達到74歲(城鎮更高),而企業職工男女平均實際退休年齡只有54歲,明顯偏低。”
他介紹,目前世界上170個國家和地區中,正常退休年齡,男性集中在60歲和65歲,女性集中在60歲。凡已進入老齡化的國家,都已實施或準備實施延遲退休年齡政策;雖有不同意見,但已成普遍趨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