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意婷 何 靜 孫楊爽
(湖北經濟學院法商學院 湖北 武漢 430205)
企業管理者在法律法規允許的范圍內,通過經營活動或交易或會計政策的選擇達到期望會計盈余目的的一種行為。
首先,企業與管理者之間委托代理契約的不完全性和剛性、經濟人的自利的本性以及信息不對稱等誘發并導致了管理者的盈余管理行為。特別是現在績效工資機制在很多企業盛行,在這樣的機制下,管理者的薪酬、獎金以及升職機會都與企業的業績掛鉤,這樣更促使了企業管理者進行盈余管理的行為。另外,企業管理者也往往通過盈余管理來美化自己任職期間的業績,以凸顯自己的杰出的經營能力和對企業效益的提高所作出的貢獻。
任何企業對自身經營狀況及業績的理想狀況都是希望能夠一直保持在一個平穩上升的狀態。因此,當企業的經營狀況呈現不穩跡象造成收益產生大的波動時,就會更加加深管理者進行盈余管理的動機。尤其是對于上市公司而言,當公司的收益產生較大波動時,將會引起廣大股民產生恐慌心理,拋售手中持有的股票,導致股價降低。
此動機是進行盈余管理的一個較常見的動機。管理者往往采用盈余管理手段進行避稅,乃至偷稅、漏稅,也會在某些時候利用盈余管理以達到增稅的目的。
首先,不同的國家及地區,稅收政策差異的存在讓一些跨國公司的管理者們可以通過進行關聯方交易、采取轉移利潤等方式,將利潤從有著高稅收政策的地方轉移到低稅負的地方,以達到公司減少納稅的目的。再者,有些企業產生盈余管理的動機是為了擴大盈利從而增加稅收支出,彰顯企業的經營能力與社會責任。
首先,證券法對公司上市的標準很嚴格,要求在發行前三年須連續盈利。許多謀求上市并發行股票的公司,因很難滿足甚至無法滿足這個硬性標準,便通過盈余管理的手段修飾美化財務數據,以使公司財務報告所呈現出來的盈利達到要求。其次,如上述的操作還可以使企業的股票定價水平上漲,從而為公司的下一步發展和擴張以最大程度地從證券市場籌集到資金。最后,企業采取相似的手段進行盈余管理的動機還有保護企業股票不至于停盤、保護上市資格等。
政治成本即一些大型公司的會計數據容易面臨政府相關嚴格的監控與管制,因受到嚴厲的政治管制而影響正常經營所帶來的成本。一般說來,大企業非常在意政治成本,因此往往會誘使管理者產生盈余管理的動機。瓦茨和齊默爾曼在1978年指出,大企業的管理者通過有傾向地選取適當的會計政策,以使其報表上的盈利水平降低。其原因是大企業盈利水平的降低有利于減少受到的政治方面的限制,從而降低政治成本。
湘鄂情,全名北京湘鄂情餐飲管理有限公司,是一家主要經營粵、湘、鄂等各地特色菜的餐飲公司,前身為北京湘鄂情酒樓有限公司。2009年在深交所掛牌上市,成為中國第一家在國內A股上市的民營餐飲企業,法人代表為孟凱先生。湘鄂情公司自成立以來,一直以湘菜、鄂菜作為核心的特色品牌,同時兼以魯、川、淮揚等特色菜系,形成了獨特的品質和核心競爭力。公司堅持弘揚荊楚特色文化,將荊楚美食與其他菜系、烹飪方法融合,管理機制上以傳統與先進相融合的模式,堅持企業文化,拓展餐飲服務,憑借打造出的獨特自身優勢,在激烈競爭中位列前茅。
2012年國家頒布一系列規定,促使各部門學習勤儉風氣,伴隨要求各級政府逐漸公開“三公經費”的規定,中央政府開始改革三公經費披露形式。“八項規定”,“六大禁令”等的呼之欲出,各人大代表對政府經費開支的提案也紛紛曝光,一系列消息使消費行業受到影響。2012年底,中央“八項規定”正式頒布,消費行業業績大幅下滑,餐飲、白酒行業遭受重創,主營業務虧損嚴重,行業龍頭的湘鄂情首當其沖。這點從湘鄂情近年的公告和財報中可見一斑。
湘鄂情公司2009年至2012年間的相關財務指標和數據如表1所示。
