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詩朦+周瓊媛

葬禮,也許是中國人表達情感的最后、也是最濃郁的一環。
耿飚的小女兒耿焱一直記得2000年自己的父親去世時,時任福建省省長的習近平和耿焱的哥哥耿志遠一起撿起耿飚的骨灰,裝入骨灰盒。
這相當于土葬時代的入殮環節。
“這是兒子,而且長子才會做的事情。”時隔13年,耿焱回憶起這個細節時,仍然充滿感激。兩年后,習近平的父親習仲勛去世,耿志遠在習仲勛的葬禮上陪伴了習家人全程。
習近平不是外人。曾任國務院副總理和國防部長的耿飚,是習近平政治生涯開始時的老首長,是他父親習仲勛的老戰友。
耿飚和習近平的關系,是上下級、是父輩和子輩、是師徒。
習近平從清華畢業后,給耿飚當了三年機要秘書。習近平也同時服了三年現役,成為鄧小平之后第一個曾經服過現役的中國最高領導人。
那是他開眼界、長本領的關鍵三年,見到的、學到的東西,很可能至今影響他的世界觀。
機要秘書
習近平接受了三年近乎苛刻的壓力訓練。
古代的少年想要成為騎士必須要經過一個漫長的扈從階段,那時期的工作包括協助騎士穿戴和保養鎧甲、馬匹,以及各種照料協助和保護,騎士則教給自己的扈從以戰斗和工作的經驗,直到他可以獨當一面,成為年輕的騎士。
但機要秘書的工作比中世紀的扈從復雜得多。
1979年春,習近平接到了國務院辦公廳秘書的任命。這位26歲,畢業于清華的青年本來即將成為國務院副總理耿飚的秘書,不過就在他報到前后,中央調整了耿飚的工作。
耿飚的新工作是中央軍委秘書長,這是一個軍方職務。
習近平需要多辦一個入伍手續,作為機要秘書,如果沒有現役軍人的身份,是無法接觸那些軍隊內部重要文件的。耿飚對這一點尤其重視,他收到的絕密文件,都會鎖在抽屜里,然后把鑰匙隨身攜帶,即使妻子兒女也無法靠近。
擔負了多年的駐外大使和外交工作,耿飚被中央目為一個忠誠而謹慎的人,在1976年對“四人幫”實行逮捕之后,耿飚被派去坐鎮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一個有著重要戰略意義的單位,在那里他帶著換洗衣服盯守了十幾天。
“習近平去向耿飚報到的時候,大概是3月20幾號,那時耿飚還在西山的指揮部?!薄豆㈧畟鳌返淖髡?,耿飚1985年之后的秘書孔祥琇說,“當時還在進行(對越)自衛反擊作戰?!?/p>
國務院辦公廳的秘書習近平在那場邊境沖突即將結束時參軍,跟隨耿飚轉入了中央軍委。根據他的本科學歷,他被定為副連級,工資是每月52元。
耿飚還有另外兩位秘書。機要秘書習近平最年輕,高春明和蔡華同稍后也都穿上了軍裝,級別是副營級。
那時的中國人民解放軍沒有實行軍銜制,大家的軍服都是綠色“三塊紅”軍裝。
秘書和首長的軍裝款式完全一樣,和士兵相比僅僅多了上衣下排的兩個口袋,那個時代人們用“四個兜”來指代軍官,甚至于普通干部。
干部被認為是需要開會的人,下面的兩個口袋對于干部來說意義深遠—開會時裝小筆記本可能是最重要的用途。
不過習近平的下兩個口袋基本上沒派上用場,因為很多事情耿飚根本就不許習近平記錄。
