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慶育
美國企業研究所主席亞瑟·C·布魯克斯所著《通往自由之路》,一反人們習慣從效率來贊譽市場的思維定式,獨辟從社會正義和道德的角度來捍衛市場經濟之新路,這為我們認識自由市場制度提供了一個嶄新的視角。
托克維爾曾說,美國人對“財富永久均等理論極為蔑視”。托克維爾與《獨立宣言》起草者杰斐遜在此方面的看法如出一轍,他們永遠堅守一條古老的真理:將人們合法所得的財富拿走不公平,除非財富所有者出于自愿,這被稱為慈善。由此,作者假設了自由企業制度的道德承諾,即幫助全世界的窮人。這一論證的軌跡線路是,兩百多年前的工業革命創造了豐富的財富,受益的不僅僅只是資本家、富人和官僚,而且還包括窮人。19世紀初之后,被經濟學家克拉克稱之為“大分流”的工業革命迅速向北美、歐洲蔓延。所到之處,國民收入、生活水平、人民健康、文化程度等一切衡量人類福祉的指標均呈現前所未有的急劇上升態勢。
換個角度看,自由企業制度是否會使人們變得更為善良而不貪婪,更富有社會責任感呢?對此,布魯克斯作出以下回答,美國每年有70萬~80萬的家庭捐款,有50%~60%的人從事志愿工作,在這些人當中,富人占了大部分。但耐人尋味的是,較為貧困的工人階級的捐款額占其收入的比重卻高于富人,并遠遠高于中產階級。他還選用了中國的非典型性案例,說跨入21世紀的前后二十年間,中國為減少發展中國家貧困作出了超過75%的貢獻,這是因為中國加入世界市場所取得的成就。答案是明確的:自由企業制度是使窮人擺脫貧困的最好制度,也是鼓勵個人道德行為的最佳制度。
布魯克斯強烈抨擊了政府集權制,聲討其阻斷了自由企業制度的良性循環,奪走了個人取得成功的能力,減少就業崗位的同時也使人們的收入減少。近幾十年來在民主黨和共和黨不遺余力的擴張政府的同時,一系列數據將強勢政府的弊端暴露無遺。
需要政府嗎?凱恩斯在1936年做出了肯定的回答。新自由主義的鼻祖哈耶克的經典著作《通往奴役之路》也坦陳政府應該在社會中承擔一定的角色。按照哈耶克和布魯克斯的認識,政府的角色主要是針對“市場失靈”,首先應該為國民建立最基本的安全網,提供與國力相適應的公共服務。其次從“市場失靈”根源入手,包括對壟斷的打擊、對負面外部性的制止、對公共物品的提供和有效防止信息不對稱的問題。然而,布魯克斯用整整一個章節,對他所設想的這些政府有效干預可能性予以了否定,因為他坦言“有限政府的期望無法實現”。
然而,僅以工業革命兩百多年歷史看,以絕對經濟自由標榜的美國,并沒有逃脫經濟危機的沖擊,而每到此時,聯邦政府總是啟用“強有力的手”進行拯救,不論是上世紀30年代后期的羅斯福“新政”,還是2008年“次貸危機”引發的經濟危機。
回歸到現實中吧!不論經濟學家們創造出多少經典理論,一個鐵定的事實是,所有國家都必須面對“市場失靈”問題,在“失靈”面前,市場經濟和自由企業制度本身是難以應對和實現自我平衡的。同樣我們也要面對另一個事實,幾乎所有國家的實踐都證明了要塑造一個完全操控經濟并使其良性發展的“大政府”也是天方夜譚。今天的中國,將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與政府的調控作用結合起來,我們深信這是中國當下最道德最公平的發展制度。
《通往自由之路》
作者:亞瑟·C·布魯克斯
出版:上海人民出版社
定價:49元
《無知的游歷》
作者:陳丹青
出版:廣西師大出版社
定價:58元
從2009年到2011年,作者應《華夏地理》之邀,先后游歷了土耳其、俄羅斯、德國和匈牙利四國,寫成長篇游記。
《〈紅樓夢〉大觀》
作者:周策縱
出版:世界圖書出版公司
定價:32元
收錄了周策縱教授紅學研究的相關文章,探討了包括《紅樓夢》書名、殘鈔本辨疑、內容探究、曹雪芹家世政治關系等方面的問題。
《二十世紀的英國經濟——“英國病”研究》
作者:羅志如 厲以寧
出版:商務印書館
定價:48元
“英國病”的由來,是因“世界工廠”地位的喪失,福利國家、財政負擔和低效率的經濟,以及傳統精神對經濟穩定和增長的消極作用所致。
《曼德施塔姆夫人回憶錄》
作者:[俄]娜杰日達·曼德施塔姆
出版:廣西師大出版社
定價:58元
詩人及其作品在那個時代的遭遇也令人唏噓,任何讀過這本書的作者都會感激娜杰日達的回憶和分析。
《沒有動力的時候,一個人發發呆也好》
作者:[日]岡尾美代子
出版:中信出版社
定價:32元
作為日本雜貨女王、無印良品設計師的作者,喜歡用文字和寶麗來相機記錄365日帶著淡淡情緒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