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以農
(常熟市環境保護局,江蘇常熟,215500)
時間過得真快,不知不覺已在檔案工作這個崗位上工作了20多年,在逝去的匆匆歲月里,我終想尋找著自己往日的影像,回顧一段平凡、平淡的真實。
我于1983年底進入常熟市環境保護辦公室,當時只有十幾個人,我是出納兼打字員。1990年環境保護局成立綜合檔案室,我被安排負責文書檔案工作。當時的環境保護局,人員調動頻繁、文件資料分散、文件材料難找,面對新的工作,我不知從何著手。在領導、同事和市檔案局業務科工作人員的幫助、指導下,我參加了市檔案局舉辦的檔案專業知識培訓,制定了適合當時環境的檔案工作管理制度;在平時的工作中我認真做好文件資料收發、積累工作,通過多種渠道的收集、整理、分類,從成百上千件的文件資料中鑒別保管價值,形成了最初幾年的文書檔案。1991年底綜合檔案室進行了達標定級,1996年被省檔案局、省環保局評為環保條線“二級先進”單位。當我看到通過自己的努力使檔案建設工作步入軌道,規范有序的檔案為大家提供服務的時候,心里感到無比的欣慰。

在工作取得進展的同時,我也感到作為環保檔案管理員自身綜合能力及業務知識的不足。1997年10月我拋下年幼的女兒,拖著剛動完膽囊切除手術的身體,到揚州大學以半脫產的方式系統地學習“文秘與檔案”專業知識。通過幾年來的專業理論知識學習和工作實踐,我越來越認識到環境保護檔案工作的重要性。特別是從2001年起,在創建國家環保模范城市、全國生態示范區、全國生態市及環保系統創建文明行業工作中,檔案室積極、準確、及時地提供了大量檔案資料和原始數據,真實地反映了我市在環境監測、環境監察、污染防治、生態保護方面工作情況和我市環境保護工作的發展歷史,真正讓檔案在環境保護管理工作中發揮了重要依據的作用。
從參加工作至今近30年,從當初打字員到如今的“檔案人”,在檔案管理工作中從當初接手時的每年幾十卷到現在每年的幾千件,每當看到整理好的檔案被急切查閱資料者滿意利用時,我的內心更是享受著堅守這份工作的樂趣和成就感。
剛開始從事檔案工作時,我主要側重于對檔案的收集、整理,隨著工作的不斷深入,我深刻地認識到做好檔案資料的加工、存儲、利用的作用,但是要做好這項工作并不簡單,要把管理的理念滲透到日常工作中,探索更加合理、規范的科學方法,使檔案工作更加有序、有效、完整、系統,便于快捷地檢索、利用。
在實際工作中我不斷摸索,把檔案工作延伸到科室和部門。一是針對業務部門文件資料不斷增多的情況,我把檔案盒送到有關科室,讓兼職檔案員在日常工作中把收集齊全的文件資料隨時放入檔案盒內,這樣就杜絕了重要資料用后隨手放,需要歸檔時找不到的現象。二是分清責任,根據文件材料歸檔范圍,讓兼職檔案員把本部門產生的文件材料收集齊全、初步審核、整理完畢后年底統一移交局檔案室。三是機動處理,針對個別部門文件資料較多或專業性、保密性特點,根據情況采取每季或驗收完畢后及時移交局檔案室;而局機關所有的文件材料由我負責收集整理,所以通過以科室為單位集中收集齊全后移交檔案室歸檔整理,保證了檔案工作規范、有序,文件資料齊全和完整。
這些年來在兼職檔案員的共同努力下,結合工作特點和環保業務要求,通過對利用相對頻繁的檔案資料制作專題文件目錄,不斷編制適應環保特色的一些匯編資料,如《環境保護行政執法責任制匯編》《重點生態工程項目匯編》《常熟市環境質量狀況匯編》《創建生態市資料匯編》《環境保護調研文章匯編》。而我在工作中通過檔案資料整理,編制了《全宗指南》《大事記》《組織沿革》《基礎數字匯編》《技術人員職稱資格匯編》《先進榮譽匯編》《干部、職工調進、調出、離退休匯編》等10多種檔案資料,為積累資料、開發利用、快捷服務夯實了基礎。近年來,檔案室先后為400多人次提供了800多卷(件)次的服務工作,有效地發揮了檔案的利用效益,多次獲得市檔案局信息資源開發利用獎,使全局檔案工作進入科學化軌道。
計算機在檔案工作中的應用日益成熟,對檔案人員的要求也越來越高,需要檔案人員不僅要熟練操作計算機,更要懂得規范準確地使用檔案軟件。因此,我通過不斷學習逐步掌握了電子政務、檔案信息化管理等操作技能。2000年,我局購置了檔案軟件進行計算機著錄案卷目錄及卷內文件目錄;2004年,進行了軟件升級,對所有的文件收發及庫房內各類檔案目錄都著錄入計算機,開始實行了計算機管理檔案,方便了檔案的查詢,增強了檔案管理的標準化、規范化;2007年我局開展了檔案室數字化建設,建成了室藏檔案永久、長期檔案數字化掃描,并建立全文數據庫目錄,實現了計算機全文檢索,獲得了數字檔案合格單位稱號;2009年我局逐步實現數字化環保,對所有的文件、資料通過打印、掃描、登記后全部進入局電子公文系統,通過網絡進行權限范圍內的公文登記、傳閱、批辦、承辦、檢索和查閱,起到了查找方便、快速閱覽全文的作用,大大提高了機關工作效率。
近年來環境保護形勢越來越嚴峻,環境問題也成為輿論關注的焦點,環境保護監管、監察、監測、監控、考核、檢查、驗收等方面的文件資料也越來越多,會議、通知多,時效性文件更多,通過電子公文管理系統,充分利用計算機查找文件資料更是起到了快速閱覽全文、正確界定資料價值的作用。在2009年編纂《常熟通志·環保編》時,通過文檔管理系統查閱和搜集了2000余件編志資料目錄,在收集資料期間,檔案室通過計算機查找、快速打印,共為編輯小組提供了原始資料3000余件,建立資料卡1652張,涉及文字90萬字,有效保障了編纂工作的順利推進,充分顯現了檔案資源的價值,同時檔案工作也在服務環保大局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發揮了獨特的作用。
20多年的檔案工作,我深深地體會到,要在這個崗位上做出成績首先要熱愛檔案工作,默默奉獻、靜靜發光;其次在做好檔案工作的同時,還要結合本單位檔案工作的特殊性,有針對性地制訂出一些工作方法和操作方案,科學地管理檔案;三是不斷提高專業素質,利用現代化管理手段,推動本單位檔案工作與時俱進。
幾十年來領導換了一任又一任,領導的支持關心也使我在文書檔案工作上不斷地學習、完善和提高。2001年我局被省檔案局、省環保廳評定為省環保檔案一級先進單位和蘇州市機關一級先進檔案室,2005年達到江蘇省一級檔案工作標準,2006年我本人被省檔案局評為檔案工作突出貢獻人員,2010年檔案工作達到了江蘇省三星級標準,電子政務、機要、檔案工作連年被評為市級先進。我知道,所有這些成績的取得都與領導、同事的支持、互相配合、齊心協力分不開,我心中充滿謝意。我為自己幾十年的默默堅守,能點亮平凡的人生而自豪,我已深深地愛上檔案這項工作,無怨無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