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英國特約記者 紀雙城 在英國,校辦企業幾乎在每所大學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它的作用不僅僅是為大學,尤其是公立大學尋找財源,同時也是為研究隊伍搭建一個思考和實踐能夠并存的社會平臺。對于校辦產業,英國政府一直采取鼓勵態度,但大學能夠做到嚴格自律,無論生意做多大,企業的作用始終要為教學服務。 英國大學基本都是公立的,資金來源主要有三:包括外國留學生在內的學費占29%,政府撥款占35%,其余為社會捐贈款和校辦企業收入。無論是牛津、劍橋,還是處在二三線的普通大學,校辦產業都能配合學校的各種學科,尤其是理工科的研究。 位于英格蘭的赫特福德大學,是英國政府實行大學職能轉變的第一個示范基地,先后獲得英國女王獎、英國大學最優秀教學中心獎等多項大獎,近10年來獲得政府高達3.14億英鎊的投資。這所大學的特色之一就是創辦了大量校企,將當地傳統的制造業同學術研究緊密聯系在一起。 但像赫特福德大學這樣的英國普通高校,并不僅僅是為學者提供一個空蕩蕩的實驗室。這些大學會聘請名企管理層擔任學生導師,切實地實現理論聯系實際的需求。而這些獨特優勢都讓赫特福德大學的聲名遠播歐洲,吸引著眾多他國學生來求學。 對于一些在創辦校辦企業上已經有年頭的高校來說,校辦企業的一個重要目標,就是推進科技成果的國際化使用。去年年末,英國和韓國簽署了一項有關氫和燃料電池技術的合作協議。合作雙方一個是倫敦帝國理工學院,一個是韓國浦項科技大學。合作的領域是將燃料電池技術的能量轉換實現最大化,同時也更加經濟實用。兩家校企跨國聯手是因為都想在能源日益枯竭導致價格上漲的當下,尋找可持續發展的生活模式。 在英國高校開辦一個校企,手續上并不困難,只要找到一個合適的發展方向,向校方申請即可。當然,校方會鼓勵學者將最成熟的研究領域轉換成企業化發展平臺。 英格蘭的薩里郡有一所著名的薩里衛星技術有限公司,如今已成為歐洲最大的宇航企業EADS的一部分。這家以研究衛星通訊設備而借薩里大學創立起來的校辦企業,最初就是因為學校里有一群愿意將研究轉換成產品的學者。經過10年的發展,他們的產品已經賣到世界各地,其中也包括中國。很多從事校辦企業的人都曾經不同程度地擔任教職,但在英國,高校對這些在校企工作的員工有嚴格的管理要求。如果從事經營活動的人無法完成每個月的教學安排,拿出一定量的理論研究成果,就必須主動請辭,或是放棄主要的教職收入。▲
環球時報2014-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