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ud OTT TV: Technical Solutions and Development Trends
摘要:認為OTT TV不僅可以獲得很好的用戶體驗,還可以把豐富的互聯網業務引入到電視業務中,實現電視使用的豐富化和個性化,因此OTT TV已超越交互式網絡電視(IPTV)成為廣電行業的發展趨勢。介紹了中興通訊提出的低碼高清與OTT TV多屏融合的解決方案,該方案即可以讓運營商充分發展OTT業務,擴展更多的增值業務,實現盈利增長;又可以為用戶提供隨時隨地且清晰流暢的視頻體驗,最大程度提升用戶業務使用體驗感受。
關鍵詞:OTT;IPTV;云平臺;低碼高清
Abstract: OTT TV provides good user experience and converges the internet business with the television broadcasting business. OTT TV is a development trends in broadcasting industry. This paper introduces ZTE's low-bit HD and OTT TV solutions for multiscreen integration. This solution allows operators to fully develop their OTT business and expand value-added services in order to grow revenue. This solution provides users with clear, smooth video anytime and anywhere.
Key words: OTT; IPTV; cloud platform; low bitrate HD
中圖分類號:TN929.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9-6868 (2014) 01-0048-06
1 OTT TV的誕生背景
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我們的生活正呈現出日新月異的變化,新的應用科技給傳統業務模式帶來了強猛的沖擊,并給人們的生活工作習慣帶來巨大的變革。伴隨著各種智能終端的出現,媒體信息的共享與無縫傳遞成為可能,傳統的家庭客廳已不再是電視機一霸天下的局面,各種數字設備與電視機一起共同構成現代家庭的數字客廳,同時多源化的信息獲取也把人們從客廳里解放了出來,人們可隨時隨地享用新科技帶來的便利。
近幾年隨著平板電腦的問世,又出現了除電視、手機、電腦屏之外的第4屏。跨設備的無縫對接、斷點播放,隨時隨地的視頻體驗也因此成為時下的發展趨勢。但從觀看的舒適度來說,電腦、便攜設備都不如電視,電視的高清大屏和豐富的節目源是廣電的優勢所在。有沒有一種視頻播放既能擁有電視的優勢,又能集合互聯網主動性的優勢呢?這就是OTT互聯網電視,它通過HTTP協議能讓任何一個用戶直接聯網看電視,終端可以是電視機、電腦、機頂盒、PAD、智能終端等。OTT TV的問世,使得互聯網為電視提供了另外一個傳輸平臺/分發渠道[1]。
典型的OTT TV如谷歌(GoogleTV)、蘋果(iTV)、Netflix等,開發商們均利用運營商的寬帶網發展自己的業務,致使原來的商業模式發生了重要的改變。圖1所示為國際OTT運營模式。
中國OTT TV是則是指通過公共互聯網面向電視機傳輸的、由國有廣播電視機構提供視頻內容的可控可管服務。接收終端一般為互聯網電視一體機。圖2為中國OTT運營模式。目前中國對廠商提供OTT TV服務有如下要求:
(1)播出平臺必須由獲得牌照之集成服務商(央視、文廣、華數)提供,而一般家電廠家不得涉足播控的相關平臺。
(2) 內容來源必須由獲得互聯網內容服務牌照的廣電播出機構提供,非廣電機構無法獲得。
(3) 一臺電視機只能植入一家集成商的客戶端,但同一品牌不同型號可以植入不同客戶端。
隨著三網融合的大力發展,云計算技術的應用,以及國家各項有關政策的支持,OTT TV的受關注度已經超越IPTV,成為廣電行業的最新熱點,引領眾多廣電運營商及平臺提供商朝OTT方向演進[2]。
OTT TV發展至今,目標雖然非常明確,但在實施過程中還存在很多問題,比如視頻內容的版權控制、網絡質量的不穩定而導致的點播時延、終端的安全性不足、缺乏有效的盈利商業模式等。同時,中國OTT TV的發展還受到內容“可管可控”的政策影響,廣電總局采取了牌照制方式來實現對OTT的可管可控。由廣電總局認可的集成牌照方負責提供內容播控,且互聯網電視與牌照方客戶端完全綁定,通過牌照方的集成播控平臺對客戶端實行控制和管理。
2 OTT TV的發展趨勢
伴隨著三網融合的力度加大,終端智能性的進一步提升,互聯網服務憑借其創新開放的能力在從傳統的PC向手機、電視等更多的終端擴展,并在互聯網視頻和應用商店為主的服務中率先得到了應用。這些都成了OTT TV發展過程中不可缺少的推動力,國際電信運營商正將傳統的電視內容轉向互聯網,預計幾年內大部分電視內容將會轉由OTT TV方式提供。OTT TV也呈現一些發展趨勢。
2.1 業務發展趨勢
OTT TV產業的發展核心是“越頂傳球”,所以不同位置的越頂會對產業的發展產生不同的效果,同時也會影響不同企業的運營模式和盈利模式。但不管“頂”在何方,最根本的兩個原則每個廠商都應該遵循:服務用戶與創造價值。OTT TV業務也呈現出一些發展趨勢。
·友好的人機界面:充分利用OTT的技術優勢,以OTT為具體渠道和模式,提升廣電新媒體業務的靈活性、互動性和智能性。比如為用戶定制的EPG個性化界面,智能搜索等。
·多模式并舉:研發以智能終端、混合電視、高清交互電視等為平臺的OTT業務模式。
·優化用戶體驗:根據用戶行為分析而定制的定向廣告、個性化推薦等精確營銷策略將會在OTT上發揮更大的應用空間。同時對于用戶操作控制,智能終端可操作性與可控性更強,可融合語音、觸屏、體感等多種操控方式,讓用戶的體驗得到進一步的優化。
·業務智能融合:使得用戶能隨時隨地享用OTT業務所帶來的便捷。比如網絡游戲、商務社交、智能社區、多屏互動、信息共享與推薦等業務的無縫切換。
·應用商店服務:隨著OTT業務的發展,互聯網上的各種應用商店所提供的服務將會滿足各種人群的需求,增強OTT業務的用戶粘性度,真正做到“各取所需,有求必應”的電子化生活。
2.2 業務運營趨勢
OTT TV運營主要有兩種趨勢:一種是運營商發展自己的OTT業務,充分發揮自身的技術和平臺優勢;另一種是電信運營商與OTT提供商密切合作,互相協作、融合,共同發展。
在電信運營商發展自己的OTT業務方式同時,電信運營商可以將OTT 平臺建成有線數字電視平臺的有力補充,通過OTT TV平臺可將直播頻道、VOD平臺視頻點播資源引進互聯網接入業務平臺,從而形成覆蓋個人計算機、手機、PAD等移動多媒體終端的視頻服務體系。電信運營商也可以將OTT平臺建成為互聯網接入平臺的補充,通過OTT平臺,采用適當的引導方式,引導寬帶互聯網接入用戶訪問OTT平臺獲取視頻點播內容,從而降低寬帶互聯網出口壓力;另一方面,通過該平臺提供高質量的音視頻點播、直播內容,能夠顯著提高用戶相關體驗,有利于寬帶互聯網接入業務的推廣[3]。
在電信運營商與OTT提供商密切合作的方式下,電信運營商需要大力建設智能管道,開展流量經營,并為OTT提供商提供運營與計費平臺,同時利用OTT業務促使和鼓勵用戶大量使用移動數據流量,以提高運營商的運營利潤。電信運營商需要進一步開放網絡能力,保持其在產業鏈中的主導地位。
