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子晞,王弋
(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急診重癥醫學科,杭州 310006)
替加環素治療中銅綠假單胞菌的定植與感染
陳子晞,王弋
(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急診重癥醫學科,杭州 310006)
目的 研究應用替加環素與銅綠假單胞菌定植、感染之間的關系。方法對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2013年1月~7月住院期間應用替加環素的患者進行回顧性研究。對患者年齡、基礎疾病、原發感染灶、預后、細菌培養結果、所用抗菌藥物種類及應用替加環素后檢出銅綠假單胞菌部位和類型及替加環素用藥時間等進行統計分析。結果應用替加環素的19例患者中,出現銅綠假單胞菌定植與感染6例,應用替加環素至銅綠假單胞菌檢出的中位時間11 d。結論在應用替加環素的過程中需警惕銅綠假單胞菌定植或感染。
替加環素;銅綠假單胞菌;定植;感染
替加環素(tigecycline)是第一個用于臨床的新一代四環素類藥物,又稱甘氨酞環素(glycylcycline),其作用機制與四環素類抗菌藥物相似,抗菌譜包括革蘭陽性菌、革蘭陰性菌和厭氧菌,但對銅綠假單胞菌無抗菌活性。筆者在臨床中發現,部分應用替加環素的患者出現銅綠假單胞菌定植或感染,現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對我院2013年1月~7月住院期間應用替加環素針(規格:每支50 mg,惠氏制藥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100768)的患者進行回顧性研究。對患者年齡、基礎疾病、原發感染灶、預后、細菌培養結果、所用抗菌藥物種類及應用替加環素后出現銅綠假單胞菌感染或定植的部位和類型及應用替加環素時間等進行統計分析。
1.2 耐藥菌的定義 根據醫療機構耐藥菌多重耐藥(multidrug resistance,MDR)、廣泛耐藥(extensive-drug resistance,XDR)、泛耐藥(pandrug resistance,PDR)的國際標準化定義專家建議(草案)[1]。
1.3 銅綠假單胞菌感染或定植的判斷標準 根據《醫院感染診斷標準》[2],應用替加環素前無銅綠假單胞菌陽性培養結果,應用替加環素后連續2次以上在相同部位培養出大量(半定量++++)銅綠假單胞菌;從呼吸道檢出銅綠假單胞菌,根據臨床肺部感染評分(clinical pulmonary infection score,CPIS),CPIS>7判斷為感染,≤7判斷為定植[3]。
2.1 納入研究基本資料 應用替加環素的19例患者中男11例,女8例,年齡15~90歲,平均(66±19)歲,平均住重癥監護病房35 d,其中7例死亡。
2.2 醫院感染與感染部位 19例患者以院內感染為主,感染部位以肺部為主,其次為腹腔感染、皮膚感染。
2.3 替加環素適應證 入選病例住院期間應用抗菌藥物平均為5種,最多7種,均應用過廣譜抗菌藥物,后出現耐藥菌,其中多重耐藥菌11例,廣泛耐藥菌8例。以耐藥鮑曼不動桿菌最多(14例),其次為耐藥肺炎克雷白菌(4例)、耐藥嗜麥芽假單胞菌(1例)。給予替加環素針50 mg加0.9%氯化鈉注射液100 mL靜脈滴注,q12 h,首劑加倍(100 mg)。19例患者平均使用替加環素時間為11 d,鮑曼不動桿菌清除10例,肺炎克雷白菌清除3例。
2.4 銅綠假單胞菌定植或感染 19例患者應用替加環素,平均使用11 d,其中檢出銅綠假單胞菌6例;檢出部位為肺部4例,腹腔2例;其中多重耐藥銅綠假單胞菌3株,廣泛耐藥銅綠假單胞菌1株,尚敏感的銅綠假單胞菌2株。腹腔引流液檢出銅綠假單胞菌2例。患者均伴發熱、腹痛、腹腔引流出膿性液體,血常規中白細胞升高,腹腔積液常規提示滲出液,考慮為腹腔感染;4例呼吸道檢出銅綠假單胞菌患者,根據CPIS評分,1例為肺部感染,3例為定植。另我院院感科于2013年2月、5月監護室細菌學監測未檢出致病菌且分離出的銅綠假單胞菌均為大量(半定量++++),可排除銅綠假單胞菌污染。6例患者中3例僅檢出銅綠假單胞菌,另外3例并存的細菌還有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耐藥肺炎克雷白菌、耐藥鮑曼不動桿菌。
2.5 應用替加環素至檢出銅綠假單胞菌的時間 患者應用替加環素后至檢出銅綠假單胞菌的中位時間為11 d。