機要秘書要有一個好腦子,這是耿飚對習近平的要求,耿飚要求習近平記下了幾百個電話號碼。這對這個當時清瘦的青年是個不小的挑戰。
當時的中共中央軍委主席是華國鋒,副主席則是鄧小平和葉劍英,負責日常工作的其實是耿飚這位秘書長。做耿飚的機要秘書,清華大學畢業生習近平必須萬無一失。
“他有時候也會‘作弊,”孔祥琇說,“一些事情如果實在無法記下來,他會聽完了趕緊回到自己的辦公室,寫在紙條上,悄悄塞進兜里?!?/p>
耿飚那幾年會參加很多中央的會議,他的事務可謂龐雜:軍隊、地方和外事工作無所不包。作為秘書的習近平可以看到很多中央的東西,比如有些會議、文件,中央怎么處理問題,在習近平的眼前都不再神秘。
“那段時間對他很重要。他一畢業就直接進到中央,直接接觸最高決策層?!惫㈧男∨畠汗㈧驼f,“他(習近平)從上海調到北京來以后,到所有的老一代人家里看望。他自己的話就是‘不陌生。如果他一輩子都是在地方,一下子進中央,那真的是劉姥姥進大觀園。但他不會,因為他很熟悉了,這是他的優勢。”
由于“文革”時期領導人出訪較少,耿飚曾經提出了“還債”的概念,1978年他擔任副總理以來出訪不少。當時耿飚會輪流帶秘書出去,習近平也曾陪同首長出訪和在各省考察,積累了很多經驗。
年長的同事也是習近平經驗的來源之一。“他最年輕,就是來學習的?!惫㈧驼f。
根據耿飚當時的司機楊希連回憶,三位秘書的辦公室跟耿飚的辦公室是對門?!案呙貢姆块g最大,他那時候是一秘,中間是蔡秘書的,他是二秘,習是三秘,他那時候剛過來?!睏钕_B說。
耿飚住得離軍委不遠,都在景山附近,有時候回家吃完飯就又回來辦公。
習近平當時沒有自己的房子,父母的房子在交道口,不過工作繁忙,不?;丶遥驮趩挝惶峁┑乃奚崂镒∠隆钕_B住在耿飚家里,方便隨時用車。
當時耿飚的車是一輛奔馳250,后來換成了奔馳280,和伏爾加、上海這樣的蘇式、國產轎車相比,奔馳車可以放磁帶,而且聲音相當不錯。楊希連說,那會兒的習近平還不會開車。
在等待首長或者和習近平出門辦事的時候,楊希連會和習近平一起聽鄧麗君的歌。
兩個年輕軍人都很喜歡她的歌,軍歌固然能鼓舞士氣,但鄧姑娘則會讓疲憊的人放松下來,楊希連說:“我們把那盤《小城故事》的磁帶都聽壞了?!?/p>
就在2013年10月,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訪問馬來西亞時,還曾經提到自己很喜歡梁靜茹的歌曲。梁靜茹被公認為是鄧麗君歌曲的出色翻唱者,她多次唱過《小城故事》。這是昔日生活仍然影響習近平的一個小而確定的證明。endprint
知兵之人
首長展示給習秘書的,是一個恤下、重視科技和裝備、身先士卒,不會讓人白白流血的豪邁老將。
耿飚和習近平都在軍委工作時的1979年到1982年,正是中國軍隊開眼看世界的時候。
與此同時,中國和美國及其他西方國家的關系改善。1980年耿飚訪美時,獲得了空前的善意。這是耿飚接待美國國防部部長布朗之后的回訪,習近平沒有陪同耿飚參加那一次訪美,陪同耿飚的是一位年長的警衛參謀。
耿飚身穿中山裝和西裝出現在美軍的各種歡迎儀式上。陪同的還有時任中國人民解放軍副總參謀長劉華清。
當時中美敲定了一系列的軍事合作計劃,包括美國向中國出售軍事裝備(特別強調了并非武器)和技術。北美防空司令部也向耿飚開放,這讓美國媒體感到十分驚奇。
