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福明
小學數學新課程標準指出:“使學生在掌握基礎知識的同時,智力得到發展,能力得到提高,受到思想品德教育?!痹谛碌恼n程標準中也把德育教育放在了十分重要的位置。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培養德才兼備的人才,尤其重要的就是要強化學生的基本道德教育。數學作為人類智慧和創造的結晶,兼有工具和文化兩種價值,正如龐加萊所言:“任何人要想有教養就要去學數學?!?/p>
一、啟蒙辯證唯物主義思想,形成科學世界觀
在數學的發生發展中無不體現唯物辯證法的核心思想:發展、運動與變化。因此,在各年級數學教學中,要注意不斷滲透各種辯證唯物主義觀點,使學生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逐步形成科學的世界觀。
1.滲透“實踐第一”的觀點。數學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基于生活。通過數學學習,尤其是在數學實踐活動、動手操作活動、推理驗證中,激勵學生參與數學知識的形成過程,并引導學生將已學知識運用于實際生活。如:在簡單幾何教學中,圖形的認識、公式的推導,無一不與“實踐”相聯系。
2.滲透“運動變化”的觀點。在闡明或引導學生參與知識的發生、發展過程中,溝通數學知識之間內在聯系,使他們懂得一切事物都是相互聯系的,都是運動變化的。如:圖形的平移、旋轉、有關圓的教學等。
3.滲透“對立統一”的觀點。在研究數學概念的基本關系中,在對數學某些公式、定律的探求中,使學生認識到加與減、乘與除、等與不等、正與負、正比例與反比例等既有區別又有聯系,它們是相互獨立而又相互依存的邏輯體系。
4.滲透“現象與本質”的觀點。在教學探索規律、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讓學生學會分清主次,抓住問題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初步懂得透過事物的現象看本質。如:“找規律”的一些練習。
5.滲透“矛盾轉化”的觀點。在每一個新知識、新問題的產生、分析、解決過程中,運用舊方法解決新問題,把新知識轉化為學過的知識。
明確小學數學知識中所蘊含的唯物辯證法思想,將之貫穿于教學內容中,如同對待重難點一樣,列入教學目標中,才能真正體現出數學的育人功能。如“四邊形”一章的德育目標我是這樣制定的:通過各種特殊四邊形之間的區別與聯系,使學生了解事物之間是普遍聯系的,又具有個體差異,進行辯證唯物主義觀點教育,培養學生科學的思維方法,提高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崇尚理性精神,培養優良品質
正如M·克萊因所說:“在最廣泛的意義上說,數學是一種精神,一種理性精神?!睌祵W不僅能教給人知識,授人以智慧,而且能使人懂得怎樣做人,培養真誠、正直、堅韌、勇敢的優良品質。
通過挖掘豐富的課程資源,讓學生在現實、有趣且富有挑戰性的學習中萌發求知欲望,感受數學的趣味、實用、神奇和富有挑戰,從而調動他們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培養他們學習數學的興趣。
數學語言的精確性使得數學中的結論不會模棱兩可。數學中不允許有任何弄虛作假的成分,數學讓人不迷信權威、不屈服權貴,堅持原則,忠于真理,堅持誠實守信的態度,使學生充滿自尊、自愛、自信,具有獨立人格。
數學學習需要付出艱辛的勞動,計算中不允許有半點馬虎和輕率。一個符號錯誤,一個小數點的移位可能造成重大后果。這需要學生耐心細致,養成縝密有條理的思維,培養學生實事求是、認真負責、一絲不茍的工作態度。
數學的公式、法則是進行數學推理的依據,在推理過程中必須自覺遵守,有助于學生養成自律的行為習慣,在日常生活中自覺遵守社會公德,自覺遵紀守法。
還可讓學生在數學學習中體驗到成功的快樂,增強他們的自信心;通過豐富多彩的數學活動,培養學生的寬容心態、合作意識和創新精神,為他們全面、和諧地可持續發展奠定基礎。
三、陶冶情操,培養正確審美觀
小學數學蘊含著豐富的美,在于它的統一、順序、和諧、對稱、結構、簡潔等。教學中要結合數學知識進行審美教育,用美的力量去喚起學生對美的感受,使學生在數學的學習中學會欣賞美、升華美、創造美,培養學生的審美情操,提高學生的整體素養。如黃金分割數0.618是現實世界中美的表現;最美的身材是上身占全身比例的0.618;寬與長的比值為0.618的矩形被稱為最完美的圖形;軸對稱圖形體現著對稱美;幾何圖形的簡潔美等等,處處體現了數學美的基本內容:對稱與和諧,簡潔與明快,奇異與突變,雅致與統一。因此,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心理特點,遵循規律,運用美學原理,深入挖掘數學中蘊含的美,讓學生充分感受到數學也是一個五彩繽紛的世界,消除偏見,提高興趣,陶冶思想情操,提高審美能力。
1.教師要善于運用符號、色彩、線條、圖形等因素,通過精煉的數學語言、巧妙的解題方法、整潔的板書設計,展示出數學的外形美和內在美,并不失時機地加以引導,使學生從抽象的符號中看到美的形象,從邏輯推理中領略到美的神韻,從表面的形式中體味到內蘊的那種特有的內在美,從而把學生引入到美的意境中去。
2.充分挖掘數學知識自身的魅力,使學生感受數學的內容美和本質美,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培養學生熱愛數學的積極情感。
3.通過閱讀和介紹數學史,欣賞數學在創造人類文明進程中,給世界留下的一個個美的奇跡,感受知識的力量,啟發學生創造美的愿望。
總之,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滲透德育,這是一項常被人忽略的重要課題,很需要我們進一步去研究和探討。數學教師應面向現實,轉變思想,更新觀念,深入鉆研教材,充分挖掘課程資源中的德育因素,將德育貫穿于數學教與學的全過程,課內滲透,課外拓展,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獲得啟迪,發展思維品質,養成科學作風,形成良好意志品格和行為習慣,從而促進學生個性心理品質的健康發展。
(作者單位:福建省漳州實驗小學古雷分校)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