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森
【摘 要】教學反思是教師個體成長和進步的有效手段,進行有效的反思也是保證教學質量不斷提升的基本條件。在本文中,我簡單談了一些當前教師反思中存在的問題,然后在此基礎上就如何進行有效的反思提出了一些自己的看法。
【關鍵詞】思想品德;教學反思;教師成長
新的課程理念非常強調教師的教學反思,通過教學反思,可以促進教師的自我提高和成長。隨著新課改理念的不斷推進,廣大教師也開始越來越注重教學中的反思行為。然而,反思的效果究竟如何呢?教學反思要想取得好的效果,教師一定要對教學過程中的各個環節、各個因素進行深刻的思考,才能得出具有實效的反思體會。然而,如今很多教師的教學反思卻恰恰缺乏這種深刻的思考性,教學反思存在著流于形式、浮于表面的問題。翻開教師的教案,我們經常會發現教師的反思一欄中這樣寫道“這堂課效果很好”、“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非常積極”、“本節課中的師生互動非常熱烈”等等,這種缺乏思考的反思內容只是門面功夫,根本起不到反思的效果。為了保證反思的效果,教師在進行教學反思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進行反思活動:
一、反思教學目標
目標對教學活動具有調控和評價的作用。在一堂課結束以后,教師首先要做的就是對教學目標進行反思,看一看教學目標是否通過教學活動得以實現。一般來說,在進行目標反思的時候,教師要思考這樣幾個問題:本節課的教學目標設置的是否合理?教學目標完成的如何?本課知識目標有沒有突出重點?本節課的難點目標有沒有被成功突破等等。為了保證目標反思的全面性,教師要注意從多個維度對目標進行反思,這也符合如今新課程的理念。在以往,我們的教學目標往往是以單一的知識性目標為主,而在如今的新課程理念下,我們強調的是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這樣的三維教學目標。因此,教師在對教學目標進行反思的時候,要注意從三個維度進行反思,通過三個維度的目標調控,可以讓教學活動擺脫以往的知識本位問題,使得教學活動更加符合素質教育的要求。
二、反思教學對象
衡量一個教學活動成功與否的根本標準就是看教學對象是否在教學過程中獲得了各方面素質和能力的提升。因此,在教學活動中,作為教學對象的學生也是教師進行反思的重要內容。教師在對學生進行反思的時候,要注意這樣幾個問題:第一,學生在聽課過程中的反應如何;第二,學生通過教學活動在知識和能力上取得了哪些進步;第三,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表現的個體差異性有哪些。通過對教學對象進行反思,教師可以更加準確地把握教學對象的特征,從而圍繞著教學對象的要求制定出更加合理科學的教學計劃。
三、反思教學過程
在反思活動中,通過對整體教學過程的反思,可以綜合地發現目標、方法、內容等方面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從而提升教師對整體教學過程的把握能力。例如,我給學生講到《消費者的權益受法律保護》這課的內容時,由于本節內容涉及的知識點很多,并且知識的實用性也很強,于是,我決定在這節課采用多媒體工具進行多媒體教學。在上課之前,我通過網絡搜集了大量的案例,然后把這些案例綴在每個小知識點的后面對知識點進行補充說明。到了上課的時候,我把事先制作好的課件呈現給學生,整節課有理論、有實例,內容顯得豐富而具有層次性,按理說,這節課應該會取得不錯的效果,然而,事實情況卻不是如此。我發現學生在剛開始聽課的時候還顯得比較有興致,但是到了后半段的時候,有些學生顯然已經開始走神了,甚至還有幾個學生在下面竊竊私語起來。到了課下,我對這個現象進行了反思:為什么采用多媒體這樣的教具學生依然不感興趣呢?思考下來我發現了問題:多媒體工具雖然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豐富課堂內容,但是我在使用多媒體的過程中忽略了與學生的互動,回想一下,整節課基本上都是教師一個人在說,由于課下搜集的資料很多,我擔心課堂時間不夠用,在講課的時候語速也明顯有了提升。在上課的前半段,學生還能因為對多媒體工具的新鮮感而認真聽講,但是到了課堂的后半段,學生的新鮮感已經過去了,而教師的講課進度依然很快,這時候,很多學生已經出現了疲勞感,從而造成了注意力不集中的問題。通過對這次教學過程的反思,我明白了在教學過程中,教學內容的選擇要恰當適量,要考慮教學對象的接受能力,重視與學生之間互動的重要性。
四、反思教學評價
教學評價是對教學過程的積極反饋,通過評價環節,可以讓教師及時發現學生存在的優勢和不足,有利于對教師的教學活動進行調控,以不斷改進教學方法。因此,教師在反思過程中,要對教學評價進行認真反思,反思的重點主要集中在評價是否多樣性方面。在以往,評價活動多以單一的教師評價形式為主,如今,為了契合新課程理念,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在評價的過程中,我們也提倡評價方式的多樣性。在對評價環節進行反思的時候,教師要認真反思評價主體是否多樣化,保證師評、自評和生評相結合,評價內容是否全面化,除了知識、還有學生的能力、情感、學生態度等也要納入到評價體系中。這樣通過對評價活動的積極反思,使得評價環節的質量不斷提升
教學反思簡單來說就是對教學經驗的總結和歸納,通過教學反思,教師可以真實地記錄自己的整個教學軌跡,從自己的教學軌跡中分離出可用的教學養分,用以對今后的教學活動進行提升。所以我們常常說,教學反思是教師成長的必然途徑。作為教師,我們一定要重視教學反思活動,努力通過有效的反思把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提升到一個更高的層次。
【參考文獻】
[1]婁雙喜.初中思想品德課反思性學習指導的實踐與思考[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1年36期.
[2]王曉靜.反思性教學,教師成長的重要途徑[J].呂梁教育學院學報,2011年01期.
[3]劉海峰.對反思性教學的思考——如何在教學中有效運用“反思性教學”[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09年01期.
(作者單位:江蘇省運河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