本院19例應用替加環素患者中出現銅綠假單胞菌定植或感染6例;且以耐藥銅綠假單胞菌為主;應用替加環素后至銅綠假單胞菌檢出的中位時間為11 d。因此,在應用替加環素的過程中需警惕有無銅綠假單胞菌定植或感染。出現定植或感染主要有兩個方面原因:①機體防御功能低下致病原體侵入;②抗菌藥物濫用致耐藥菌株產生和菌群失調。本研究對象均為危重患者,平均住重癥監護病房時間35 d,16例患者應用過碳青酶烯酶類廣譜抗菌藥物,應用抗菌藥物平均為5種,最多達7種,后出現耐藥菌,且大多合并真菌感染,此時應用替加環素,極易加重菌群失調。
另一方面,銅綠假單胞菌對替加環素天然耐藥[4],這可能是導致替加環素應用后出現銅綠假單胞菌二重感染的主要原因。其耐藥性主要在于該菌具有多重藥物外排泵如MexAB-OprM和MexXY-OprM[5],均屬于耐藥結節細胞分化(resistance nodulation division,RND)家族,有研究發現應用外排泵抑制藥后可以恢復替加環素的敏感性[6]。另外有研究發現,長療程單藥應用替加環素會誘導耐藥發生,而聯合其他抗菌藥物可減少耐藥的發生[7-9],因此在嚴重耐藥菌感染的患者,可考慮聯合用藥。本研究為小樣本回顧性研究,有待進一步大樣本臨床研究,明確應用替加環素與銅綠假單胞菌定植或感染之間的關系。
[1] 李春輝,吳安華.醫療機構耐藥菌MDR、XDR、PDR的國際標準化定義專家建議(草案)[J].中國感染控制雜志, 2011,10(3):238-240.
[2] 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醫院感染診斷標準(試行)[J].中華醫學雜志,2001,81(5);314-320
[3] FUJITANI S,SUN H Y,YU V L,et al.Pneumonia due to Pseudomonasaeruginosa:partI:epidemiology,clinical diagnosis,and source[J].Chest,2011,139(4):909-919.
[4] SUN Y,CAI Y,LIU X,et al.The emergence of clinical resistance to tigecycline[J].Int J Antimicrob Agents,2013, 41(2):110-116.
[5] DEAN C R,VISALLI MA,PROJAN S J,et al.Effluxmediatedresistancetotigecycline(GAR-936)inPseudomonas aeruginosaPAO1[J].Antimicrob Agents Chemother,2003,47(3):972-978.
[6] RAJENDRAN R,QUINN R F,MURRAY C,et al.Efflux pumps mayplayaroleintigecyclineresistanceinBurkholderiaspecies[J].Int J Antimicrob Agents,2010,36 (2):151-154.
[7] ALISKAN H,CAN F,DEMIRBILEK M,et al.Determining in vitro synergistic activities of tigecycline with several otherantibiotics againstBrucella melitensisusing checkerboard and time-kill assays[J].J Chemother,2009,21(1):24-30.
[8] DIZBAY M,TOZLU D K,CIRAK MY,et al.In vitrosynergistic activity of tigecycline and colistin against XDRAcinetobacterbaumannii[J].J Antibiot(Tokyo),2010,63: 51-53.
[9] ENTENZA J M,MOREILLON P.Tigecycline in combination with other antimicrobials:a reviewofin vitro,animal and case report studies[J].Int J Antimicrob Agents,2009,34 (1):8,E1-8,E9.
DOI 10.3870/yydb.2014.07.019
R978.1;R969
A
1004-0781(2014)07-0911-02
2013-07-17
2013-08-20
陳子晞(1977-),男,福建莆田人,主治醫師,碩士,研究方向:危重癥感染。E-mail:czxixi148@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