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瑞典特約記者 陳雪霏 周穎沂美國華納公司出品的《樂高大電影》在北美票房大賣。這似乎讓人忘了“樂高”本是產自于北歐國家丹麥的熱銷玩具。想象力、創超力、學習和關愛,這是樂高公司官方網站上介紹其產品的四個關鍵詞。正是這些特性,讓樂高玩具在暢銷世界的同時,也把根植于其故鄉北歐的DIY(自己動手)精神傳播出去。美國《時代》雜志曾稱,作為世界上最暢銷的玩具之一,寓教于樂的樂高可稱得上是“世紀玩具”。 樂高(LEGO)20世紀30年代誕生于丹麥,創始人是一名叫克里斯蒂安森的木匠,起名字源自丹麥語單詞Leg(玩)和Godt(好)的組合,寓意“玩得好”。創始人是木匠出身,早期樂高玩具就是普通積木。1947年開始,樂高公司對產品不斷改良,并在1958年正式推出成熟的塑料“樂高磚”,其基本概念和原理一直沿用至今。發展到今日,“樂高磚”采用一面凸出,另一面凹進的“插座式”設計,其形狀有約1300種,且每種形狀都有不同的顏色。 造型和設計決定了樂高玩具的主要特點就是要孩子們(也包括成年玩家)可以自己動手,開動腦筋拼出自己想象的各種造型。在樂高的世界中,所有部件都可以拼到一起。女孩們最喜歡的是廚房、冰激凌、花園等;男孩則熱衷將手中的“樂高磚”組合成警察、士兵和機器人。 “我們玩樂高吧”,在瑞典,孩子這樣說,就是要和你一起“搭建一個世界”。無論你去幼兒園、小學校還是到有孩子的朋友家里,都可以看到樂高。 《環球時報》記者在瑞典斯德哥爾摩的一家玩具店內看到,店內不僅設有樂高專區,并且為不同年齡的孩子準備了不同難度和主題的系列。例如商家為2歲至5歲的孩子推薦了大象、長頸鹿等以非洲動物為主題的樂高玩具;而8歲至14歲的就可以用“樂高磚”制造宇宙飛船、火箭等“高科技”設備了。 樂高地區經理林德對《環球時報》記者說,樂高系列在斯德哥爾摩銷售得非常好,孩子們也很喜歡。他認為樂高玩具能在玩樂的過程中開發孩子們的想象力和動手能力。 在北歐,對于兒童的教育,父母和學校都在鼓勵孩子們要充分發揮想象力,自己動手去創造或者完成某樣作品和發明,這與樂高提出的口號和理念是一致的。所以許多家長在為孩子挑選禮物時,都會考慮樂高。這不僅僅是因為樂高玩具寓教于樂,更多時候家長可以參與其中,為孩子做指導。與其說這是孩子們的玩具,不如稱之為大人世界的樂趣。 隨著生活的豐富和多樣,越來越多的人追求個性化的東西 ,小到一件DIY文化衫,大到一架私人訂制的飛機,將自己的喜好和心情按照自己的意愿用不同的方式表達出來。DIY已經從簡單的一種設計手段,變成個性化文化的潮流,影響著年輕一代。北歐國家素以簡約設計出名,DIY更是北歐人最常用的設計手法。我們所熟知的除了丹麥的樂高以外,瑞典的家居品牌宜家也是典型代表。在宜家選購的家具,買回家后,都需要自己動手組裝,過程簡單,而且所有的零配件也都能單獨選配。對于“懶人”們來說很是方便。 北歐的DIY文化是個多層面的文化,結合了北歐的教育、設計、環保等多方面的元素。將“自己動手”變成了一種樂趣,一種學習和一種理念。 據樂高公司官方網站介紹,其銷售市場遍布125個國家和地區,全球有3億孩童使用他們的產品。隨著全球化的發展,北歐這種DIY文化已經隨著樂高玩具和宜家家居等產品和企業深入并滲透到世界各國。 如今,北歐更多地將環保概念加入DIY文化,在選擇制作玩具、家具時更多地采用環保,可循環,安全衛生的材料,這也讓北歐產品得到世界認可,并被越來越多的人接受。▲
環球時報2014-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