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碩
新沂,我可愛的家鄉(xiāng),歷史上的鐘吾古國的所在地。
此處有水,水名“駱馬”。“日過桅帆千桿,夜泊舟船十里”。撐一葉扁舟,在駱馬湖中飄蕩,落日的余暉下,天地間一片橙黃,幾位漁者的身影逐漸拉長。隨著漁網(wǎng)撒入湖中,歡呼聲不絕于耳。早就聽聞“巴陵一望洞庭秋,日見孤峰水上浮。聞道神仙不可接,心隨湖水共悠悠”,站在駱馬湖畔向遠處眺望,同樣能感受到此間的深深愜意。
此處有山,名曰“馬陵”。馬陵山形如奔馬,它雖不比黃山的“四季皆勝景”,不如泰山的“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甚至沒有廬山的“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卻也獨具特色。不說那春花、夏水、秋菊、冬梅,單是三仙洞中的一眼甘泉,就讓人流連忘返。走過淮海戰(zhàn)役的“藏兵洞”,來到陳毅元帥的雕像前,依稀還能感受到當年戰(zhàn)場上的那份壯懷激烈。試問,世間有哪些山能如馬陵山這樣,讓雄渾與靈秀之氣完美結合?
此處有古鎮(zhèn)窯灣。撐一把油紙傘,擋住那如絲的細雨,踏著青石板路,觸摸古鎮(zhèn)的千年滄桑。院中那百年不倒的老槐樹,是誰將它親手栽下?墻壁上的詩詞歌賦,是哪些民間高手將它們寫成?還有那扇漆黑的大門,又曾見證了怎樣的人來人往、榮華富貴?遠處傳來悠揚的琴聲,低回婉轉,仿佛在訴說著這一個個動人的故事。
鐘吾古國,已經(jīng)湮沒在歷史的長河中。歲月更迭,如今的新沂,正發(fā)生著日新月異的變化。在這山水的懷抱里,我處處感受著生活的美好。
點評:駱馬湖的怡人水韻,馬陵山的獨特風光,窯灣古鎮(zhèn)的風俗文化,共同構成了“鐘吾”這個人杰地靈的夢里之鄉(xiāng)。文章語言流暢,文筆生動,思路清晰,結構嚴謹。如果能在字里行間再滲透些關于家鄉(xiāng)的深情,就更好了。
(指導教師:陳海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