公司自2009年上市來的4年間利潤總額呈上升趨勢,凈利潤逐年增加。但10至12年數據極不穩定:10年利潤有所下滑,2012年凈利潤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較上年下降19.95%,反觀2011年出現了大幅度上升,利潤總額增幅較前一年竟達到50.92%,凈利潤也有60.51%,然而這三年間公司的凈資產收益率比例很低,資產負債率逐年攀升,2012高達42.95%。
2013年,伴隨著中央節儉令而來的是該公司此后的巨虧。據披露的2013年報來看,營業收入同比下降41.19%,凈利潤下降788.86%,經營性現金流量下降7854萬,同比下降212.08%,銷售額下滑明顯;資產負債率高達64.1%,資產盈利能力很弱。此外從該公司公布的有關項目進賬記錄顯示,其主營業務的毛利率約為35%,公司凈利率為23.30%。整個13年全年該公司巨虧5.64億元,股價暴跌。

表1
在虧損巨大、舉步維艱的情況下,該公司管理層為了增大盈利能力、穩定股價,采取了一系列盈余管理手段來改善財務狀況,以此達到美化財務報表、樹立良好企業形象的目的。
(1)出售資產,套回現金
在高端餐飲已經無法給湘鄂情帶來市場份額的時候,其店面昂貴的租金卻依舊在增加公司的營業費用。湘鄂情不得不縮減規模,關閉虧損嚴重的13家店面以減少高房租,并且轉租、轉讓和出售一些高端餐飲類的店面。
在這一過程中,湘鄂情利用會計估計變更的手段進行盈余管理。據2013年年報,我們看到,湘將按受益期進行長期待攤費用的分期直線攤銷的辦法調整攤銷年限。在變更會計估計前,湘鄂情的長期待攤費用主要系租入固定資產的裝修改造支出,均自裝修改造完成之日起,按5年進行直線攤銷。變更后,湘將自有物業門店按10年攤銷;租賃物業門店中,租賃時間不小于10年的,按10年進行攤銷;租賃時間小于10年的,按租賃時間的年頭數進行攤銷。這次會計估計變更屬于湘的盈余管理的操作,預計將會增加2013年度凈利潤4,124.61萬元。
湘鄂情通過這些舉措,不僅為企業中斷了許多會延續的高支出現金流,為企業帶來了現金流,增加了收入,更給這個遭受打擊的企業帶來了利潤。這樣的舉措體現了其穩定收益、維持良好企業形象的盈余管理的動機。
湘鄂情于2013年6月5日減持中農資源公司無限售條件流通股股份395萬股,占中農資源總股本的1.07%。此次減持,湘鄂情可回收金額3670.8萬元。在這項舉措中,湘鄂情通過減持其它公司的股份,得以套回大量現金以支持自身企業走出現在遭遇的困境。這也是其平滑收益,維持自身良好企業形象的盈余管理的動機的體現。
(2)利用關聯交易
2013年11月8日,湘鄂情與承德南江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南江股份”)、承德南江生態農業有限公司(簡稱“南江生態”或“丙方”)簽訂《長期戰略合作協議》。
協議約定由南江股份全資子公司即南江生態向湘鄂情長期提供所需的農產品,湘依據戰略協議在采購南江生態公司農產品的過程中,南江生態授予湘鄂情每12個月內不超過人民幣1000萬元(含1000萬元)的供貨款信用額度。這是日常關聯交易,雖然協議稱是12個月內的期限,不影響年報,但湘鄂情通過此種盈余管理手段減少了近期公司現金流的支出,會影響到季報的數據呈現。這樣便于湘及時傳遞出效益利好的信號,穩定自身收益,維持上市公司的形象。
(3)先跨界“環保”,后涉足“影視”
湘鄂情自成立以來,一直就主營業務餐飲行業,并未過多的跨界,公司管理層也沒有環保相關方面的發展經驗,其僅僅為了急于扭轉嚴重虧損的局面,就看好政府出臺的環保利好政策,決定轉型,染指環保業。
