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志娟
(一)寫前階段
寫前階段是寫作過程中的初始階段,也是培養學生寫作能力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主要包括教師引入、語言輸入、打腹稿(Brainstorming)、列提綱等。
1.教師引入:寫前教師可創設情景,引導學生在小組內進行大量的語言交流。為了激發學生寫的動機,教師宜多設問題情景,盡最大可能使所寫的東西有意義,使學生產生一種表達的欲望,與潛在的讀者溝通信息和情感。
2.語言的輸入:可對范文進行閱讀、分析。這些將對啟發學生心靈、激活學生思維、引導學生掌握語篇的框架結構起到立竿見影的作用。
3.打腹稿(Brainstorming):又稱頭腦風暴法,要求學生以小組合作方式針對某一主題獲得盡可能多的素材。在這個環節小組合作可以根據需要設計多種形式的活動,如:discussion,report,competition,debate等。
4.列提綱:圍繞寫作主題和要點,鼓勵學生通過小組合作,模仿范文結構,合理確定寫作框架,并敲定各段主題句,構思支撐內容,列出關鍵詞及短語,為撰寫初稿做準備。
(二)寫作階段
經過一系列寫前活動后,學生開始寫作(初稿)。此時教師應指導學生先考慮文章開篇的交代句和結尾的點題句;然后,將每段的主題句擴展成段落;最后,在各個段落之間穿插過渡詞,使之形成一篇語義連貫、層次分明的初稿。該過程不僅是指導學生提煉語言,安排文章結構的過程,同時也是思維訓練的過程。在這一環節,教師要特別注意指導學生學會用英語習慣思維并遣詞造句。
以7B Unit 5 Main task為例:
經過一系列寫前活動的開展,我給學生展示寫作題目及要求,給學生一點時間獨立思考,然后小組討論重點,再由學生提出困惑。我個人覺得這個環節是必須的,這個開口討論環節能激發學生的寫作意識,還能在小組討論中幫助后進生減少障礙,增強信心,讓優等生學會傾聽,交換多種表達法。事實上,等學生小組討論提出困惑后,我并沒有急于給出答案,而是鼓勵暗示其他同學說出自己的看法,這一做法既活躍了課堂氣氛,又充分發揮了學生自己的主觀能動性,效果較好。
(三)后寫作階段(修改和反饋)
后寫作階段是讓學生有機會對自己的作品進行再思考,再升華,在不斷反思和修改中真正提高寫作能力的有效途徑。在這一環節,小組合作可以大展身手。因為學生的作文不應該只有教師來批改,這樣會缺少真正的讀者,結果學生為寫作而寫作,無真正的寫作興趣,而且也無機會鍛煉整體把握文章的能力。在后寫作階段主要實施為:
1.自評與互評
自評與互評是以學生為主體的修改方法。在自評與互評前,教師應給出修改評判標準。教師應引導學生從以下六個方面對原稿進行再加工:1)文章是否切題;2)布局是否合理,開頭和結尾是否點題,內容是否連貫;3)要點有無遺漏; 4)有無主謂一致、人稱一致、時態、語態、冠詞及名詞單復數等方面的語法錯誤;5)有無句型、習語及固定搭配等方面的錯誤;6)有無單詞拼寫和大小寫、標點符號等方面的錯誤。
學生先自行批改,潤色,然后學生組內輪流互改,通過合作的形式彌補個體差異,達到有效批改。
學生在互改過程中既能借鑒彼此的長處,同時又多了一次發現問題和糾正問題的機會。為使互批更具有有效性,可以統一英語作文批改符號。
在實踐中發現,在同伴互改中,一般學生通過合作都能發現對方文章中的主要毛病,并能提出一些富有建設性的建議。同教師的作文評語相比,同學的評語更具有現實性,作者也更容易接受。
2.范文欣賞
范文不僅可以是老師提前準備的文章,也可由選擇地從學生的習作中進行挑選,然后在實物投影上予以展示。注意:在評講范文時一定要恰當運用激勵機制,不光要糾正錯誤,更要善于發現作文中的好詞佳句,應用紅筆做出標注并及時予以表揚。
3.寫二稿
在自評互評后,要求學生重寫,因為只有重寫才能使學生的評改意見有意義,學生才不至于失去對自評互評的熱情與興趣。而且重寫本身就是對作文的一種提高。在這個環節,教師簡要傳授修改策略,要求學生根據評分標準進行修改也可讓小組集中修改或重寫組內同學的一篇文章。
4.教師批改、講評
在學生互批、修改重新寫二稿后,教師應對學生的習作進行收集批改,如果不批改,部分學生作文中的錯誤將得不到及時糾正,寫得再多也收效甚微。對學生習作的批改教師可以采用全批、抽改、輪改、面批等不同形式并采用積極的評價方式。同時,應注意將批改學生習作過程中發現的常見錯誤集中起來,在課堂上呈現給學生,并由師生共同修改。需要點撥的地方主要包括:1)主題是否鮮明和突出;2)詞語運用是否得當,能否使用更高級、更貼切的詞匯;3)句子的長度或結構是否需要增減,能否運用更復雜的語言結構;4)是否有效地使用了連接成分,過渡是否自然,結構是否清晰;5)語言是否地道、得體,是否有中國式的英語表達等。
值得注意的是,在寫作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將評改作為一個中間環節,而不是終結環節。不應該把學生的初稿、二稿當作最后定稿而做出一次性評斷。
5.師生交流
對于學生作文中出現的個別嚴重性錯誤教師可和學生進行個別交流,幫助學生進行修改。另外,教師還應經常性地抽取部分學生讓其講述文章的大意,回答教師在評語中提出的問題,以督促學生更加認真、細致地思考教師評語和自己作文不完善之處的良好習慣。
6.定稿展示
學生把從各方面得到的意見加以匯總,重新考慮修改以后,完成最終作品。教師應注意及時表揚好的作文。形式有:張貼、板報、daily report等。以7B Unit 5 Main task為例經過8分鐘的寫作后,我出示了寫作評分細則,選取其中一位學生的作文進行現場批改。在批改的過程中找優點并指出不足,給學生示范如何鑒賞作文。在老師的示范及要求下,學生組內兩兩交換進行交換批改。在這一過程中,我粗粗瀏覽到了全班大部分學生的習作,并選取了兩篇具有代表性的作文進行展示。在這個環節中,第一次嘗試請負責批改的那位同學起來解釋他用紅筆批改的記號,沒想到這倒是個意外的驚喜,兩位學生說得頭頭是道,而且判斷準確,看來不能小視學生的鑒賞能力。
(作者單位:江蘇省泰州市民興實驗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