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全球信息化步伐的加快,網絡信息安全已經成為關系國家安全和主權、社會穩定、民族文化繼承和發揚的重要問題,特別是2013年的“棱鏡門”事件,引發了全球各國對網絡安全與信息安全的空前關注,包括美國在內的世界各國均高度重視自身的網絡和信息系統能否自主可控,相繼建立了一系列法律法規,投入巨資研究可保障本國網絡與信息安全的措施與技術。2013年11月,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設立國家安全委員會,加快完善互聯網領導體制,強調高度重視網絡和信息安全,為此,從我國網絡信息安全形勢分析、國家戰略決策建議、網絡安全評估、新型安全網絡協議開發、自主安全網絡設備開發和網絡防護技術探索等方面,積極開展研究與部署,對保障我國網絡與信息安全甚至國家安全均具有重要意義。
本專題有目的地選擇了涉及以上主要方向的十幾篇文章進行部署,對我國網絡安全形勢分析、威脅評估、戰略對策、防護策略和自主網絡安全技術方面進行研究,經過作者們近一年的努力、專家審閱挑選和編輯指導修改,選出7篇文章與讀者分享。《擬態計算與擬態安全防御的原意和愿景》主要針對網絡空間攻擊成本和防御成本的嚴重不對稱性以及我國信息領域核心技術與產業基礎嚴重滯后于國家安全需求的嚴峻性,提出了一種改變游戲規則的變革性技術,力圖扭轉目前網絡空間“易攻難守”的戰略格局;《網絡安全新威脅下我國面臨的安全挑戰和對策建議》分析了在網絡安全新威脅下我國面臨的安全挑戰,并針對我國在信息安全領域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未來網絡發展的對策建議;《一種優化的基于Markov博弈理論的網絡風險評估方法》提出了一種有效的網絡風險評估方法,并且對攻擊威脅以及漏洞信息進行了歸類處理,對降低或者消除各種攻擊給網絡帶來的損失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及其技術支撐;《基于安全基片的可重構網絡安全模型》提出了一種構建我國未來自主網絡的安全模型和網絡管理與控制的機制;《一種新型安全路由協議——勢能導向多下一跳路由協議》設計了一種基于節點勢能導向的多下一跳路由協議和路由裝置,為加強我國網絡抗毀性、保障用戶信息安全,提供了協議和設備支撐;《面向行為可信的大數據安全系統形式化描述》針對云中大數據的安全問題,提出了面向行為可信的大數據安全服務系統;《基于改進神經網絡算法的木馬回連域名檢測方法》對木馬采用域名進行回連控制的特點進行了分析,提出了一種采用DNS進行網絡木馬檢測的方法。
感謝各位作者與讀者的分享交流!

專題策劃人:蘭巨龍,男,國家數字交換系統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教授、總工程師、博士生導師,國家下一代廣播網(NGB)總體專家委員會委員,中國通信學會高級會員,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973”計劃)項目首席科學家。主要研究方向為寬帶信息網絡和新型網絡體系結構,先后主持了3項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863”計劃)重大課題、1項國家“973”計劃重大項目、1項國家支撐計劃重大項目,先后獲得省部級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2項,出版專著2部,申請國際專利2項,國家發明專利30余項,發表論文80余篇。

專題策劃人:肖志輝,男,博士,教授級高級工程師。目前為邁普通信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兼首席專家、中國軟件行業協會常務理事、中國通信標準化協會理事、中國計算機學會安全專委會常務委員、重慶郵電大學校董、西南交通大學碩士生導師、《電信科學》編委。曾獲2008年“四川省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2009年“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產業重大技術發明”、2010年“第十批四川省有突出貢獻的優秀專家”、2011年“中國軟件產業十年功勛人物”、2012年“中國IT創新人物”等獎項和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