其收購過程中采取交易對價尚不支付的方式體現了公司利用盈余管理做大利潤。2013年12月16日,湘鄂情進軍環保業,出資5100萬元持有合肥天焱51%股權,及至今年2月11日,再度將合肥天焱剩余49%股權納入麾下。湘鄂情總共以高達3.53億元收購合肥天焱生物質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合肥天焱”)100%的股權,據收購公告,目標股權的交易對價,取決于目標公司今后若干年度的經營業績,其支付方式和支付期限屆時也將根據公司整體發展情況確定。可見湘鄂情目前是無需支付巨額收購價就能將合肥天焱變成自己的全資子公司,獨占其100%的利潤。所以湘鄂情在2013年無需現金支出,就能完全吸收合肥天焱當期的凈利潤約1100萬元人民幣,根據權責發生制,湘當期便可不計這筆收購費用,明顯有調增利潤的嫌疑。2014年2月28日,據湘鄂情一份業績修正公告顯示,其預計一季度盈利6000萬元至7000萬元中,正是得益于它2013年收購的合肥天焱和江蘇晟宜兩家公司,它們分別分別給公司貢獻了5000萬元—7000萬元、1000萬元的凈利潤。這明顯看出湘鄂情的利潤是買來的,并不是通過經營活動、投資活動和籌資活動才能賺取,這對于自身經營狀況慘淡及業績不良的湘鄂情來說,明顯是為了不使公司的收益與往年相比有過大的下降,引起股民恐慌,造成股價下跌。且上市公司要求一天的股價波動幅度是不得超過10%,所以這些舉措也有穩定股價,保證湘鄂情符合上市公司的資格的動機。
在跨界環保中未取得明顯成績之時,2014年3月8日到12日,湘鄂情在雙方約定下以相同的條件(2014年凈利潤不低于5000萬元,湘鄂情同意按實際凈利潤以不低于10倍市盈率的價格,收購其不低于51%的股權)分別收購中視精彩和笛女影視。而此次交易,估計出資額分別為不少于3.6億元和2.58億元人民幣。而目前湘鄂情的現金流已嚴重不足,如不進行融資,根本無法支付收購對價。所以這種“不務正業”的收購行為是湘鄂情企圖解救自己采取的措施,通過收購有政策優惠的文化企業,繼續給公司帶來利潤,也給股民傳遞公司利好消息,從而穩定股價。
湘鄂情在餐飲行業利潤率大幅下降的情況下,決定跨界有利好政策的環保和文化行業,以收購的公司利潤來彌補其巨大虧損,這種盈余管理的手段明顯是基于平滑收益和固定股價的動機。
在湘鄂情內外交困的情況下,通過分析其財務報表和各項公告可以發現,在主營業務已無法維持盈利時,公司通過變賣資產、變更會計估計等盈余管理手段來美化自身財務報表,達到調節公司利潤的目的是合理的。但利用盈余管理調節利潤也應視乎其管理層是否具備相關的經營及業績能力,然后確定其可以實現的利潤范圍。從實際來講湘鄂情目前財務結構不合理,財務狀況不理想,對其并購的環保公司和影視企業也沒有做出相應的業績,公司合并報表的利潤沒有發生好轉,這樣必然形成惡性循環。所以長遠來看湘鄂情面臨的經營困局以及巨額支付在公司發展道路上還將伴隨一段時間,投資者在投資時必須考慮到包括政策影響和企業自身反應兩方面的問題,不要盲目聽信各方拋出的利好消息,謹慎投資。
[1]劉會慧:盈余管理的動機及規范措施[J].中國商貿,2012(36).
[2]張祥建、徐晉:盈余管理的原因、動機及測度方法前沿研究綜述[J].南開經濟研究,2006(6).
[3]21世紀經濟報道:湘鄂情“多情”并購警示錄[DB/OL].http://finance.sina.com.cn/stock/s/20140329/050018652587.shtml,2014-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