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 笛 (廣西藝術學院 廣西南寧 530022)
音樂教育是農村學校教育的薄弱環節,落后的教學設施、緊缺的教學人才等都制約著我國農村小學音樂教育的發展。隨著交互白板的出現并逐步運用到農村學校的教學中,農村的音樂課堂變得更加精彩。本文以湖北省漢川市華嚴農場小學交互白板教學為案例,具體探討交互白板教學對農村小學音樂教育發展的推動作用。
湖北省漢川市華嚴農場小學全校學生900人,在職教師38人,其中只有1位專職音樂教師,2位兼職音樂教師,師資力量薄弱遠遠不能滿足音樂教學上的需求。此外,華嚴小學傳統的音樂教育狀況及問題還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教學設備短缺。“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良好的教學設備能使課堂教學更加順利。華嚴小學財政資金有限,為了節省開支便將大部分資金用到語數外等主科的設備購買上,音體美等副科就只能“靠邊站”。學校沒有鋼琴、豎笛、等基本教學設備。能提供的教具只有一臺破舊的電子琴和沒有磁帶的錄音機。學校分發給教師音樂教參,里面附有一張教學CD,同樣因沒有相應的播放設備,這些材料不能物盡其用。
2.教學方式單一。“口傳心授”是古代師傅用口頭講述的方式,將知識傳授給徒弟,多用于藝人之間的技藝傳播,隨著記譜法的不斷完善和印刷術的日益進步,“口傳心授”的教學形式不會出現在現今的音樂課堂上,但是在農村音樂教學中仍然以“口傳心授”為主。教師會因個人的喜好或嗓音條件教唱歌曲,例如《讀書郎》一課是宋楊先生在抗戰時期所改編的經典兒歌,旋律歡快活潑。但是一位教師在教唱《讀書郎》的時候帶入一些戲曲唱腔,甚至還將每句歌詞的結尾加入拖腔,這就讓歌曲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3.教師專業素質不高。教師的專業素質直接影響到教學過程和內容的好壞。華嚴小學僅有的一位專職音樂教師能按照課程進行正常教學,但是其他兩位兼職音樂教師由于不能準確識譜,便脫離教材教唱一些自己喜歡的歌曲。筆者曾聽到一個班在上課時傳來歌聲:“對面的女孩看過來,看過來,看過來……”,對此現象感到很奇怪。后來了解到在農村學校能夠教唱歌曲實屬不易,至于教唱的歌曲是否合適,教師們也無暇顧及了。
4.音樂教材與實際教學相脫離。“音樂教學應該按照音樂教材的內容進行教學,避免出現離開教材‘任意’進行音樂教學的情況。當然,更不能允許將內容不健康或不適合學生學習的歌曲、樂曲當作音樂教材進行教學。”1但是在農村音樂教學過程中,音樂教材與實際教學相脫離的現象普遍存在,由于缺乏正規的音樂訓練,學生難以掌握二聲部歌曲。比如童聲合唱《向未來出發》,雖然兩聲部分開演唱很順利,但是只要融合在一起,兩個聲部就消彼長,跑調現象嚴重。教學時間有限,教師只能將合唱歌曲做單聲部處理。
2013年3月漢川市華嚴農場小學在市教育局的支持下在每個班安裝了交互式白板,筆者通過親身教學體會到交互白板的教學功能給音樂課堂帶來更多的方便與優勢。交互白板教學的特點是智能化,有效的促進學生耳、眼、身體、腦之間迅速交流,提高學生注意力,最終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農村的音樂教育沒有健全的教學設備和強大的師資力量。與城市音樂教育相比,這些特殊的問題使交互白板教學在農村音樂教育中所發揮的作用尤為明顯:
第一,聲像結合。音樂是有聲的藝術,通過聆聽可以讓學生直觀的感受到音樂。若是將圖片加入到聆聽的過程中,便能讓學生在感受音樂的同時記住和理解音樂,并且對音樂知識產生深刻的印象。比如聽賞課《彼得與狼》,聽賞內容是普羅科菲耶夫創作的交響童話,教學目標是讓學生認識交響樂器并熟悉其音色。教學過程請學生將聽到不同樂器的音色與故事中各具特色的人物聯系起來。通過交互白板教學,將聲音和圖片一并展示給學生,讓農村學生在有趣的故事中認識交響樂器,并知道這些樂器是用怎樣的正確姿勢來演奏。
第二,視頻導入。交互白板的視頻展示功能,讓學生身臨其境的感受音樂。這正是很少出門的農村孩子所需要的,足不出戶便可以欣賞到各地風景,更重要的是可以學習到各族的音樂文化。《什么結子高又高》是歌劇《劉三姐》的選段,講述的是劉三姐用歌曲智斗財主莫老爺的經典片段。教學導入是播放劉三姐對歌的視頻,其中莫老爺等人一連串的滑稽動作會引來學生的陣陣笑聲,然后以提問的方式讓學生了解對歌形式,并教唱本歌曲,最后以欣賞廣西優美的山水圖畫作為結束環節。視頻的導入能讓學生在輕松快樂的氣氛中了解到對歌形式,以及廣西獨特的音樂魅力。
