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小平
學生完成作業,對我們老師來說是一件理所當然的事,這是學生應盡的義務。但在我眼里,對個別學生來說是無奈,并不是“懶”。一個班里,總有優秀的學生,這群人,對于他們來說完成作業,而且是高質量完成,是一件極為容易完成的學習任務。但對經常拖欠老師作業的學生,通常都是一些學困生。每天都有各學科做不完的作業,訂正不完的錯。因為每一科老師都在催促他,要求他補做,就像一頭被強行拖著走的牛,沒有了一份自覺,哪有什么學習的動力與興趣可言呢?如何使學生在完成作業的過程中培養良好的習慣?如何在作業中提高學生的聽、說、讀、寫的能力?如何使作業成為學生的樂趣而不是負擔?……這些問題的解決在于老師如何合理地布置作業。我根據班里的實際情況,試舉例談談關于小學語文分層作業的幾點做法和體會。
一、學生分層
1.后進生控制作業量,確保基礎知識的掌握
這里所說的“控制”,并非是“減少”之意,而是增加基礎知識的作業量,減少有難度知識的作業量。以古詩學習為例,后進生就必須在背誦之前認認真真地把詩句、詩意乃至帶點詞義,詩文中心抄寫一遍,然后讓他們逐項背誦給與自己結對的優等生聽,最后才能默寫觀其效果。如果默寫情況仍不盡人意,就還得回頭重新有針對性地抓住錯誤重點進行第2輪背誦與默寫。相對于優等生而言,其作業的量要多一點或多許多,教師的再批改等工作量也須多付出一至幾倍,但為了后進生能扎扎實實地掌握好基礎性的知識,這些作業是必不可少的,我們老師的耐心付出也是應該和值得的。
2.優等生減少作業量,給予自由發展的時空
優等生對教材知識領會掌握較快,解答相應的基礎性作業游刃有余。因此,教師要適當減少他們做基礎性練習的量,使他們從簡單作業的機械練習中解放出來,擁有足夠的時間自己去做一些融綜合性、靈活性于一體的高智力題。也以古詩學習為例,對于優等生,就不必布置抄寫詩句的書面作業,而是讓他們自己去背誦,直接默寫即可,默寫中如有錯誤,則自己再有針對性地抄寫及重默。事實上,對于區區幾首小詩,優等生總是能在較短的時間內較快地掌握的。對于重點詞義、詩句義、詩文中心的理解,教師也只需提口頭背誦要求即可,無須費時抄寫。我們應該相信這一層次的學生絕對能把基礎知識掌握得扎扎實實。對他們而言,更重要的是在快速掌握基本知識、基礎技能的基礎上,自覺地去練習一些源于基礎,利于智力進一步開發的“難題”,如詩句所展現景象圖的描繪、詩意的詳細描述等。
至于中等生的作業量,則介之于優等生與后進生之間。仍以古詩學習為例,中等生必須抄寫詩句原文,而詩意、帶點詞義及詩文中心這三項,則可以自由選擇,但最終也須以能完全默寫出為標準。若掌握不夠理想,則也須“對癥下藥”,重點糾錯,直至完全掌握為止。
總之,作業量的分層要視生情而定,讓各類學生既能得到充分練習,又能得到自由發展。
二、作業難度分層
小學生語文能力有差異,這是客觀存在的事實。所以,我們應該重視找準每類學生的“最近發展區”,設計難易有別的作業。
1.后進生降低難度,確保完成基礎目標
作業難度適當降低,使之指向于基礎目標,后進生才會對其產生興趣。如學習了《小珊迪》一文,就可以布置“抄寫生字新詞和摘錄描寫小男孩誠信的語句”的作業給后進生做,這些作業難度較小,易找易做,后進生通過完成此項作業,就會感覺自己完成了目標任務,就有了一定的學習積極性。
2.中等生保持難度,努力完成發展目標
這類學生可塑性較大,他們中相當一部分學生,努力一把也許就能跨入優等生行列,但如果放松一些也許就會退入后進生行列。因此,布置作業時,須注意作業應有一定的難度,使他們在確保達成基礎目標的基礎上,努力完成發展目標。也如學習了《小珊迪》一文,就可以布置“抄寫生字新詞和有感情地讀課文,把故事講給大家聽”的作業給中等生做,其中“抄寫生字新詞”的量只須后進生的一半即可。
3.優等生增加難度,努力實現創造目標
這類學生基礎扎實,對知識的領悟能力強,布置作業時就有必要給他們增加難度,促使他們在較高的知識平臺上發展。還如學習了《小珊迪》一文,就可以布置“根據情節,寫寫《我與小男孩比童年》”的作業給優等生做,要求他們學習課文的寫作技巧,提高自己的寫作能力。
總之,作業的設計要依據各類學生的不同學情,難易有度,分別適應各個層次學生學習的需要,讓各類學生練有所得,有所提高。
三、評價分層
采用分類評價學生的作業。對三類學生的作業不按同一標準進行評價。對優等生評價從嚴,對中下等生評價放寬。對優等生的作業,采用分類競爭評價制。課堂作業,我讓優生與優生比作業的速度,比作業的質量,改變那種書寫認真,答案正確就給滿分的做法。通過分類評價優生的作業,在優生中形成了競爭的氛圍,使他們永不滿足。對中等生的作業,在完成基本作業的情況下,超額或挑戰A類學生的作業,做全對加2分,挑戰不成功加0.5分給予鼓勵。對中下生的作業,做對就可以給滿分;超額或挑戰B類學生的作業給予加分鼓勵。作業做錯了,暫時不打分,等他們真正搞懂訂正后,再給他們打分。有時,中下生訂正后還不能全明白,我就針對他們作業中存在的問題,再設計同類題型讓他們補做,練一次,進一步,再練一次,再進一步,不斷給他們加分。這樣,他們通過反復作業,從日益提高的學習成績上,切身體會到成功的滋味。在單元學習評價中,采用統計本單元加分情況來作為單元成績附加分,從而激發起孩子的學習欲望。
教學中采用分層布置作業,是老師尊重學生的體現,老師關注了學生個體差異,為滿足他們不同的學習需要,而創設引導學生主動參與,達到了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的目的,培養他們健康的心態和良好的心理品質,真正給予孩子們一片自由的天空。
(作者單位:青海省西寧市大通縣良教鄉中心學校)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