2.3 技術發展趨勢
·軟硬件云化。通過引入云計算技術,打造功能強大的OTT TV業務云端,同時整合、融合CDN支持,可以使OTT業務部署擺脫機頂盒軟、硬件的限制,加上智能終端操作系統智能化進程日漸加快,這些因素都為進一步輕松實現用戶的快速操作體驗提供了技術保障和技術可能。
·社交化技術的全面采用。在近幾年的電視與互聯網融合過程中,電視“社交化”也正被業界普遍認為是新一代互聯網電視的主要特征,而多屏互動將成為社交化的必然手段,通過電視終端和“第二屏”終端的社交網絡共同跨平臺、跨終端的交互來實現“社交電視”。對著電視機大屏幕,一邊看電視劇,一邊刷微博是微博控們做夢都沒有想過的,這也將是OTT TV業務發展的一個重要趨勢。
·業務的個性化實現。隨著OTT視頻時代的到來,多屏業務和實時社交媒體互動正在改變人們娛樂消費的方式,傳統視頻業務如IPTV將會面臨著嚴峻考驗。僅僅保障業務質量對IPTV來說是不夠的。電信運營商除了需要保證音頻/視頻質量以外,還需要提供豐富、優質的內容,更加關注個性化的用戶體驗,如提供畫中畫(PIP)、錄制/時移、屏幕/第二屏幕資訊、個性化用戶廣告推送等功能。優質內容不僅能夠吸引IPTV用戶,更能促進用戶分享這些內容。年輕的觀眾們傾向于在觀看電視的同時,用其他設備接入社交媒體。據英國《衛報》稱,多于1/5的電視觀眾在看電視的同時會在Facebook或Twitter上進行交流[4]。
3 OTT TV的關鍵技術
OTT TV讓媒體信息在多屏間無縫傳遞,多屏互動是OTT TV的一個重要的優勢。為了能最大程度地發揮OTT TV的功能與技術優勢,克服IPTV等現有系統的缺陷,其中的一些關鍵技術包括:
(1) 內容編碼技術
為了能讓同一內容在多屏間進行傳遞,提升用戶的體驗,就必須要用最低的帶寬來傳輸最高質量的視頻。比如中興通訊的低碼高清技術。
(2)內容傳輸技術
目前,OTT TV主要有兩種實現方式:HTTP漸進下載(簡稱HPD)和HTTP自適應流媒體(HAS)。傳統的OTT TV一般采用HPD技術。基于HPD的客戶端在開始播放之前僅需等待一段較短的時間用于下載和緩沖媒體文件最前面的一部分數據,之后便可以一邊下載一邊播放。HPD OTT TV存在諸多的局限性,例如:不適合對實時性要求較高的直播節目的傳輸;初始播放的等待時延一般較長;當網絡帶寬不穩定時比較容易出現卡屏現象;由于客戶端會持續下載視頻文件,當用戶中途放棄節目觀看,會造成已下載文件(消耗帶寬)的浪費。為解決這個直播時延,中興OTT TV推出HLS直播編碼器,并在印尼和保加利亞開通了OTT直播節目,實際測試結果為單節點時延為50 s,多借點為90 s,這樣可以使得直播變追看。
(3)業務開發技術
由于一些新的技術、新的架構在OTT TV中的應用,使得業務的開發需要一整套環境的支撐,包括開發模式的變化等。這個新技術、新架構包括:云平臺的引入、終端安全性的控制、多屏互通業務的實現、融合CDN平臺的創建等。
· 云平臺的引入:根據云計算的標準架構,OTT TV的云平臺也應該包括3層:架構即服務(IaaS)、平臺即服務(PaaS)、軟件即服務(SaaS),具體架構如圖3所示。
對于OTT TV業務,此3層可以分別有所對應。
SaaS:在保障用戶體驗的同時,占據移動互聯網入口,將用戶的關注點吸引到典型應用和開放平臺上來。
PaaS:建立OTT TV典型應用的開放的用戶訪問接口,為OTT業務提供用戶流量和業務傳播支撐,為用戶提供能在各種網絡環境和多終端使用,可以與其他聯系人隨時隨地、無縫溝通的業務體驗。
IaaS:是OTT TV平臺的硬件基礎。基于IaaS,可建成3層異構云計算資源池。
基于云計算架構和多屏互動的OTT TV是一個開放的平臺,采用云技術就可以很容易實現多屏內容的匯聚,提高智能搜索的效率,并可以通過云端來實現終端設備(TV、PC等)進行視頻、音頻、資訊等多種內容的共享和互動。
