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艷
【摘 要】數學學習是很多學生所面臨的的一個困境,在學習的過程當中很多人掉隊成為了后進生。如題提高數學學習有效性,讓初中數學后進生積極轉化成為了數學教學中的重要問題。本文從師生關系、課程情景、教學方法、學生互助、家校聯動等方面展開論述,希冀能夠有所啟迪。
【關鍵詞】數學;后進生;問題轉化
數學,對于很多學生來說都是一個夢魘,逃避不開卻又難以克服。在經歷了一次次打擊之后,喪失了數學學習的興趣,談數學色變,逐漸成為了數學學科的“后進生”。著名教育家陳鶴琴說過: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如何提高數學后進生的成績,也成為了初中數學老師亟待解決的一大問題。本文將從以下幾個方面展開探討。
一、建立和諧親密的師生關系
親其師,信其道。要向學生教授一門學科,接受一門學問,首先要讓學生接受的是教師本人,如果教師本人具有非凡的人格魅力,能夠讓學生信服和欽佩,那么他推廣的知識自然也容易被老師所接受。
老師要做到一視同仁,能夠平等的對待每一個學生,并且能夠因地制宜,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細致入微的觀察學生在課程教學過程中的一舉一動。教師對學生的影響巨大,青春期的學生期待得到別人的認可,教師應該多鼓勵、多包容,讓學生能夠勇于表達自己的問題和困惑。師生關系不應該存在地位上的差別,而更應該像朋友一樣去交流,得到了學生的認可和接受,一定意義上后進生的問題就解決了一大半。
二、創設情境,引起興趣
在實際課程教學當中,教師通常會遇到如何把握課程進度的問題,因為學生的水平層次不齊,特別是后進生多的班級,學生的學習水平容易出現兩極分化。這時候就更加考驗一個教師綜合把握課堂的能力。教師需要用最通俗易懂的語言來闡釋知識,讓后進生可以吸收的情況下,而其他學生又不受太大影響。課程安排有的放矢,重點難點突出,語言鮮活生動,能夠和學生已有的知識體系相融合。
數學學習,歸根到底是為生活服務的,皓首窮經苦讀數字并非數學學習的本意。在傳統的課堂教學中,教師總是通過講授法向學生灌輸數學知識,會讓學生感覺枯燥乏味,覺得數學離他們的生活實際距離遙遠,再加上數學的抽象性和嚴密的邏輯性又掩蓋了它的趣味性和實踐性,久而久之會對數學學習失去興趣,甚至會對數學產生厭惡感,特別是對于數學后進生。
如在學習立體幾何中的二面角和異面直線的相關知識的時候,教師可以翻開教科書和列舉教室各個墻角的例子,向學生解釋在翻開的教科書中,中間兩頁紙之間的夾角就是一個二面角,教室各個墻角之間就會有很多異面直線。又如在學習多面體的時候,教師可以通過各種美麗的圖片向學生展示埃及的金字塔或者城市里的各種多面體的建筑圖片,等等通過這樣的教學方式會讓學生感覺到自己身邊到處是數學知識,自己離不開數學,學生就會由被動學習變成主動學習,對數學知識產生興趣,增加學習數學的內在動力。
三、分層教學,因地制宜
1.依據學生的數學成績、認知能力、心理素質、學習習慣方法等,我把學生大體的分為ABC三層。這一分層會根據一階段的學習情況做出相應的調整,特別是鼓勵C層即數學后進生向B層躍進。
2.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制訂不同的教與學的目標。建立有適度性、層次性和階段性的目標,使每個層次的學生明確目標,發揮目標的激勵作用。這樣可以分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更能讓后進生體會到成功的喜悅。
3.在備課時,多了解后進生的學習程度,多給與知道和幫助,盡量把問題設計的通俗易懂一些,以增加基礎知識和基本學習方法為主。
4.在課程進行當中,要針對不同的學生提出不同問題,所提的問題能夠和學生以后的知識建構相適應,在他們能夠接受的范圍之內,讓他們樂意接收新知識,在不斷接收新知識的過程當中逐漸樹立學習的信心,克服對數學學習的恐懼心理。
5.在作業布置和課程評價的過程當中,還是要以基礎為主,讓學生體會到成就感。同時針對不同的學生給與不同的教學評價,讓優秀的學生看到自己進步的空間,讓后進生看到自己的進步和希望。
四、開展一幫一結對子活動
在班內組織數學成績優異的同學幫助后進生們學習,互相促進,創設優良的外部環境。每個老師一般要同時教兩三個班級,精力有限,難以全面的幫助到每個學生。這個時候,班級的學習氛圍就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良好的學習氛圍可以促進后進生們學習態度改進,從而提高老師的工作效率。有的同學在數學的學習上比較有方法,而且,同齡人之間對同一塊的內容交流起來會比較融洽。部分數學成績優異的同學在輔導后進生進行數學學習的時候,不僅鞏固了自己的知識,也增進了同學之間的感情,利于班級團結。這些,都是每一位老師喜聞樂見的。
五、家校合作,搭建互助平臺
比起老師,家長會更加的了解他們的孩子。有的問題可能不是由學校引起的,家庭的某些環節導致后進生停滯不前,這個時候,通過家校合作這個途徑,讓老師了解學生,老師才可以想到對策,進行解決。家校間坦率而真誠的交流是良好的家校合作的基礎。
總結推廣轉化后進生的方法
研究后進生轉化問題,就是為了更好的解決后進生的問題。建立在實踐基礎之上的方法總結,可以作為后續問題的借鑒。我們可以從后進生個案中找到一定的規律,摸索出同類學校轉化后進生的途徑和方法,從而為同類型學習的研究提供理論依據和可以借鑒的研究途徑,并形成具有一般規律的理念和結論,有一定的推廣價值,以便更好的構建和諧校園。
(作者單位:遼寧省鞍山市千山區湯崗子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