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美娟
在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中,學生閱讀能力不足導致教學成效低下是普遍存在的難題,廣大語文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應當強化對這一方面的研究,對引發(fā)高年級閱讀教學難的因素進行全面分析,并提出相對應的解決措施,以提升閱讀教學的實際成效,促進學生語文綜合素養(yǎng)的提升。筆者多年從事高年級語文教學,針對閱讀教學方面的困境進行了分析研究,并開展了積極嘗試,本文將做簡要論述。
一、當前高年級閱讀教學主要困境
閱讀教學難是普遍存在的現(xiàn)象,造成這一現(xiàn)狀的原因主要和學生日常文學積累不足以及閱讀分析感悟能力不足等方面有關。
1.學生閱讀積累不足,理解分析能力受限。對于相當比例的高年級學生而言,他們在日常學習與生活中所接觸到的課外文學作品較少,尤其是在許多家長急功近利的思想引導下,學生課余時間被大量的習題所占據(jù),以及各種培訓班所擠占,學生沒有多余的時間可用于日常閱讀活動,在校期間也沒有專門的閱讀教學時間,因此導致學生課外閱讀量明顯不足。缺乏生活的文學底蘊,導致學生在閱讀分析的過程中無法達到厚積薄發(fā)的效果,理解分析能力的培養(yǎng)受到限制。
2.學生分析水平不足,無法深刻感悟教材。許多學生在對文章進行閱讀理解時,沒有能夠從整體上去感悟文章的意境、主題、思想,然后逐層深入地分析文章的寫作特色、結構特點、選材安排,而是按照文章的知識點考核要求,進行文章的大卸八塊分段式研究,將一篇優(yōu)美的文章閱讀理解,變成了機械的知識點記憶,這樣的教學模式無法讓學生用心去感悟教材,真正走進文學作品之中。
3.學生遷移能力不足,未能有效促進寫作。對于許多高年級學生而言,在閱讀學習中沒有能夠強化對范文寫作技巧、寫作特色的分析研究,對于文章中所蘊含的寫作技法,沒有進行深入分析、深刻感悟,并有效遷移為自身的寫作能力,導致閱讀教學與作文教學出現(xiàn)兩張皮現(xiàn)象,這樣的狀況也成為了制約閱讀教學成效提升和打造立體語文教學模式的重要障礙。
4.學生情感領悟不足,深度理解水平有限。許多高年級學生在閱讀分析過程中,往往過于注重基礎知識和相關知識點的分析,而對其中蘊含的思想和情感領悟不夠深刻,一方面沒有能夠抓住重點語句、重點字詞進行深刻領悟,另一方面也與缺乏心靈感悟的情境有關,學生僅僅依靠教師的口頭講解或是字詞描述,無法產生強烈的情感體驗,也是導致閱讀教學成效不高的重要原因。
二、有效突破當前高年級閱讀教學困境的思考
針對當前高年級語文教學所面臨的困境,廣大教師應當深刻分析,對其成因做到全面了解,并制定具有針對指向的教學措施,為學生閱讀能力提升打下良好的基礎,促進高年級語文閱讀教學的深入開展。
1.增加課外閱讀積累,提高學生文學感悟能力。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在大量的閱讀中,學生能夠從中積淀文學的底蘊,汲取作品的精華,這對于提高學生文學作品閱讀的感悟能力,具有積極的奠基意義。筆者在教學活動中對學生提出了明確的閱讀要求,高年級學生每學期課外閱讀量不得少于五十萬字,并指導學生擬定閱讀計劃,將閱讀量均衡地分布到每個月、每個周,既靈活安排,同時有序推進,將閱讀教學活動與課外自主閱讀緊密結合起來。為了保證學生閱讀的質量,筆者向學生重點推進了216本適合青少年閱讀的優(yōu)秀作品,鼓勵學生在條件許可的情況下優(yōu)先閱讀這些文章,同時也要廣泛涉獵適宜青少年閱讀的刊物。通過這樣的閱讀要求,學生能夠充分重視課外閱讀活動,同時提高了閱讀作品的質量與層次,對于增強學生閱讀感悟能力具有較大的幫助。
2.注重課內啟發(fā)引導,提高學生思維探究能力。高年級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要善于啟發(fā)引導學生,拓展思維、開動腦筋,讓自己的思想始終處于活躍狀態(tài),積極和教師開展互動,和同學開展合作,以問題為抓手,深入分析文章內容,感悟文章特色,了解文章結構,從整體上宏觀把握整篇文章的特點,同時也從細節(jié)上分析文章的成功之處。為了實現(xiàn)這樣的目標,筆者要求學生建立多個學習合作小組,在閱讀教學過程中向學生出示一組前后連貫、逐層深入的思考題,讓學生在小組里面開展分析研究。有了這樣的一組思考題作為線索,學生的分析研究學習具有更強的針對性,能夠緊扣閱讀教學的重點、難點、要點進行討論研究,學生的思維探究能力在這樣的模式學習中得到了充分發(fā)揮,也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
3.強化寫作技巧指點,提高學生學以致用能力。提高高年級語文閱讀教學成效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就是要引導學生將閱讀學習中所掌握的技巧技法,遷移到作文寫作之中,實現(xiàn)兩者之間的融會貫通、學以致用。為了實現(xiàn)這樣的目標,筆者在閱讀分析的過程中,引導學生有意識地去感悟文章選題立意的新穎,間架結構的合理,修辭手法的運用等,并要求學生自己嘗試說一說,對這一篇文章進行簡要的分析,尤其是抓住其寫作特色。通過這樣的方式讓學生在閱讀分析理解的過程中,有效提煉掌握文章的寫作技巧,并內化遷移為自己的寫作能力。條件許可的情況下,教師還可以安排同類型文章的仿寫訓練,進一步鞏固學生的習作技巧掌握水平。
4.創(chuàng)設身臨其境的氛圍,提高學生情感共鳴能力。教師在語文閱讀教學中,要想方設法創(chuàng)造身臨其境的氛圍,讓學生的心靈受到震撼,思想得到啟迪,心靈進入到文章中去和作者同呼吸、共脈搏。教師可以播放與教學內容相關的典型場景增強學生的情感體驗,也可以在蘊含情感較為濃厚的章節(jié)教學中,運用背景音樂烘托、配樂詩朗誦等方式,增強學生內心積極的情感體驗,從而讓學生的思想受到教育,情感產生共鳴,提升了閱讀教學的滲透力。
綜上所述,在高年級語文閱讀教學中,廣大教師要正確面對存在的閱讀教學難問題,以針對性措施進行有效化解,促進學生閱讀理解與寫作能力的全面提升。
(作者單位:江蘇省豐縣王溝希望小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