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翔玲
把問題反過來想一想的思維叫做逆向思維,也叫求異思維,它是逆著習慣的、常規的思維方向進行思維的活動,屬于創造性思維。運用逆向思維去思考和處理問題,實際上就是以“出奇”達到“制勝”的目的。它的結果時常令人喜出望外,另有所獲。如:1901年,在倫敦的某個火車站,舉行一次新式除塵器的公開表演。這種除塵器就是把灰塵吹跑。當它在火車車廂里使用時,揚起的灰塵幾乎叫人透不過氣來。當時,人群中有一位叫赫伯布斯的人心想:吹塵不行,那么,反過來吸塵行不行呢?回家后,他立即嘗試用布蒙住嘴、鼻子,趴在地上,用嘴使勁吸氣。結果,灰塵都吸附到布上了。證明了吸塵的辦法是可行的。于是,吸塵器誕生了。諸如此類的事例,還有很多:樓梯動而人不動的電梯,動筆而不動刀的轉筆刀……日常生活如此,學習數學也不例外,運用逆向思維,常會化難為易,使人茅塞頓開,絕境逢生。
下面就舉例淺談逆向思維在小學數學學習中的作用。
一、逆向思維,在解題時能化難為易,以簡馭繁
例1.計算199999﹢19999﹢1999﹢199﹢19
對于此題,若按平時的習慣,從左往右依次相加,計算過程比較繁雜。如果通過觀察,不難發現:此題中的每一個加數如果分別加上1的話,則可以使每一個加數變成末尾是“0”的整數,此時總和就比原和多5,然后減去5,就可以快速得到結果。即:
原式=(199999+1)﹢(19999﹢1)﹢(1999﹢1)﹢(199﹢1)﹢(19﹢1)
=200000+20000+2000+200+20-5
=222220-5
=222215
例2.計算
這道題看似簡單,但若直接運算,就不易得到正確的結果。如果進行逆向思維,運用同分母分數相加的法則,并進行約分,則能簡便地算出結果。即:
原式=+
=+
=
以上例子充分說明:運用逆向思維,收到了化難為易,以簡馭繁之效。
二、運用逆向思維,有助于深入理解基礎知識
1.概念法則的學習是小學數學學習中重要環節之一,而對數學概念的正確理解,對運算法則的熟練應用,僅靠正向思維是遠遠不夠的。因此,在小學數學學習中,我們可以通過逆向思維方面的訓練,來加深理解概念、法則。例如:在學習“倍的認識”之后,我給學生安排如下一組練習,來加深對其概念的理解:
(1)5的4倍是( );3的6倍是( )【正向思維】。
(2)一個數的4倍是20,這個數是( )【逆向思維】。
(3)18是( )的( )倍【逆向思維】。
2.數學中的公式具有雙向性,大多數人只習慣于從左到右運用公式,而對于從右到左的逆用,特別是對變形公式的利用,很不習慣。其實,在應用數學公式時,如果能充分發揮逆向思維,就能夠靈活地運用公式,解題時就能夠得心應手、左右逢源。因此,我們在學習公式時,應注意公式是可以逆用的,并要進行適當的訓練。
例如:學完正方形的周長后,出示習題:一根長20米的鐵絲,圍成一個正方形,那么正方形的邊長是多少米呢?組織學生思考,正方形周長=邊長×4,可以逆推出正方形邊長=周長÷4,即20÷4=5米。
再如:學生掌握了三角形的面積公式之后,出示:一塊三角形木板的面積是100平方米,它的高是10米,這塊三角形木板的底邊長是多少米?引導學生思索,三角形的面積=底×高÷2,可以逆推出三角形的底=面積×2÷高,由此可列式為:100×2÷10=20米。
由此可見,加強公式的逆運用,不僅可以加深學生對公式的理解和掌握,培養學生靈活運用公式的能力,還可以培養學生的雙向思維能力。
3.數學的運算大都有一個與它相反的運算作為逆運算。如加法和減法、乘法與除法。恰當地運用這些逆運算間的關系規律,把正逆思維交融在一起,既能幫助學生克服思維定勢的消極影響,也能培養學生不能靜止地、孤立地、僵化地用一種方法思考問題,使思維品質不斷加深。
例如:
①( )÷9=3……2
②59÷( )=6……5
③100+( )÷50=250
④20×(14+□)=600
⑤用“四舍五入”法截取一個兩位數的近似值為8.2,這個原數最小是幾?(分析:這道題根據四舍五入法已經截取的近似值是8.2,求原數,可逆過來思考,先確定原數的范圍在8.24與8.15之間,從而得原數最小的是8.15。)
三、講解應用題時運用逆向思維,有利于順藤摸瓜,切中要害,使學生豁然開朗
有些應用題用順向推理的方法常使我們暈頭轉向,有點摸不著門道。如果能先確定你要達到的目標,然后從目標倒過來往回想,直至你現在所處的位置,弄清楚一路上要跨越哪些關口或障礙,是誰把守著這些關口,這樣順藤摸瓜,就能切中要害。
如:好又多商場上午賣出電冰箱30臺,中午又從廠家運來50臺,下午又賣出15臺。現在商場里還有72臺電冰箱,問商場原有電冰箱多少臺?
分析:本題中,“商場原有電冰箱臺數”是原數,這個原數根據題意,經過了三次變化,才成為72臺的。那么,我們就可以用逆推法進行還原。第一步:商城現有72臺,那么,在賣出15臺以前,應有多少臺呢?可用加法計算得72+15=87(臺)。第二步:在運來50臺之前,商城里的電冰箱是多少臺呢?用減法計算得87-50=37(臺)。第三步:商場上午賣出30臺之前,有電冰箱多少臺呢?用加法計算得37+30=67(臺)。
可見,學會運用逆向思維,不僅能順藤摸瓜,切中要害,使學生豁然開朗,而且對于推理能力的培養,也具有積極的意義。
總之,在小學數學學習中運用逆向思維,可以使學生不受正向思維的約束,培養學生從反方向考慮問題的自覺性,使他們更靈活、更快速地解決數學問題,加深對知識的鞏固和深化,提高解題技巧以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增強思維的靈活性、變通性和創新性。
(作者單位: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區南埔施厝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