當時擔任耿飚翻譯的倪耀禮后來說: “最令我感到吃驚的是,我們在這塊屏幕上看到了在空間軌道中運行的中國人造衛星?!?/p>
耿飚和劉華清登上了當時美軍的最新式的核動力航空母艦,這次經歷對劉華清將軍的影響很大,后來他成了海軍航母建設計劃的最有力推動者,被稱作“航母之父”。
美軍還和耿飚分享了關于蘇軍的許多情報,耿飚目睹了一個機械化步兵營實彈射擊一分鐘,一分鐘的射擊之后,美軍指揮官告訴耿飚,剛才這一分鐘花了30萬美元。
這次訪美讓耿飚感受到了巨大的差距,他回來之后到各部隊和院校作報告時都會提到如何利用高科技武器,聽到這些思路的年輕人,除了未來的高級指揮官之外,還有陪同他左右的機要秘書、未來的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
耿飚少年時代是一個能工巧匠,他曾經是一個修表學徒,甚至七十多歲還會親手修理自己的表,他長征路上就學會了照相,教會了士兵如何認美鈔并用美鈔去跟當地群眾買糧食,最晚在1940年代就學會了駕駛吉普車。
耿飚同時又是一個羅賓漢式的傳奇人物,他會帶人偷出白軍兵工廠的槍支,親手割下土豪的耳朵,這樣的一個人絕對不會是一個怕死的人。
不過湘江戰役時常是耿飚的一個噩夢。耿飚的女兒耿焱和兒子耿志遠都曾經多次聽父親提到渡過烏江的往事,但湘江是父親提起來就會痛心的一場戰斗。
那是紅軍的浴血慘勝,耿飚說,目擊了那場血戰的老百姓三年不愿意喝湘江的水。紅軍從江西帶走的子弟,無論士兵或者民夫,在這里犧牲很大。
湘江之后的耿飚盡可能地打巧仗,他會組織士兵把步槍藏進草垛試圖混進城門以拿下據點,這已經屬于特種作戰的范疇。不過由于一群說江西湖南口音貴州話的陌生人引發了敵軍懷疑,這次作戰沒有成功。
他也親歷了外交和結盟的力量,耿飚長征時是一位團長,他的團深入民族地區時感受到了少數民族的不理解,這時是劉伯承親自出面和彝族頭領小葉丹結拜結盟,換取紅軍和平通過。
耿飚在草原上馴服了一些半野放的馬匹,那些是漢人商人托當地人養的,耿飚用很便宜的價格從藏族群眾的手里買了下來。好幾位老總托警衛員來要馬,耿飚自己留了一匹白馬。
白馬在戰場上是高調的象征,作為一位指揮官,身騎白馬能夠振奮士氣,卻也把自己置于險地。騎白馬的耿飚毫不魯莽,他不怕死,他珍惜每一個弟兄的生命。
團長之后,他一直擔任的都是各種參謀長的職務,他曾經在舊軍隊里上過軍官學校,和很多猛沖猛打的同儕相比,他的地圖作業功夫相當出眾。
“他長于偵察,經常會到前線去親自看看情況,那時的士兵沒有文化,他很多事要親力親為,在淺灘上插上樹枝做標記,告訴他們跟著走?!笨紫楝L說。
不過在看過美軍的步兵之后,耿飚想到的是直升機,“一個師如果配備了直升機,就可以當五個師用。”耿飚這樣說。
耿飚在軍中歷來有“恤下”的美名,他不會讓自己的隊伍餓著,長征時期他會帶著士兵們打獵,把步槍通條磨尖了彎成魚鉤。1959年到1960年的饑荒時期,也是耿飚帶著人去打獵,給外交部打點黃羊來度過難熬的日子。
在耿飚牽頭起草裁軍方案時,他同時提出的是一個給軍官加工資、給士兵加津貼費的計劃,以及恢復軍銜制的設想。