·對終端安全性的控制:目前整個OTT面臨最大的問題就是安全性。因OTT TV采用HTTP協議,能上網的地方都能看視頻,所以一定要提高OTT終端的安全性,以滿足安全播控的需求。
·多屏互通業務的實現:OTT TV一個非常重要的優勢就是多屏互動,隨著各種智能終端的推陳出新,OTT業務能在任何在線終端設備上應用。由此可見,盡管OTT業務需要適應不同的碼率、操作系統、數字版權管理(DRM)、屏幕格式等來實現多屏同看、精彩推薦、視頻分享、多屏監控、多屏通信等業務;同時各個終端實現瀏覽收藏、購買消費等操作統一,支持多終端無縫傳遞、互動和可定制的統一服務等。因此在三網融合的背景下,不同屏處于不同的網絡平面,多屏業務之間就存在關聯與互通的問題。中興的多屏網關方案就很好地解決了。
·融合CDN平臺的創建:隨著OTT TV的發展,平臺也需要做些改進,一是有更多的內容和不同的應用加了進來,二是需要有更多的平臺支撐能力,比如搜索。這些對用戶體驗都是至關重要。因為OTT TV越過了不同的電信運營商,屏蔽了不同的網絡平面的接入,這就需要CDN適配不同的接入網,需要不同的網絡傳輸技術,而且還能針對不同網絡進行智能調度。同時發展OTT,提高用戶體驗是關鍵。高流量、高帶寬需求的應用服務比例不斷上升也進一步加大了對CDN服務的需求。因此高速、穩定、安全、可擴展是OTT TV對CDN以后發展提出的必然需求。
(4)用戶體驗增強技術
用戶使用OTT TV的業務,良好的用戶體驗是一個基礎。包括個性化的用戶體驗和對針對用戶群的精準營銷方面的技術。
個性化的用戶體驗:因為發展OTT TV的關鍵是提升用戶的體驗,只有增強用戶的黏性才能保證OTT TV業務的正常發展,OTT TV天生的優勢使得多屏互動、社交媒體等業務實現比傳統IPTV更加容易。但同時要看到,目前的OTT TV發展過程中還存在一些不利因素影響著個性化的用戶體驗,比如OTT TV的數字媒體內容太過于紛繁復雜,無法讓用戶的眼球歸于集中,使用戶能快速做到“看你想看的”,因此快速方便找到符合個性需求的節目內容是一個難點;再比如用戶的操控方式,因OTT產品源自互聯網,既有電視的觀看體驗,又有電腦的操作感受,還有智能手機的應用移植,如何將多種終端的操控方式進行融合,以方便用戶的操作習慣也是提升用戶個性化體驗的一個重要方面。
針對用戶群的精確營銷:OTT TV與傳統的IPTV的根本區別在于用戶的個性化需求更能得到充分的實現,因此基于OTT TV進行對不同用戶群的精確營銷,可以大大提高運營商的運營利潤。精確營銷即對用戶的操作行為和屬性特征進行多維度分析,以獲取用戶的個性化業務數據,從而深度挖掘不同用戶群的需求和資源,并針對不同用戶群體進行精準業務推薦,以實現精確營銷。比如點播推薦、精準廣告推送等[5]。
4 OTT TV與IPTV的優劣勢
比較
IPTV是電信運營商通過IP專網和專用的IPTV機頂盒開展的一項視頻業務,其顯示終端通常是電視機。OTT TV 則是通過公共互聯網來開展的一項視頻業務,其顯示終端可以是個人電腦,也可以是電視機或平板電腦等其他顯示終端。OTT TV的服務供應商可以是電信運營商,也可以是各種各樣的視頻網站和電視節目制作機構。所以,OTT TV有著多屏分發、多屏互動的天然優勢。
表1從支持的協議類型、播放方式、網絡部署等多個方面,對IPTV和OTT TV做了比較。
基于表1中的差異比較,OTT TV與IPTV業務的發展方向目前有兩種主流觀點。
一種觀點是OTT TV完全取代IPTV是必然趨勢,只是時間的問題。從接入方式看,OTT TV和IPTV一樣,OTT TV內容經過充分整合,完全可能包含IPTV的內容,這樣就可完全替代IPTV。同時,IPTV是電信發展視頻的早期業務模式,已投入了大量的資金與精力,有了一定的存量用戶,因為OTT TV與IPTV的業務形態是一樣的,而且更加開放、靈活、自由,實現了用戶只要能上網就能看電視的愿望,所以這些存量用戶反而正是OTT TV發展的基礎,在以后國家政策允許的情況下,OTT TV替代IPTV只是時間問題。
