飼養肉鴨效益最大化的良策
選用良種品種優良的肉鴨,其生產性能的遺傳潛力較高,生長速度快,抗病力強,對飼料的利用率高。同樣的日齡,消耗同樣多的飼料,其增重速度比低劣品種的肉鴨要快得多。
鴨舍消毒徹底清掃鴨舍,用2%~3%火堿溶液潑灑地面后,再用高效消毒劑消毒,最后用福爾馬林熏蒸,空舍1~2周。于進雛前1~2天打開門窗通風換氣,并將舍溫升到30℃左右。水槽要加滿水,料槽要加滿料。修補好器具和房舍。衛生潔凈的鴨舍可減小疫病的發生概率,提高飼養效益。
飼養密度進雛后,每群300~500只共用1個育雛傘或1個小欄。地面平養的飼養密度為每平方米20~30只。室內溫度保持在29~31℃,飼養管理人員還應根據雛鴨活動狀態及時調整育雛溫度,做到“適溫休息,低溫喂食,逐步降溫”。
及時開水開食雛鴨一邊飲水,一邊嬉戲,使之處于興奮狀態,能促進新陳代謝,促使胎糞排泄,有利于開食和生長發育。開食在飲水后1小時左右進行,自由采食,隨吃隨添,平均每只全天供料30克左右,由少量多餐逐步過渡到定時定量。采用24小時光照,保證飲水充足。及時開水開食,可提高飼料報酬。
控制溫度肉鴨的適宜生長溫度為12~24℃,在此溫度范圍內可有效利用飼料。因此,要盡量創造條件,如采取冬季溫棚飼養、夏季搭棚遮陰等措施,以保溫和降溫來提高飼料報酬。
飼料新鮮一是原料要新鮮;二是飼料配好后要存放在通風、干燥的地方,與地面之間要置放一層防潮材料。配合料要盡快用完,做到勤配勤喂,防止板結、霉變。
合理使用添加劑礦物質、維生素、氨基酸等營養性添加劑是必需的,有些非營養性添加劑對提高肉鴨的生長速度及飼料利用率也有幫助,如土霉素等抑菌促長劑對提高肉鴨增重和飼料利用率有明顯效果。因此,適量飼喂添加劑,既可提高肉鴨增重速度,又可節省一定的飼料,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及時出欄采用以上幾項措施飼養的肉鴨一般在40~48天出欄較合適,這時肉鴨的增重和飼料報酬已達高峰。50日齡后,肉鴨增重反而下降,飼料報酬也會降低,及時出欄可有效節省飼料。
來源:《農民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