耿飚曾經在批評解放軍的老式解放鞋技術上太落后:“北方冷,南方熱,一間宿舍十幾人一起睡,無論多冷窗戶都要開著,就因為鞋子臭得太厲害?!?/p>
這是一個吃過苦、做過工、受過窮,知道下面的人困擾在哪的管理者。
習近平跟著這樣一位多謀謹慎、分寸感極強的首長工作,對他以后的工作風格有很大影響。
“他很像首長,”楊希連這樣評價當年的習近平,“他們都是非常憨厚的人。不會面子上一套,背后做一套,他們喜歡誰,不喜歡誰,都會說出來?!?/p>
耿焱則用“耿直”來描繪這一對上下級組合。
習叔耿伯
習仲勛和耿飚是老交情,常以自己的方式指點對方的孩子。
習仲勛和耿飚的交情可以追溯到陜甘寧邊區時代。
當耿飚在一方面軍艱苦北伐的時候,習仲勛在西北紅軍當中建設根據地。后來兩人在甘肅慶陽有了交集,耿飚在慶陽駐軍,在慶陽娶了夫人趙蘭香,而習仲勛則在慶陽的環縣當縣委書記。
兩家人的關系緊密,他們是不折不扣的老戰友。
習仲勛在1962年因為小說《劉志丹》遭了厄運,1966年之后就開始挨斗、坐牢,而耿飚也在“文革”期間受過批判。
他們都是在鄧小平復出之后被起用的那一批干部。
耿焱稱呼習仲勛為“習叔叔”,而習家的孩子則稱耿飚為“耿伯伯”。
除了習近平。
大多數的秘書和首長之間,都是一種親近如同家人的關系,更何況習近平本身就是老戰友的兒子。
不過也正因為這一層工作關系,習近平稱耿飚為“首長”,耿飚則管習近平叫“小習”。
那是一種舊式的、老派的、帶著親情的師徒關系,在稱呼上帶著濃濃的軍旅痕跡。endprint
把孩子交給可信賴的老戰友去提點和訓練,也許比放在自己身邊是個更好的主意。
耿飚的小女兒耿焱一度在新華社香港分社工作,1997年之前的香港分社,除了報道之外,還負擔著很多牽線搭橋、外事活動之類的任務。
習仲勛當時在廣東省任職,從香港直接回北京的路線不是很方便,而且昂貴,耿焱經常會選擇先去廣州,而后輾轉回京。
這條路線一般會比直飛北京多一天時間,所以耿焱每次到廣州都會在習仲勛家休息一晚。那時她會和“習叔叔”討論一些香港發生的事。
年輕人提出新鮮事,老年人則分享觀點和智慧。兩位老人以不同的方式彼此教導對方的孩子。
除了工作,耿飚和習近平有著共同的愛好,他們都喜歡下圍棋。這種在古代最貼近兵法的游戲有這樣一種魔力,讓所有醉心戰略的男人欲罷不能。
耿飚讓身邊所有的工作人員都要學下圍棋,他認為這能夠訓練他們的大局觀。
習近平的發小好友圍棋運動員聶衛平說,習近平很早就“學會了圍棋規則”。
1980年代初,是聶衛平大放光輝的年代,他打破了日本棋手的壟斷,一度成為中國的民族英雄式的人物。
耿飚訪日時,中國棋手正在日本參加中日圍棋擂臺賽時,在習近平的牽線下,耿飚接見了棋手們,耿飚喜歡下棋,他要求習近平盡快學會圍棋,與他對弈。
為此,習近平還專門找聶衛平學下棋。
“當時他(習近平)想學一點快速提高的辦法,”聶衛平說,“不過我沒教他,我怕他水平不行出去給我丟人?!?/p>
耿飚喜歡聰明人,是個愛才的人。12月9日,病榻上的聶衛平談耿飚給予自己的幫助。“當時我還在黑龍江上山下鄉,但是經常在北京參加比賽,耿飚就特別關照,讓組織給我分了套房?!甭櫺l平說。