第三,白板交互。交互性是交互白板在課堂教學應用的核心,是人們期望引發課堂教學變革的關注點,交互白板的交互特點可以分為三種類型:技術性交互;物理性交互;概念性交互。2這三種類型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教師的教學行為和學生的學習行為。它們之間是相互聯系和相互作用的,缺少任何一項都不能組成音樂,這讓音樂基礎知識薄弱的農村學生可以在短時間內掌握音樂的相關概念。
農村音樂教育發展緩慢的表現是多方面的,既有學生的學習方面,又有教師的教學方面,交互白板在農村音樂教育中的運用有利于學生學習和教師教學的提高。
第一,彌補教學設備的不足,激發學習興趣。興趣是打開音樂之門的鑰匙,這把鑰匙能否成功的開啟音樂之門,就要看是否有合適的教學方法與過程,交互白板教學正是那把為農村孩子打開音樂之門的鑰匙。在沒有音樂教室、鋼琴、CD機的情況下,也可以將美麗的圖片、優美的音樂、有趣的動畫帶給學生,讓學生從視覺、聽覺、運動感覺等方面來體會音樂,享受音樂所帶來的樂趣,更能激發學生不斷學習音樂的興趣。
第二,再現音樂情境,豐富學生感情。《樂記》中記載:“凡音者,生人心者也,情動于中,故形于聲。聲成文,謂之音。”交互白板的運用將最大化的豐富學生的音樂感情。比如《可愛的家》一課,教學總結內容可以設計成播放汶川大地震的災后圖片,并配上《再見,警察》的憂傷音樂,學生聽到和看到此內容,表情都很憂傷。農村的孩子多半是留守兒童,他們需要的是父母的關心和愛護,此曲在學生的心中產生了強烈的共鳴,他們更能體會到家的重要,珍惜自己的親人。最后在教學結束時讓學生再演唱一遍《可愛的家》,此時的學生會用更豐富的感情來表達歌曲。
第三,整合教學技術,教師因材施教。標準班的課堂人數是30-40人,但是農村小學因為教室有限,每個班要容納70-80人,所以教師很難顧及到每一位學生。這讓音樂條件較好的學生得不到提高,音樂條件一般的學生得不到進步,最終達不到音樂課程的預期效果。學生有男女性別的差異、嗓音條件的差異,教師就要實施不同的教學方式與方法。比如有的學生聲音洪亮清脆,有的學生聲音微小低沉。教師可利用交互白板強大的教學軟件功能,巧妙構思和精心設計教學活動,運用網絡先進的音樂教學軟件來調節音調的高低和音響的大小,能讓學生輕松演唱歌曲。
第四,電子備課與教學過程結合,提高教學效率。交互白板教學是教師提前準備好音樂、譜例和圖片進行教學,這就節省了教師用錄音機倒帶的時間和在黑板上抄譜的時間。音樂可以即點即放,在可視的情況下,操作方便快捷。譜例也可以分段出現,突出樂曲的重點和難點。同時,交互白板教學不是常見的課件展示講解教學過程。在課堂的教學中多數教學設計是由教師根據教學目標進行備課預設的,而實際教學過程卻是學生和老師在不斷修改課堂預設內容。不僅是在各年級之間,在同年級的各班中都要做出不同的課堂預設內容,從而產生了比常規教學更多的生成性資源。3
第五,資源共享,促進教學相長。交互白板是智能化的教學設備,“包括各種教學的跨學科數據和常用的背景庫、圖庫、鏈接庫等,內容非常豐富,涉及領域非常廣,其內容可任意添加或刪除、導出或導入。”4其系統中內置完整的音樂教學設計,非專業音樂教師可以利用內置的教學設計,提前熟悉每一節課,這樣有利于農村教師音樂素質的提高。在教學的時候,可利用大量的音樂、圖片和視頻來豐富音樂課堂。
交互白板教學克服了農村音樂教育中的各種惡劣條件,解決了農村音樂教育中出現的各種問題,發揮其在農村音樂教育中的最大作用。從而使農村小學的音樂課堂充滿著生機和活力,真正促進了農村小學音樂教育的發展。
注釋:
1.曹理.何工.《音樂學科教育學》,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00年12月.第103頁.
2.楊建.《交互式電子白板在中小學課堂教學應用的研究述評》[J].《北京教育學院學報》,2012年2月.
3.張豪鋒.李瑞萍.李名.《基于交互白板構建協同可視化學習環境》.《中國電氣化教育》.2010年3月.81—83.
4.張祖芹.《簡析交互白板》.《現代顯示》.2008年7月.4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