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光義
初中美術課是九年義務教育階段的一門必修課,是對學生進行美育的重要途徑。對于陶冶情操,啟迪智慧,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具有重要作用。通過一段時間的學習,我覺得作為初中美術教師,只有掌握多種教學方法,才能更好地把握各種知識點,培養出美術知識與能力相結合的學生。學生在美術課上不能單純的畫,也不該單純的聽,應該多種教學手段相結合,使學生更好地掌握美術這門造型藝術。下面談談我在教學中的幾點看法: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學生學習時僅有老師一個人說教,學生聽,這樣的課堂最不受學生歡迎。美術課一直深受學生歡迎是因為美術課“輕松”、有趣。作為一線美術教師要為學生創設輕松、和諧的學習環境,讓他們更喜歡上美術課,樂于學習美術知識,接受美的熏陶。如:在上制作裝飾畫一課時,我要求學生利用生活中平常的東西制作裝飾畫,我沒有講述裝飾畫的原理、色彩搭配等,而是將閑暇時從網上收集的一些精美的裝飾畫,展示給學生,那生動的造型、漂亮的色彩給了學生強烈的視覺沖擊,那獨具匠心的創意更是讓他們不由自主地發出贊嘆。受此感染,學生也躍躍欲試,我因勢利導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構思、討論制作的內容,需要的材料,然后分頭行動。一次手工制作熱潮在校園里掀起。通過這節課,我更深刻地認識到一個良好的范例,對學生不僅具有啟發、展示的作用,更是一種學習動力的催化劑。
二、注重形式美感的培養
作為視覺造型藝術的美術,無不依賴形式而存在。學生接觸美術,首先接觸美術的審美形式,亦即構成美術作品的各種藝術語言因素,如線條、色彩、質感、肌理等。面對自然界的各種美好事物,也總是首先接觸諸如山勢的高大雄偉、溪水的彎曲流轉、花卉的艷麗嫵媚等。學生通過對這些形式美的感受,構成了對自然美和藝術美的整體知覺。但這些審美形式不一定一開始就能成為每個學生的感知對象。在沒有經過老師的講解、引導或指導學生寫生之前,它們往往是一種潛在的因素。所以培養學生對形式美的感受能力,就成了審美教育的重要方面。
在中學美術課的最初階段,往往首先引導學生去認識線條的魅力。在中國傳統繪畫中,線條是造型的基礎,各種不同粗細、濃淡、干濕、疏密、輕重及抑揚頓挫、剛柔并蓄、變化莫測的線條,表現了不同造型、不同質感的千變萬化的事物。在這里,線條具有神奇的魅力。美術教師要善于選擇有代表性的優秀傳統作品指導學生去進行欣賞和分析,然后通過白描練習加深理解。在素描和西畫中,線條不僅用來勾畫輪廓,而且是表現對象形體結構和質感的造型因素。在課堂中則通過臨摩優秀素描作品和寫生,來培養學生對這一造型因素的感受和表現能力。
對色彩的感知能力,每個人之間存在著很大的差異。一般人只分辨紅、橙、黃、綠、青、紫、黑、白等簡單的色彩,而畫家和經過繪畫訓練的人就能表現出事物的豐富色彩的色彩變化和色彩與色彩之間的互相關系。在美術課中我們通過講解、觀察、練習,使學生懂得色彩的一般知識和調配方法,培養他們對色彩的觀察分析能力。進而掌握這一造型語言。在圖案課里,則讓學生了解諸如均衡、對比、統一、變化、節奏、韻律等形式法則,并通過圖案組織規律的訓練,系統地了解和初步掌握造型藝術的形式美規律。
三、改變方法,提高創造能力
過去有些人受傳統教育思想的影響,教書非?!罢J真”,把課堂教學當成只傳授知識的場所,沒有做到教書育人、培養才干、開發智力。而是教法簡單化,教師講,學生聽,墨守常規,老一套,不變樣,致使學生思想僵化不開竅,以至學生失去興趣,這樣就限制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創造能力的發展。所以,課堂教學方法必須改革。美術教育,形象生動,鮮明直觀,在對學生進行美育,促進智力發展和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等方面,有它特有的優勢。然而如何發揮、擴大它的優勢作用,關鍵在于任課教師能否大膽改革教學方法,勇于創新,根據學生興趣特點與認知的規律,努力為學生創造一個輕松愉快,有趣味的學習環境和氣氛,消除學生心中的學習壓力,使學生感到學習沒有負擔,是一種享受,一種娛樂。比如在初一人物頭像的課程中,就可以用古老的“貼鼻子”游戲教學,再貼眼睛、貼眉毛等,使他們輕松愉快的在游戲中了解人物的五官位置關系,掌握五官的“三庭五眼”的比例關系。