另一種觀點認為IPTV與OTT TV融合,形成優勢互補的新式業務模式。相對于IPTV來說,OTT TV終端和內容的安全性難以滿足安全播控的需求,這是整個OTT TV面臨的巨大問題。對中國的OTT TV而言,廣電總局要求必須是可管可控的,重要的是保護視頻版權的問題,這將會嚴重制約中國OTT TV業務的開展。相反,和OTT TV相比,IPTV的業務卻是安全可控的,雖然業務模式相對封閉,但如果電信運營商在IPTV業務中引入OTT TV的內容與業務,就可以彌補IPTV在內容上的不足,只要做好OTT TV內容管控,就能夠發揮出運營商寬帶網絡的價值。
5 中興通訊低碼高清與
OTT TV多屏融合的
解決方案
隨著OTT TV的快速深度發展,開放的互聯網視頻及開放的多屏終端越來越多,傳統電信業務面臨互聯網業務的巨大沖擊。為了持續發展視頻服務以提升競爭力,運營商迫切需要一套能快速發展OTT業務,又能有效降低網絡改造和平臺建設成本的解決方案,為用戶提供隨時隨地且清晰流暢的視頻體驗。中興通訊推出基于云平臺下的低碼高清與OTT TV多屏融合技術相結合的整體解決方案,實現比較好的用戶體驗。框架如圖4所示。
中興通訊的OTT TV解決方案支持OTT TV業務在TV、PC、PAD和手機等多屏終端的融合互動,結合低碼高清技術節省傳輸帶寬,幫助運營商低成本進行網絡改造與平臺建設,從而快速開展OTT TV業務。
低碼高清技術通過基于視覺心理模型的預處理、自適應變換、基于神經網絡的矢量量化、量化誤差人眼感知、內容自適應碼率控制5個核心方面的改進,可在保持720 P的清晰度情況下,以3 Mbit/s碼流傳輸原本需要8 Mbit/s碼流帶寬的高清內容,可節省運營商一半的網絡建設和CDN建設,從而大幅降低運營商網絡改造壓力。同時通過對承載優化、存儲優化、轉發優化、碼流優化等直播時延優化技術,實現了大幅度的直播時延的縮短,加上丟包補償技術和自適應的組播技術,能夠最大程度上提升用戶業務使用體驗感受。而OTT TV多屏融合技術,以開放的豐富內容源和自適應動態碼率等特點,在不同的網絡條件下,針對TV、PC、手機、PAD等多屏終端提供不同碼率的視頻服務,且支持多屏終端業務融合互動,幫助運營商吸引更多用戶。OTT TV的業務擴展特性,可幫助運營商便捷地擴展更多的增值業務,實現盈利增長。同時中興通訊推出的低碼高清技術和OTT TV多屏融合相結合的解決方案,還具有業務的互動性和可擴展性,結合低碼高清技術,可以使得OTT TV在直播及點播內容的傳輸上對網絡的帶寬要求更低,切實降低運營商的網絡運營成本,大幅促進全球IPTV和OTT TV產業的進步。
中興通訊的OTT解決方案是一個基于云計算平臺框架開發的、完全開放的業務能力平臺,它可以很方便地為各OTT應用提供強大的能力接入接口,從而從用戶層、服務層、應用層等各個層面為多種OTT應用接入提供技術接口和平臺保障。
應用商店是OTT最典型的應用之一,也是運營商的一個新的重要利潤增長點。應用商店使得原有的服務模式發生了重大變化,用戶通過一個開放架構的終端就能夠得到各種各樣的海量應用,方便快捷。中興通訊的OTT方案中考慮到應用商店的廣闊前景,在架構上實現了和應用商店的融合。
互聯網讓我們的已經生活進入到世界化的時代,社交化業務已經成為互聯網發展的主要方向之一,以Facebook、Twitter為代表的各類社交化業務在全球范圍內正飛速地增長已充分說明了這一點。社交化業務擁有3個核心特點:分享、協作和選擇,高度滿足了人類分享的需求,推動了跨時間和空間的協作,提高了消費者選擇的效率并降低了選擇的成本。中興的OTT解決方案中充分考慮到與各社交平臺的應用對接,用戶可使用社交平臺帳號同時操作OTT的各項業務、好友推薦等相關的社交業務。
