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是最大的敵人,也是最好的朋友。時間流逝,人們或遺忘,衰老,激情褪色;但在時光里,人們也沉淀,成熟,真相浮現。
2013年的4月,《消費者報道》正式創刊,如今2013年已過去,新的一年又開始了,我們努力抵抗遺忘,力圖讓自己更理性;我們告訴自己正青春年少,也力求讓自己腳下的路途走得更穩重,更廣闊。
在創刊之初,我們把目標定位為“做中國消費者權益保護運動引領者”,在創刊語中,我們這樣解釋這一理念:“在這個權力與資本泛濫所導致的權利被遮蔽的時代,需要獨立的第三方約束力量,需要公信力的重塑。”
作為中國第一家以商品檢測比對信息發布為核心的媒體,我們深知這項工作充滿困難和挑戰。在過去一年中,我們既不斷學習和借鑒他人先進經驗,如美國《消費者報告》、德國《測試》等,也在現實中摸索它在中國的更大可能性。
通過這一年的學習和摸索,我們既贏得了認可,也遇到了質疑。認可更多來自消費者,質疑則更多來自企業。
對于中國消費者而言,他們終于看到了一家真正從消費者角度出發,信息既實在有用,同時態度又獨立而嚴謹的媒體;而許多被我們檢測出產品質量有問題,或在我們的測評排名中位置不佳的企業,則有著諸多質疑。
我們的新聞閱讀量越來越大,參與我們的調查與互動的消費者愈來愈多,向我們反映維權中問題的消費者也日益增加。我們欣喜于這種認同,同時也深感責任重大。在媒體立場與利益四分五裂的今天,這樣的認同來之不易。
對一些企業來說,他們還沒有習慣于這樣的第三方測評排名,因為在過往,他們與一些機構的排名、榜單的關系,很多都建立在利益合作的基礎之上。樂于談最佳,卻忌于談最差,這樣的對比對他們有利,于消費者卻遠遠不夠。
過去一年對我們來說,只能算是百尺竿頭前進了一小步,我們深知要保持“獨立、客觀、權威”的原則還有漫長的路要走。一方面,我們的測評內容對消費者的貼近程度還有待提高,在檢測指標設計上還不夠精準,在檢測廣度上也有不足。我們的一些檢測有時過于專業,在轉化為通俗易懂、對消費者選購和使用更具指導意義的表達上還需更努力。也因此,我們在新的一年中將會更注重主觀測評,以此修正客觀測評中不能涉及的方面,比如這一期雜志所呈現的12品牌洗衣液主觀測評。
在過去一年中,我們與企業的溝通也更科學和理性,測試方案執行前后都會聽取企業反饋中的理性部分,這樣的做法是在踐行“客觀、權威”的原則,讓我們的測評更加經得起考驗。雖然企業和我們之間,總是難以避免存在一些利益沖突,但我們認為與好企業的遠景目標是相同的:讓消費者能獲得更好的產品和服務,實現社會的正面價值。
理想的實現,理念的踐行,需要避免凌空蹈虛的高談闊論,更加腳踏實地,也需要抗拒前行路上的種種誘惑,不忘初心。如詩人所言:“走吧/我們沒有失去記憶/我們去尋找生命的湖/走吧/路呵路/飄滿了紅罌粟。”新的一年,我們繼續與消費者同行。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