四、善于利用評價,給予成功體驗
由于學生個性的差異,在知識的理解與表現中會參差不齊,為了挖掘每一個學生潛在的能力,應該因材施教,教師需要靈活的找出每個學生的閃光點。在輔導學生過程中,不能用成人的眼光看待學生的美術作品,不能用“干凈整齊”、“像不像”來作為衡量的標準,那樣學生就會失去學習美術的興趣,失去創造中的自由意識,而我們的后代也將是克隆的后代。如著名的沃爾特·迪斯尼小時的經歷就值得我們借鑒。他上小學時,曾把花朵畫成人臉,葉子畫成手,這神奇的幻想非但沒有得到稱贊,得到的反而是老師的一頓毒打,這樣扼殺學生的創新思維是非常不可取的。作為教師,我們千萬不要吝嗇說一句表揚的話,如:“你畫的畫兒真棒!”“你這個地方畫得好極了?!薄澳愕纳收嫫?!”或伸伸大拇指,“你比老師畫得還好!”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多些鼓勵、多些表揚,會給學生以成功的機會和希望,這對學生的一生都會帶來不可估量的影響。
總之,初中美術教學方法涉及到教和學兩個方面,教師既要講究教的方法,也要教導學生怎樣去學的方法。在整個教學活動中,教師應該起到引導者的作用,因為教的方法直接影響到學的方法,采用藝術的、科學的、綜合的教學方法,才能幫助學生找到適合自身發展的學習方法,使得學生在藝術學習中感受到樂趣,體驗到藝術的奧秘;根據他們的能力水平在藝術活動中大膽、自由地以自己的方式表達他們對周圍世界與生活中美好事物的感受,體驗自由表達與創造的樂趣,從而實現藝術教育促進學生形成健全人格的美育功能。
(作者單位:福建省泉州市永春縣達埔中學)
【摘 要】一直以來,美術課程作為一門“副科”,一門不參與大小考試的學科,都沒有受到教師和學生的重視。在一些學校,美術課的時間常常被其他課霸占,把原本就很少的美術課時間硬是壓榨到幾乎沒有。然而,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以及對素質教育的推廣和實施,在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創新能力方面,美術教育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美術課正一步步走出來,越來越受到重視,而作為美術教師,更是要用正確的美術教育思想來為學生建立正確的審美觀,提升學生的審美情趣,快樂地學習和生活。endprint
【關鍵詞】初中美術;課堂教學;美術思想;美術觀念
新課改實施以來,美術教育慢慢擺脫了一直以來的尷尬局面,越來越受到學校教師、學生和家長等各方面的重視。在以前,大家都認為美術課程是無關緊要的,上課或者不上課也沒有很大的關系,對學生的升學也沒有影響。然而,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初中美術的教學也越來越凸現出它的重要性,美術教學已成為初中教學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是促進學生們的個性發展,提高學生們的素質,和美術修養的重要方式。因此,初中美術的課改和教學也成為了老師們一個新的機遇和挑戰。面對這個挑戰的關鍵,就是教師們必須要有正確的美術教育思想,在正確的美術教育思想指導下,才能更好的教學。
一、正確定位美術教師的角色
要實現素質教育,全面地發展學生,德、智、體、美、勞都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學校所開設的所有的課程都是實現素質教育所必須的。相對于其它科目而言,美術課程確實有它自身的特點。大部分的課程都是要通過考試或其他的一些評價方式來檢測,所學習的知識也是相當的具體的。而美術課程不一樣,它所體現的具體性的知識是比較少的,它注重的是一種過程,一種提高修養的過程。美術課程帶給學生的審美觀會影響學生的一生,因此,對于美術課不重要的這種認識,是相當錯誤的。雖然美術課程不需要考試,也不需要把分數記入大小的一些測評中。但我們必須要用一種正確的心態來對待美術課程,讓美術課程與其他的課程有平等的地位。作為美術教師認真上好每一堂美術課,才是一個負責任的教師。另外在美術課堂中,教師不再是傳統的高高在上的角色,教師作為一個引導者,更加要注重與學生共同學習,共同探討,成為學生的朋友。這樣的方式才能更好的讓學生體驗美術,體驗課堂,美化學生心靈。
