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人報》3月5日文章,原題:中國故事不僅限于礦石
??? 中國人來了,并非意在獲取我們的鐵礦石、煤炭、農資或國家機密,而是奔著悉尼和墨爾本的磚塊和砂漿而來。
中國購房者對我們的支持程度令人驚奇:瑞士信貸的新報告表明,中國人的購房已占澳大利亞新住房供應的12%,在悉尼和墨爾本分別占到18%和14%。換言之,過去7年來中國購房者已對澳斥資240億美元?!澳壳澳茌p松在悉尼買套房的中國人已達110萬”,該報告稱,“到2020年該數字將增長30%。在未來7年,這應能再為澳住房市場提供440億美元?!?/p>
這一趨勢表明,在鐵礦石火車或煤斗中追尋中國故事的投資者或許上錯了船。答案離家更近——按照字面意思,任何與澳國內住房尤其是新住房有關的股票。
瑞士信貸強調,中國人每年對澳房市投入的資金并不足以提升澳全國范圍的房價。但在悉尼卓士活或墨爾本的格倫韋弗利等特定郊區,中國故事正在上演不同的版本。(作者提姆·鮑海姆)
澳大利亞《悉尼先驅晨報》3月5日文章,原題:誰在中國的房產消費狂歡中勝出? 據瑞士信貸的報告,澳房地產開發商、建筑材料企業、房地產網站和銀行,將進一步受益于中國人對澳住房市場的投資。
分析人士表示,盡管澳大利亞一些公司曾是中國早期大宗商品密集型經濟的主要受益者,但在北京更側重對外投資的下一個發展階段,其他各種澳企今后也會成為受益者。該報告稱,在中國人對澳大利亞的這場消費狂歡中,勝出的將是與房地產市場緊密相關的開發商和眾多建材企業,還有房地產網站股東及各大銀行。(作者瑪德琳·赫夫曼,丁雨晴譯)
環球時報2014-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