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晞

2006年的德國之夏,四年一度的世界杯足球賽正進行得如火如荼,球場兩側的LED全彩顯示屏上,一幕幕栩栩如生的球場畫面與陣陣歡呼聲交相輝映,形成了一幅聲光和諧、絢爛多姿的畫面。2008年,北京奧運吸引了全球目光,國家游泳中心“水立方”的外墻,由一萬多枚高精度LED燈條組成的“世界幔態LED第一屏”放射出獨特光芒,彰顯大國魅力。值得稱道的是,這些高科技大型顯示燈屏和發光材料的核心技術與制造工藝均出自大連的一家民營企業——路明科技集團。
大連路明科技集團成立于1992年,坐落于高新技術企業聚集的大連市高新園區,主營業務涉及半導體發光外延片和芯片、LED發光材料、LED光源、LED照明與顯示工程、稀土發光材料及制品等,是國際上同時擁有發光材料和LED芯片兩大半導體照明產業核心技術的四家企業之一。近年來,在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的號角聲中,路明人抓住機遇,大力實施創新驅動戰略,將集團年度銷售收入的15%用于創新研發,取得顯著成效。目前,集團已擁有國際專利300余項,共承擔863計劃、863引導計劃等國家級科研與產業化項目30余個,先后獲得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和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并被認定為“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國家與地方聯合建設實驗室”、“國家創新型試點企業”、“國家知識產權試點企業”,擁有國內發光材料領域唯一的企業博士后工作站。借助創新的力量,“路明”品牌不但成為國家馳名商標,在國際市場上也創出了中國企業的名頭。
始終堅持以自主創新為主的發展戰略。核心技術的缺失,是中國人融入經濟全球化的潮流之后,面對國際市場競爭時揮之不去的傷痛。上世紀90年代,以國際首創的高效蓄光型自發光材料問世為契機,路明人從僅有的20萬元資金起步,開始了不平凡的自主創新歷程。在科研人員的努力下,經過一次次的探索和攻關,路明制成了具有開創意義的第一代稀土蓄光發光材料,成功拓展了自發光材料的使用范圍,被國際同行譽為世界自發光材料的第三次革命。隨后,路明又陸續完成了發光顏料、塑料、陶瓷、玻璃、化纖和發光涂料等多項突破性的自主創新,研制并設計了蓄光發光材料應用的三大體系,路明的企業標準成為歐美發達國家的行業標準,一舉奠定了我國在這一領域的國際領先地位。
內引外聯,積極推進集成創新。進入新世紀,一場“半導體照明革命”的浪潮開始席卷全球,有專家預測,未來,光電子產業將會取代傳統電子產業,成為衡量一個國家經濟發展和綜合國力的重要標志。路明人敏銳地察覺到市場的新需求,在組織人員進行技改的同時,整合多種創新資源,積極搭建多層次多元化的創新體系,形成集合創新的合力。一方面,他們與大連理工大學等國內著名科研院所和高等學府聯合,通過設立博士后流動站等多種形式構筑以市場和企業需求為導向的產學研結合創新平臺;另一方面,不惜斥巨資筑巢引鳳,聘請來自歐美的頂尖技術團隊,大力推進消化吸收再創新。此外,為了進一步提高研發水平,打磨核心技術,路明還并購了在芯片制造技術上處于國際先進水平的美國AXT光電公司,吸納了其擁有的30多項專利、全套生產設備、50多名以華裔留美博士為主的精英團隊。多種形式集成創新結出碩果,目前,路明已擁有半導體照明從上游器件到下游應用的完整產業鏈條,并在各個關鍵環節都擁有核心專利技術,形成了完善的知識產權管理體系,是世界上僅有的幾家同時擁有發光材料和發光芯片兩大半導體照明核心技術的企業之一。
今日的路明人正奔跑在“中國研制”的快車道上,在遼寧老工業基地的大連,一段創新傳奇正在精彩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