倔老漢的“致富寶”
3年前,山東省聊城市茌平縣楊屯鄉的村民畢泗海種地之余還經營著一個百貨門市部。如今,已經56歲的他靠養鴨子把致富路子越走越寬。
“俺老頭雖然脾氣倔,可是會盤算,在他眼里,身邊的東西都是致富的‘寶’。”老伴一點兒都不吝嗇對畢老漢的夸獎。
聽老伴這么說,畢老漢解釋道:“當時只想搞點副業,瞅著門前這條河不錯,對岸還是自己承包的一片林地,荒廢著還不如養鴨子。”
說干就干,畢老漢先投資3萬元在河邊蓋起了棚舍。2007年春天,他滿心歡喜地購進了第1批200只鴨苗,但因沒有實養經驗導致鴨苗全部死亡。倔強的畢老漢沒有理會村里人的非議和家人的勸阻,“養不好,我絕不罷休!”總結教訓后,他又購進300只鴨苗。通過不斷的學習,這批鴨子健康成長起來,李老漢的養鴨之路就這樣發展起來。
由于門前的小河無污染,旁邊林子空間大,散養鴨子的條件得天獨厚,兩年來畢老漢的“水軍”已擴容到500多只。另外,他只用玉米面、玉米秸或麥秸加工后的合成飼料喂鴨,無任何添加劑,所以鴨子肉質好、蛋質高。“俺家門前馬路上車來車往,很多人路過看到成群的鴨子都來打聽,根本不愁銷路,2013年收入2萬有余啦。”畢老漢說到這里十分自豪。●
來源:《聊城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