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鶯燕
【摘 要】誠信即誠實守信,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誠”,就是誠實無欺、誠實做人、誠實做事,實事求是;“信”,就是有信用、講信譽、守信義、不虛假。《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指出:“學校是進行系統道德教育的重要陣地”,應“把教書與育人緊密結合起來”。誠實守信的品質是立身之本、做人之道,必須從小培養,這也就要求我們每個教育工作者都必須將誠信教育貫穿于教育的全過程,而在初中思想品德課教學中誠信教育的滲透尤為突出。
【關鍵詞】思想品德;初中;誠信教育
一、教師的率先垂范是誠信教育的前提
教書育人是教師所肩負的雙重責任。社會道德規范可以通過言教,也可以通過身教傳遞給學生,而往往身教重于言教。“言必行,行必果”,教師尤其是思想品德教師是學生誠信的榜樣。教師的一言一行、課堂教學中所列舉的案例都必須是真實可靠的,切不可夸大其詞、胡編亂造;優秀品質、道德規范,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為人師表,身體力行,有諾必踐。因而教師應不斷提升自身的道德素養,當好誠信的鏡子。
二、思想品德課是誠信教育的主陣地
初中思想品德課教材中有不少誠信教育的素材。人教版八年級上冊中第十課“誠信做人到永遠”專門講誠信,在八年級教材中還有很多知識可以滲透誠信教育,如在“友好交往禮為先”中就要求“我們要做到內在真心誠意、外在彬彬有禮,就能廣受歡迎、廣交朋友”。在“競爭合作求雙贏”中公平的競爭就需要誠信。在“隱私受保護”中“尊重他人隱私,需要強化責任與信譽意識”。在關于維護消費者權益、崇尚公平、維護正義的教學中也都需要強調不弄虛作假、要言而有信。
在九年級教材中也有不少教材內容涉及誠信教育,如“做一個負責任的公民”一框中就明確指出“慎重許諾、堅決履行諾言,是我們負責在任的表現”。在第五課“中華文化和民族精神”的教學中就要強調繼承和發揚“誠信”這一中華傳統美德。在講到公民正確行使建議權和監督權時,就有“實事求是,以事實為依據,如實反映情況”的要求,在講到共同富裕的概念時就應強調“鼓勵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區通過誠實勞動和合法經營先富起來”。另外在“八榮八恥”的具體內容、公民基本道德規范的基本要求、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基本內涵中都涉及誠信的內容。所以,初中思想品德課教師應該充分發揮這一誠信教育的主陣地的作用。
三、激發學生的主動性是誠信教育的關鍵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只有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被充分激發,教師的言傳、教師的身教才能真正實現其教育的功能,否則只能是教師一廂情愿、唱獨角戲。因而,在思想品德課教學中要提高誠信教育的效果,必須使用多種多樣的教學方法和手段,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學生不僅知其理,而且付之行。
1.知曉誠信之內涵,懂得誠信之重要。在課堂上如果教師只是空洞的說教,學生接受性會很差。教師可以用多媒體技術向學生展現古今中外誠信的典型事例,如徙木為信、曾子殺豬的故事,讓學生比賽著去列舉誠信的名言警句,小組合作著共同尋找身邊誠信的事例,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被調動,使學生在具有趣味性、吸引性的活動中潛移默化地接受教育,自覺培養誠實守信的品質。
2.洞悉社會誠信現狀,反思自身誠信程度。思想品德課教學中應教會學生辯證、全面的看待分析社會現象和社會問題,因而可以引導學生對當今社會人際交往、經濟生活、道德風尚進行審視,如好心救助他人卻招惹交通肇事嫌疑的事例,如名家請人代工制造假宜興紫砂壺的案例,可以組織學生展開大討論,學會明辨是非,更加增強認識誠信教育的必要性。我們要求學生在反思社會的同時反思自己,在日常學習生活中是否存在撒謊、抄襲作業、請人代寫作業、考試作弊、言而無信、欺騙他人等不誠信的行為,正確認識自我,發現不足,從而引導學生主動去改變、去完善。
3.踐行誠信點滴小事,提高誠信教育實效。我們教師的責任不僅是培養學生的誠信認識,還要從點滴小事做起,將學生的誠信認識轉化為誠信行為。學生明白了誠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發現了社會和自身存在的誠信問題,就更需要在教師的正確指引下主動將誠信轉化為自覺行為。學生不誠信的行為往往是明知不對,卻抱著僥幸心理,希望家長老師同學不知道,而當一次成功后,就可能有第二、第三次……我們可以為每個人建立誠信檔案,先填寫承諾書,再把平時各種違紀不誠信行為由相關監督者記錄在案,每周反饋一次,敦促學生及時糾正,并與學生的綜合素質評定掛鉤,促使學生自覺養成誠信的好習慣。同時也可以發動家長進行監督,發揮家庭在誠信教育的作用,讓學生做到處處有誠信,時時講誠信。
孔子云:“民無信不立。”陶行知先生說:“不做假秀才,寧做真白丁。”李嘉誠說:“你必須以誠待人,別人才會以誠相報。”誠信在一個人的品德結構中居于核心地位,誠信是指引人們正確處理各種關系的道德準則,對加強個人道德涵養具有重要作用。誠信教育作為初中思想品德課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之一,更需要思想品德教師在教育教學中很好的滲透誠信教育,讓誠實守信的優秀品質伴我們一路前行,一生同行。
【參考文獻】
[1]韓久建.中學政治課堂活動設計的問題及其對策[J].教育研究與實驗.新課程研究,2006年08期
[2]蔡華.論新課改后案例教學法在初中思想品德課中的使用[J].科教文匯(下旬刊),2008年02期
[3]劉橋生.初中思想品德課快樂教學法初探[J].新課程研究(基礎教育),2007年11期
(作者單位:江蘇省海門市悅來初級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