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珉
摘 要 網絡的高速發展對于剛剛步入大學的學子們,既帶來了全新的生活方式,也影響著他們的價值觀、行為觀。筆者針對現階段高校內大學生的網絡安全現狀,從信息識別能力、安全意識、自控能力三個方面加以分析。
關鍵詞 大學生;網絡安全
中圖分類號:TP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7597(2014)02-0172-02
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加快了網絡的全民普及。目前網民的數量已相當于全國總人數的過關。網絡安全成為制約我國互聯網產業發展的要素之一。在使用手機和網絡的同時,遇到過釣魚網站或被電腦病毒攻擊的網民也占全部網民的一半以上。并且曾經自己的ID或密碼被盜的網民累計也占到全部網民的1/3,并呈逐年上升的趨勢。
隨著新學期的來臨,剛剛入校的大學生又成為了網絡環境下的新寵。現在的大學生們大多物質生活富裕、抗壓能力減弱和實際交往能力不強。在網絡使用方面,他們都具有一定的網絡操作技能技能,在現實生活中缺乏人生經驗,又沒有步入社會,缺乏網絡安全意識,對維護網絡安全的法律法規知道的少之又少,網絡安全防范意識相當淡薄,在網絡的使用過程中出現了許多問題。
1 網絡信息識別能力有限
考入大學之前的學生們,他們的信息來源主要來自家長、電視、廣播等方面,這些信息都是被層層過濾的。而進入大學校門后,他們擺脫了家長的束縛,成為了所謂的“自由人”。任何信息的采集都要經過自己的思考和認同,然而網絡上的信息五花八門,其中不乏一些會導致大學生價值取向偏差的信息,而此時大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都沒有完全成熟,對事實的鑒別能力還不強,容易受到網絡上不良信息的蒙蔽,給他們以后的生活和學習產生不利的影響。
開放的網絡環境帶來了信息的解放和思維的開放,也帶來了西方多元化的文化、道德和價值。這與傳統的價值觀念產生了極大的反差。價值觀正在形成的大學時期,如果大學生們沒有堅定的信念和強大的辨識能力,很容易受到網絡上錯誤思潮的引導,導致愛國主義和民族觀念淡薄,極大削弱大學生的價值判斷能力。
2 網絡安全意識有待加強
2.1 個人隱私保護意識不強
目前網絡上盛行的社交網站,填補了大學生們枯燥無味的學生生活,在電腦和手機上就可以結識很多朋友,為他們提供了一個與陌生人交友的互動平臺。交友網站在大學生的生活和學習中充當了很重要的角色。但是這些交友網站都必須讓登錄者提供真實的姓名、電話等個人信息,然而這些內容正好為商家所利用,通過郵件、短信等形式發布各類廣告、干擾學生們的正常學習。
2.2 電腦防護意識不強
大部分學生只會用電腦,而不會保護電腦,電腦主機內的防護措施不全面。由于電腦系統本身硬件和軟件的漏洞和一部分同學們不良的上網習慣,成為電腦黑客們的攻擊對象。而殺毒軟件正是針對這一弊端而產生。殺毒軟件能夠幫助電腦實現安全掃描、廣告攔截、病毒識別等功能,防止病毒攻擊。所以養成良好的上網習慣是保護電腦的重要途徑。
2.3 網絡購物時維權意識不強
大學生的消費理念因為有了電子商務而變得方便快捷。網絡購物的選擇面非常廣,點點鼠標就可以選擇不同的店面,打一個電話,快遞公司就上門取貨,并且坐在宿舍就可以收到心儀的物品。但是方便的背后還是有許多陷阱的,網絡購物存在諸多的不和諧、不誠信的現象。
2.3.1 商品的質量
網上購物的過程中,消費者接觸不到真實的商品,如果想了解商品,只能通過網站上的商品描述、圖片和買者對商品的評價等來判斷商品的質量好壞。而一些不法商家利用網絡的虛擬性,通過好友的虛擬買賣來增加商品的評價,盜取正品網站的圖片來欺騙消費者。而我們這些大學生們由于涉世未深,安全意識不強、購物經驗也不豐富,常常成為網上購物的受害者。
2.3.2 交易安全
網上購物的交易過程完全在開放的網絡環境中進行,銀行卡、密碼都是網絡黑客們攻擊的對象。犯罪分子會用假鏈接、假網頁,顯示交易不成功,讓買方多次匯款,造成經濟損失。在網購時一定要使用網站的第三方安全支付工具,通過官方支付平臺的正常交易流程進行交易,比較安全的支付方式,而不要采取銀行直接匯款的方式,以保證自己的合法利益不愛侵害。
2.3.3 物流配送問題
網絡購物只有經過物流配送才能到達消費者手中,而現在的物流方式主要以各類快遞公司為主。這些物流公司缺乏行業監管,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使物流的商品出現損毀、丟失和配送不及時等相關問題。
3 網絡自控能力有待提升
3.1 沉迷于虛擬交友
高考結束后的學生們,充滿了對自由的渴望,這個時期正是他們社交圈的形成,然而虛擬的網絡平臺使他們沉迷于另一個世界,喪失了在現實生活中的社交能力,并且更有甚者出現社會障礙。在他們虛幻的世界里,沒有現實的束縛,沒有人與人面對面的拘束,是他們夢寐以求的自由世界。大多數學生們的課余時間都是在電腦和手機旁度過的,錯過了擁抱大自然、擁抱朋友的機會。這種逃避現實的行為會導致與他人交流的障礙,社會適應困難等情況,進而形成惡性循環,越是依賴網絡,越是難適應社會。
3.2 沉溺于網絡游戲
大學生的網絡行為其中大多數都是以網絡游戲為主。網絡游戲種類繁多,并且很多網絡游戲都需要團隊合作完成。而大學的集體生活正好適應這種需要。惟妙惟肖的游戲場景和豐富多彩的游戲界面,對于在校大學生相對寬松的校園生活具有極大的誘惑和吸引。并且這種游戲大多會設置許多關卡,讓人越玩越想玩,最后一發不可收拾,對學業將是致命的影響!
綜上所述,在網絡高速發展的今天,它已經成為大學生每天必不可少的“伴侶”。針對在校大學生的網絡現狀,高校要加強對大學生的網絡安全教育,加大網絡安全的宣傳力度,提高學生們應對網絡危險的反應能力,增強同學們明辨是非的處事能力,高校工作者要把這一責任貫徹始終,為大學生們掃除前進路上的荊棘,為高校的網絡安全教育出一份力!
參考文獻
[1]王武寧.大學生安全教育的內容與途徑[J].湖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1(10).
[2]李志敏.大學生安全教育的研究與實踐[J].科技信息,2011(9).
[3]王永福.走出學校安全教育管理的誤區[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1(9).
[4]關小全.大學生網絡安全教育調查研究[J].計算機與網絡,2010(7).
[5]韋喬元.有效加強高校大學生的安全教育[J].教育與職業,2010(2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