中興通訊的OTT TV解決方案采用開放的平臺架構,通過多種接口和互聯網應用對接,構建了一個容納了內容提供商、內容運營商、電信企業、互聯網應用企業、電視等家電廠商在內的多廠商參與的產業生態圈,為基于互聯網、基于內容、基于交互而形成的新媒體產業的發展貢獻力量,切實提升人民群眾的生活質量。
6 結束語
OTT TV是傳統“看”電視模式的一場革命,讓用戶對“用”電視有了新的認識,將帶動新型電視服務的發展。通過OTT TV,用戶不但能看直播的高標清節目,同時還可以把豐富的互聯網業務引入到電視中,實現電視使用的豐富化和個性化。OTT TV給了用戶更多的自由,在海量的視頻資源上觀看自己想看內容的自由,而不是傳統的有線電視或IPTV那樣,只能看運營商推送的東西,用戶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點播自己感興趣的內容。而OTT TV則可以為用戶帶來海量的內容,將互聯網上無數可以免費看或付費觀看的內容,以及一些交互式的應用引入到我們的媒體和信息分享的多彩生活中。
參考文獻
[1]羅小布.淺談三網融合與OTT[J].中國數字電視,2012(7):12-14.
[2]黎文.OTT-TV業務模式發展淺析[EB/OL]. http://www.doc88.com/p-777490955858. html
[3]劉深.IPTV領跑 OTT發力 三網融合和寬帶國家戰略雙重受益[R].長城證券, 2012-09-06.
[4]蔣力.OTT TV帶給電信運營商的思考[C]//2012亞太OTT TV峰會, 2012年11月15-16日,上海.
[5]曾會明.DVB+OTT融合創新的必要性[C]//DVB+OTT融合創新論壇,2012年6月20日,北京.
作者簡介
呂達,南京大學畢業;現任中興通訊云計算&IT研究院副院長,負責中興通訊多媒體產品的研發工作;長期從事程控交換機、基于IP的視頻解決方案、增值業務的研發工作;已發表論文10余篇。
徐火順,電子科技大學數學系計算機專業本科畢業;現任中興通訊云計算&IT研究院多媒體業務總工程師;長期從事IPTV及增值業務的研發工作;已發表論文2篇。
中興通訊的OTT TV解決方案支持OTT TV業務在TV、PC、PAD和手機等多屏終端的融合互動,結合低碼高清技術節省傳輸帶寬,幫助運營商低成本進行網絡改造與平臺建設,從而快速開展OTT TV業務。
低碼高清技術通過基于視覺心理模型的預處理、自適應變換、基于神經網絡的矢量量化、量化誤差人眼感知、內容自適應碼率控制5個核心方面的改進,可在保持720 P的清晰度情況下,以3 Mbit/s碼流傳輸原本需要8 Mbit/s碼流帶寬的高清內容,可節省運營商一半的網絡建設和CDN建設,從而大幅降低運營商網絡改造壓力。同時通過對承載優化、存儲優化、轉發優化、碼流優化等直播時延優化技術,實現了大幅度的直播時延的縮短,加上丟包補償技術和自適應的組播技術,能夠最大程度上提升用戶業務使用體驗感受。而OTT TV多屏融合技術,以開放的豐富內容源和自適應動態碼率等特點,在不同的網絡條件下,針對TV、PC、手機、PAD等多屏終端提供不同碼率的視頻服務,且支持多屏終端業務融合互動,幫助運營商吸引更多用戶。OTT TV的業務擴展特性,可幫助運營商便捷地擴展更多的增值業務,實現盈利增長。同時中興通訊推出的低碼高清技術和OTT TV多屏融合相結合的解決方案,還具有業務的互動性和可擴展性,結合低碼高清技術,可以使得OTT TV在直播及點播內容的傳輸上對網絡的帶寬要求更低,切實降低運營商的網絡運營成本,大幅促進全球IPTV和OTT TV產業的進步。
中興通訊的OTT解決方案是一個基于云計算平臺框架開發的、完全開放的業務能力平臺,它可以很方便地為各OTT應用提供強大的能力接入接口,從而從用戶層、服務層、應用層等各個層面為多種OTT應用接入提供技術接口和平臺保障。