耿飚和習近平的對弈可能是比較兇狠激烈的,不過在聶衛平看來水平不高。后來如果聶衛平來訪,耿飚就和習近平把棋盤搬走,“他們都背著我下棋。”
秘書習近平和首長的上下級關系在百萬裁軍大潮中結束。耿飚設計的裁軍方案當中,有裁撤機關冗員的設計。
“當時首長身邊四個工作人員,夫人趙蘭香還有兩個月提副軍,兩位秘書資格要老得多,習近平則是最年輕的秘書,要么裁掉夫人,要么裁掉習秘書?!笨紫楝L說,“習近平理解首長的難處,所以他表現得很主動?!?/p>
習近平的新工作是正定縣縣委副書記,這是一個副處級職位,他的轉業手續很快就辦妥了。這個職位后來被很多人視作習近平政治生涯的重要一站。
“當時想想有點委屈,也沒有搞個宴會歡送一下,只是來點豬頭肉,一瓶酒,幾個同事喝了幾杯,就把習秘書送走了?!笨紫楝L說。
耿飚家吃得很節儉,一般是三個菜,有時候是四個,楊希連回憶說,首長過生日的時候會加個菜,拿瓶酒,耿飚是湖南人,不辣不高興?!笆组L愛喝酒,但是不敢喝,”孔祥琇說,“有的時候應酬必須要喝酒,他又擔心影響工作不能喝,就由另一位能喝的秘書代勞。有的時候喝完酒,首長要扶著秘書離開?!?/p>
習近平轉業之后有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還常穿沒有肩章領花的舊軍服。在他當選中共中央總書記之后,一張昔日照片曾經走紅于網絡。照片上,習近平正是穿著這身打扮,在一個有些寒酸堆著書籍的辦公桌前留影。
后來習近平調往福建。他任福州市委書記時,福州市委大院里,“馬上就辦”四個大字十分顯眼。在廈門任職時,他認識了彭麗媛。習近平逢年過節會經常來看老首長,有的時候也帶著年輕的妻子彭麗媛一起來。
“習近平在福建時,每次過來都帶很多海鮮?!惫㈧木l參謀黃心明回憶道,“有一次他回來看首長,還陪首長又下了一盤棋?!笔组L后來把圍棋棋盤和棋子都送給了黃心明,那是一副云子圍棋,是聶衛平送給耿飚的禮物,在日光下,會發出神秘的綠色。
習近平時常把蘇東坡在《晁錯論》中暗合弈道的一段話掛在嘴邊:“天下之患,最不可為者,名為治平無事,而其實有不測之憂。坐觀其變而不為之所,則恐至于不可救。”
在首長面前,習近平似乎還是過去那個小習。不過,在廈門市工作時的習近平,已經可以獨當一面。
一位曾在1980年代中期就讀于廈門大學、后來去美國的留學生,曾擔任過時任廈門副市長的習近平的翻譯。他回憶說:“那時習近平才30歲出頭,我第一次接過他的名片,嚇了一跳,那個時代特區領導可以這么年輕的,幾乎沒有。”
這名留學生在遠赴美國期間,又曾接待過作為福州市委書記赴美考察的習近平。在專業的公司法律介紹會上,他注意到習近平端坐第一排,從頭至尾埋首記錄,而且特別愛問問題,從不懼尷尬。
隨后的幾年里,他每年春節都能收到習近平越洋寄送的新年賀卡?!白阋娝募毢蜕朴诮浑H?!?/p>
這是一個可以記憶幾百個電話號碼的腦子。
這是中國共產黨第一批職業外交家親手訓練出來的年輕人。
他和他的導師和首長耿飚一樣,好學、務實、好琢磨、做事高效。
他默默記下了耿飚對軍隊發展的無數看法,帶著老首長的種種烙印,奔向前程。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