二、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美術來源于生活,生活是多姿多彩,千變萬化的。美術,同樣是多姿多彩的,要讓學生充分地走到美術的世界中,就要讓學生體驗著多姿多彩的生活。從生活中點燃對美術的興趣。作為教師更是要引導學生熱愛生活,注意觀察生活中的每一件事物,捕捉到生活中的每一個美麗的畫面。美術課堂不一定是在教室中進行,教師可以根據實際的教學內容和教學安排,盡量讓學生走出課堂,融入大自然和生活中。要提高學生對美術課程的興趣,教師還要積極主動的去了解學生的興趣和愛好,對學生越了解,就越容易引導和啟發學生的思維,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在這種情況下,學生才能更加自主積極的去學習、欣賞和體驗,在發現問題后解決問題。教師更是要充分的抓住學生對美術課程的興趣,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時間和資源來不斷提高美術教學的質量。
三、多元教學的必要性
美術課程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與其他領域上的其他科目都有著非常密切的聯系。因此教師在美術教學中要更加注重學科之間的聯系,淡化學科本位意識,讓學生的能力得到充分的發揮。對其他領域的了解和認識,能夠拓寬學生的視野,增長學生的見識。讓學生能夠更加全面,多角度地理解美術。同時還能因為與其他學科知識的聯系和碰撞,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注重美術與其他學科和各領域知識之間的聯系。還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防止單一學科為學生帶來的枯燥和沉悶感。比如我們可以在美術課程中加入一些歷史或者是音樂,語文學科的相關知識。把美術和某個歷史人物結合起來,把一幅畫與某個歷史故事結合起來,把一幅美術作品與音樂結合起來。還可以與詩、詞、句、篇結合到一起。每一種方式都賦予了美術課程更多的活力。讓學生在各種豐富的體驗中學會欣賞美術,提高自身的審美意識和審美情趣,用正確的審美觀來指導生活。
四、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
應試教育下的學生都缺乏創新的能力。在現實的教學中,學生確實也很缺乏這一方面的能力。而素質教育背景下,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而美術是大膽的,具有創新性的,是需要充分發揮想象力的。而在現實的教學中,由于對美術的不重視,教學中缺乏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美術教學不僅要讓學生懂得欣賞美,還要讓學生學會創造美,培養學生對美的敏感。懂得欣賞美不一定就會創造美,學會創造才是最難的,也是素質教育中最重要的一方面。因此,在美術教學中,教師要激發和喚醒每一個學生潛在的想象力和創造力,讓學生在美術學習中產生對美的追求和創造欲,鼓勵學生發揮想象力并積極地實踐。對于想象和創造,可能初中的學生在這方面還稍有不足,但能力的培養是一個過程,只要教師和學生共同努力,持之以恒,我相信,一定能培養出具有想象力和創造力的人才。
課程改革是一個機遇,為美術教學鋪平了道路,剩下的就需要教師和學生的共同努力。要充分發揮初中美術教學的作用,教師就要正確地認識美術,用正確的美術教育思想去指導教學實踐,同時,又要在實踐中不斷豐富自身的教學理念,提高美術教學的效果,增強學生的美術素質,讓學生感受到生活的美。
【參考文獻】
[1]周樹魁.初中美術課堂教學的幾點看法.讀寫算:教育導刊,2013年19期
[2]孫平.讓初中美術教學回歸生活.中學教學參考,2013年21期
[3]何開秀.初中美術課學習興趣的培養.都市家教:下半月,2013年5期
(作者單位:江蘇省鹽城市大縱湖初級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