應用商店是OTT最典型的應用之一,也是運營商的一個新的重要利潤增長點。應用商店使得原有的服務模式發生了重大變化,用戶通過一個開放架構的終端就能夠得到各種各樣的海量應用,方便快捷。中興通訊的OTT方案中考慮到應用商店的廣闊前景,在架構上實現了和應用商店的融合。
互聯網讓我們的已經生活進入到世界化的時代,社交化業務已經成為互聯網發展的主要方向之一,以Facebook、Twitter為代表的各類社交化業務在全球范圍內正飛速地增長已充分說明了這一點。社交化業務擁有3個核心特點:分享、協作和選擇,高度滿足了人類分享的需求,推動了跨時間和空間的協作,提高了消費者選擇的效率并降低了選擇的成本。中興的OTT解決方案中充分考慮到與各社交平臺的應用對接,用戶可使用社交平臺帳號同時操作OTT的各項業務、好友推薦等相關的社交業務。
中興通訊的OTT TV解決方案采用開放的平臺架構,通過多種接口和互聯網應用對接,構建了一個容納了內容提供商、內容運營商、電信企業、互聯網應用企業、電視等家電廠商在內的多廠商參與的產業生態圈,為基于互聯網、基于內容、基于交互而形成的新媒體產業的發展貢獻力量,切實提升人民群眾的生活質量。
6 結束語
OTT TV是傳統“看”電視模式的一場革命,讓用戶對“用”電視有了新的認識,將帶動新型電視服務的發展。通過OTT TV,用戶不但能看直播的高標清節目,同時還可以把豐富的互聯網業務引入到電視中,實現電視使用的豐富化和個性化。OTT TV給了用戶更多的自由,在海量的視頻資源上觀看自己想看內容的自由,而不是傳統的有線電視或IPTV那樣,只能看運營商推送的東西,用戶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點播自己感興趣的內容。而OTT TV則可以為用戶帶來海量的內容,將互聯網上無數可以免費看或付費觀看的內容,以及一些交互式的應用引入到我們的媒體和信息分享的多彩生活中。
參考文獻
[1]羅小布.淺談三網融合與OTT[J].中國數字電視,2012(7):12-14.
[2]黎文.OTT-TV業務模式發展淺析[EB/OL]. http://www.doc88.com/p-777490955858. html
[3]劉深.IPTV領跑 OTT發力 三網融合和寬帶國家戰略雙重受益[R].長城證券, 2012-09-06.
[4]蔣力.OTT TV帶給電信運營商的思考[C]//2012亞太OTT TV峰會, 2012年11月15-16日,上海.
[5]曾會明.DVB+OTT融合創新的必要性[C]//DVB+OTT融合創新論壇,2012年6月20日,北京.
作者簡介
呂達,南京大學畢業;現任中興通訊云計算&IT研究院副院長,負責中興通訊多媒體產品的研發工作;長期從事程控交換機、基于IP的視頻解決方案、增值業務的研發工作;已發表論文10余篇。
徐火順,電子科技大學數學系計算機專業本科畢業;現任中興通訊云計算&IT研究院多媒體業務總工程師;長期從事IPTV及增值業務的研發工作;已發表論文2篇。
中興通訊的OTT TV解決方案支持OTT TV業務在TV、PC、PAD和手機等多屏終端的融合互動,結合低碼高清技術節省傳輸帶寬,幫助運營商低成本進行網絡改造與平臺建設,從而快速開展OTT TV業務。
低碼高清技術通過基于視覺心理模型的預處理、自適應變換、基于神經網絡的矢量量化、量化誤差人眼感知、內容自適應碼率控制5個核心方面的改進,可在保持720 P的清晰度情況下,以3 Mbit/s碼流傳輸原本需要8 Mbit/s碼流帶寬的高清內容,可節省運營商一半的網絡建設和CDN建設,從而大幅降低運營商網絡改造壓力。同時通過對承載優化、存儲優化、轉發優化、碼流優化等直播時延優化技術,實現了大幅度的直播時延的縮短,加上丟包補償技術和自適應的組播技術,能夠最大程度上提升用戶業務使用體驗感受。而OTT TV多屏融合技術,以開放的豐富內容源和自適應動態碼率等特點,在不同的網絡條件下,針對TV、PC、手機、PAD等多屏終端提供不同碼率的視頻服務,且支持多屏終端業務融合互動,幫助運營商吸引更多用戶。OTT TV的業務擴展特性,可幫助運營商便捷地擴展更多的增值業務,實現盈利增長。同時中興通訊推出的低碼高清技術和OTT TV多屏融合相結合的解決方案,還具有業務的互動性和可擴展性,結合低碼高清技術,可以使得OTT TV在直播及點播內容的傳輸上對網絡的帶寬要求更低,切實降低運營商的網絡運營成本,大幅促進全球IPTV和OTT TV產業的進步。
