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曉娟
“進行情感滲透,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培養學生的美好情操,健全學生的人格,提高學生的全面素質,是音樂課最核心的目標?!保ā兑魳氛n程目標解讀》) 音樂課堂教學是藝術教育的主渠道。在素質教育的今天,作為音樂教師,更應該用音樂豐富的美感潛移默化地去感染和凈化學生的心靈,用音樂藝術激發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操。在小學音樂課堂中落實素質教育,要以審美教育為核心,一方面培養學生的審美素質,一方面啟發他們的愛國情操,重視音樂教學中的情感滲透,進而去凈化學生的靈魂。那么在音樂教學中如何進行情感滲透教育呢?下面來談談我的看法。
一、建立良好的師生情
和諧的師生關系中教師首先要面向全體學生,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尊重學生的人格,尊重學生對學習方式的選擇,尊重學生的意見和見解,尊重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其次,讓學生寫聽后感,也是師生進行和諧情感交流、建立和諧師生關系、進行情感滲透的有效途徑。例如:在欣賞《二泉映月》后,有學生寫到:“我一定要好好學習音樂,我相信只要我們大家都盡一份綿薄之力,一定能把民族音樂發揚光大?!边€有的學生寫到:“那時我的鼻子酸酸的,那音樂真讓人忍不住流淚,阿炳是多么可憐啊,我真想幫他一把。我們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啊,我以后一定要珍惜這讀書的機會?!辈浑y看出,他們的情感已經得到了升華。
二、創設情境引發情感
心理學家研究表明,兒童的形象直觀思維占主導地位。因此可利用多種教學手段創設特定的場景和情境。把抽象的音樂變成可聞可感、可歌可泣的形象來激發學生的情感。所謂創設情境是指根據音樂作品的風格、情緒和具體內容創設相應的環境氣氛。良好情境的創設,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進入聆聽音樂的心理狀態,充分調動學生的視聽感官,激發他們的想象,鍛煉他們的思維,從而使學生更好地感知和理解音樂作品,激發學習的興趣和熱情。
如在教學《快樂的小熊貓》時,為了達到上述效果,精心繪制了圖片,太陽、小鳥、美麗的大森林和各種動物頭飾,在美妙的音樂伴奏下,以其生動而富有情感的語言音調,吟誦導言,老師的一切語言和情景展示,都隨著音樂的展開而同步進行。此時,學生聆聽優美的音樂,看著栩栩如生的畫面,感受著教師美好生動而又富于情感的表情和語言,他們完全沉浸在審美的情景之中。創設一種愉悅、合作的學習氛圍,使學生在這種積極情感的驅使下,很快產生投入音樂活動、體驗音樂情感的心理需求。于是來自情感、視覺、動覺、想象等一切可感的審美因素,從各種渠道綜合地作用于學生的情感,達到了以情動人、以美育人的最佳境地。
三、用典型藝術形象激發情感
“諸育德為先”,音樂的變化與詞義表達的感情變化有很重要的相似之處。聲音運動的速度、力度、長短、音色上的律動性變化,正好與人感情上的喜、怒、哀、樂等復雜的情感變化相適應。聲音的抑、揚、頓、挫,快、慢、強、弱都能表達感情的喜、怒、哀、樂。音樂作品恰恰是抓住這一規律來塑造藝術形象的,所以音樂善于表現和激發學生的情感。
在音樂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采取不同的方法,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
如:在教學生學唱《學雷鋒》、《摘草莓》等歌曲時,注意向學生進行關心集體、熱愛勞動、懂禮貌等教育。當學生了解旋律會唱歌曲后,便組織學生進行分組討論,內容有:(1)用故事的形式把歌詞的內容講述出來。(2)歌曲表現了什么樣的思想內容,主題是什么?(3)我們應當怎樣做?學生們各抒己見。這樣,學生通過自己的分析、講解,加深了對歌曲主題思想的認識,同時,在不知不覺中接受了熱愛集體、熱愛勞動、關心他人、懂禮貌這些良好的思想品德教育。在演唱時,還引導學生邊唱邊動,用恰當的動作和舞蹈把歌詞的內容表現出來,使學生有了一種形象化的感性認識。這樣就把形象的美與音樂的美,把樂曲的情感與思想上的認識有機的結合起來,使學生既享受到了藝術的美感,又得到了思想上的升華,陶冶了情操。
四、展現真實的意境,使學生感受自然美
小學音樂教材中,有不少歌曲是展現大自然的魅力、歌頌美麗河山的佳作。如:景色優美的《在希望的田野上》,雄偉壯觀的《賽龍舟》,還有《多彩的牽牛花》。對這些歌曲的教學教師要充分利用畫面,把一幅幅美麗的畫卷鋪展,從而將歌曲如詩如畫的意境真實地展現出來,使學生了解大自然的美麗和祖國河山的壯美,激發他們熱愛大自然、熱愛祖國河山的感情。
例如,在教《在希望的田野上》時,抓住歌曲優美、寬廣、抒情的特點,讓學生初聽歌曲后,觀看《在希望的田野上》的視頻,由于學生在視頻中觀賞到了無邊的稻田、河里的鯉魚、伐木工人辛勤的勞動,還有美麗的大草原,所以不必過多地講解,只要教師帶領學生抒情地反復演唱,就不難體會其文之精彩,其情之感人,其境之生動。這樣對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祖國河山的教育就會滲透到位了。
黑格爾說:“音樂是心情的藝術,它直接針對著心情。”在音樂教學中,教師都要時刻牢記音樂是情感的藝術,要全身心的投入每一堂課,將熾熱的愛心浸透到音樂教學的每個環節之中,使小學生在充滿情感的氛圍中學習知識,陶冶情操,提高素質,全面發展。作為一名音樂教師,在教學中不僅要善于學習和運用音樂教學中已揭示的教學規律去指導教學實踐,還要用科學的方法去開展教學藝術的研究,從而達到豐富和發展教學理論,提高教學基本功和教學質量的目的。在音樂課的教學中,只要我們善于鉆研,情感滲透運用得恰到好處,必然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者單位:福建省泉州市永春縣實驗小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