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為何多車禍
據相關資料顯示,天氣酷熱的夏季,歷年來是道路交通事故的高發期,占年總事故量的70%以上。從事道路交通安全方面的專家經過研究分析后認為,這主要與以下幾個因素有直接關系。
夏季氣溫高,柏油路面易熔化,有些路面會因渣油過多而出現泛油、擁抱及推移等現象,降低了輪胎與路面的附著力,導致汽車制動時容易側滑和甩尾。另外,夏季是公路兩旁樹木生長的茂盛期,它們所形成的陰影,在一定程度上遮隔了駕駛員的視線,容易使他們產生錯覺和幻影,導致判斷失誤而發生交通事故。在沙石路面上,當高溫干燥時,表面的塵土被前車揚起,使駕駛員的可視距離減小,甚至會因為迷眼而發生車禍。
當氣溫過高時,汽車發動機冷卻系統的工作性能降低,冷卻水常因散熱不良出現“開鍋”,甚至沖壞氣缸墊等而使發動機無法正常工作;潤滑油因溫度高而黏度下降,潤滑性能降低,機油壓力下降,致使發動機氣缸壁上的油膜在沖擊負荷影響下強度減弱,從而加速了機件的磨損;高溫使車用制動器的制動液容易蒸發汽化,加上行車中頻繁制動,使制動管路易產生“氣阻”,導致制動失效;汽車輪胎在高溫、日光和過分干燥的空氣作用下,橡膠容易軟化,失去應有的彈性,加之長時間連續與灼熱的路面接觸,使胎內空氣系數增大,輪胎的壓力和溫度增高達到極限后,便會發生爆胎現象。這些都會使駕駛員防不勝防而發生車禍。
夏季日長夜短,有些司機睡眠時間不足,會產生精神疲倦,遇到特殊情況反應遲鈍,導致采取措施不力而肇事。許多駕駛員為了避開烈日炎炎的中午,而起早貪黑乘涼開車,形成早晚車輛相對集中,增加了道路交通流量的復雜情況。而早晚行車的能見度較差,事故隱患增多。同時,夏季的天氣變化較大,當風襲雨驟時,路上的車輛及行人都急著搶道趕路,也很容易發生交通事故。
來源:生活妙招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