中興通訊的OTT解決方案是一個基于云計算平臺框架開發的、完全開放的業務能力平臺,它可以很方便地為各OTT應用提供強大的能力接入接口,從而從用戶層、服務層、應用層等各個層面為多種OTT應用接入提供技術接口和平臺保障。
應用商店是OTT最典型的應用之一,也是運營商的一個新的重要利潤增長點。應用商店使得原有的服務模式發生了重大變化,用戶通過一個開放架構的終端就能夠得到各種各樣的海量應用,方便快捷。中興通訊的OTT方案中考慮到應用商店的廣闊前景,在架構上實現了和應用商店的融合。
互聯網讓我們的已經生活進入到世界化的時代,社交化業務已經成為互聯網發展的主要方向之一,以Facebook、Twitter為代表的各類社交化業務在全球范圍內正飛速地增長已充分說明了這一點。社交化業務擁有3個核心特點:分享、協作和選擇,高度滿足了人類分享的需求,推動了跨時間和空間的協作,提高了消費者選擇的效率并降低了選擇的成本。中興的OTT解決方案中充分考慮到與各社交平臺的應用對接,用戶可使用社交平臺帳號同時操作OTT的各項業務、好友推薦等相關的社交業務。
中興通訊的OTT TV解決方案采用開放的平臺架構,通過多種接口和互聯網應用對接,構建了一個容納了內容提供商、內容運營商、電信企業、互聯網應用企業、電視等家電廠商在內的多廠商參與的產業生態圈,為基于互聯網、基于內容、基于交互而形成的新媒體產業的發展貢獻力量,切實提升人民群眾的生活質量。
6 結束語
OTT TV是傳統“看”電視模式的一場革命,讓用戶對“用”電視有了新的認識,將帶動新型電視服務的發展。通過OTT TV,用戶不但能看直播的高標清節目,同時還可以把豐富的互聯網業務引入到電視中,實現電視使用的豐富化和個性化。OTT TV給了用戶更多的自由,在海量的視頻資源上觀看自己想看內容的自由,而不是傳統的有線電視或IPTV那樣,只能看運營商推送的東西,用戶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點播自己感興趣的內容。而OTT TV則可以為用戶帶來海量的內容,將互聯網上無數可以免費看或付費觀看的內容,以及一些交互式的應用引入到我們的媒體和信息分享的多彩生活中。
參考文獻
[1]羅小布.淺談三網融合與OTT[J].中國數字電視,2012(7):12-14.
[2]黎文.OTT-TV業務模式發展淺析[EB/OL]. http://www.doc88.com/p-777490955858. html
[3]劉深.IPTV領跑 OTT發力 三網融合和寬帶國家戰略雙重受益[R].長城證券, 2012-09-06.
[4]蔣力.OTT TV帶給電信運營商的思考[C]//2012亞太OTT TV峰會, 2012年11月15-16日,上海.
[5]曾會明.DVB+OTT融合創新的必要性[C]//DVB+OTT融合創新論壇,2012年6月20日,北京.
作者簡介
呂達,南京大學畢業;現任中興通訊云計算&IT研究院副院長,負責中興通訊多媒體產品的研發工作;長期從事程控交換機、基于IP的視頻解決方案、增值業務的研發工作;已發表論文10余篇。
徐火順,電子科技大學數學系計算機專業本科畢業;現任中興通訊云計算&IT研究院多媒體業務總工程師;長期從事IPTV及增值業務的研發工作;已發表論文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