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

媒體文字的報紙是在文字編輯的過程中不斷地進行協同的,記者寫的文章由編輯來修改,然后由責任編輯去承擔和發布,再由中簽編輯簽樣,這一系列的協同就是在稿紙上完成的,后來就是在計算機上完成。一個記者或者編輯,一天工作能寫一萬字一定是很優秀的,但如果要求一個記者寫十萬字,并配十萬個圖片,人們就無法在短期內進行高效協同,那么,新媒體下,什么才能完成這樣的協同呢?
在中國新聞技術工作者聯合會第六次會員代表大會、2014年學術年會上,姜進章教授今年的演講繼續上一年的感應媒體的研究,給出了眾多顛覆性的看法。有人認為,互聯網金融要關在金融行業里面做,這在姜進章教授看來是十分狹隘的。當媒體融合以后,媒體一定會介入金融。人與人的互動是非常狹窄的,中國的做物聯網發展很是緩慢,因為物物本身是不可以聯動的,到底,什么的互動才是寬廣的?什么才能聯動?
媒體融合經過十多年的嘗試,現已成為新聞傳播業發展的趨勢,然而,對于媒體融合的理論和實踐在中國都沒有成熟的經驗和理論,有待更多的創新認識。
對于媒體融合,目前全球媒體界有著狹義和廣義的解釋,狹義的是指媒體業界內部不同形態之間的媒體進行組合,并以此組建超大型的傳媒集團,比如默多克的傳媒帝國;廣義的是指媒體與其他產業或市場商業要素的融合,包括媒體業、金融業、制造業、商業、醫療保健業、房地產業等產業的融合,也可以包括資本、人力資源、自然資源、社交資源等要素的融合。
在分析了美國哥倫比亞、密蘇里兩大新聞傳播學院陷入招生和就業困境后,姜進章教授開場就提出,在媒體融合和媒體創新與轉型的時代,中國的媒體長期以來都是在應對現實,而不是應對趨勢。如果一個產業在不斷地應對現實的時候,一定是手忙腳亂并且不可能超越這個時代,因此在任何新時代到來的時候,都是落后而創新艱難。所以,中國要應對趨勢,早在10年前上海交通大學媒體與設計學院放棄傳統的采用文學和新聞學科研究新聞傳播,而采用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研究方式進行新聞傳播學的研究,適應了全球新聞傳播學研究趨勢,10年后,其傳播學科近兩年連續進入全球top50—100。
那么媒體融合的趨勢到底是什么呢?
媒體到底發生了什么樣的巨大變化?姜進章教授以會議主題為切入點,分析“新技術助力媒體改革”是技術界的人一種非常謙卑的說法。如今,技術不再作為媒體中的助力,所以這是顛覆所有從事技術的人員思維的一個最大的改變。因為技術成為媒體的主體,成為媒體內容的主體,技術不再助力別人,而是與別人融合在一起在新的時代狂奔。
技術人員不再站在旁邊,站在底下,或者站在外面去給別人助力。媒體未來能否存活,首先取決于有沒有融合內容與技術,成為媒體的產品。所以第一個趨勢是,媒體技術和內容的完全融合,才能夠把媒體推向一個新的發展階段。
那么,為什么要講媒體融合呢?媒體融合在全球都沒有一個統一的概念,在中國也沒有。因此,在人們探討的時候,人們會認為媒體融合是不同的媒體形態結合在一起,形成一種新的媒體形態。那我們現在所有的媒體形態能否代表未來趨勢的形態呢?我們能否了解現在新媒體的形態到底是什么?畢竟,Google也好,Facebook 也好,現在已全部成為了傳統媒體。
在這個時候,姜進章教授發現,融合的本質改變了,變成了媒體語言的融合。技術融入到媒體產品的所有內容中,成為內容的內部結構而不再是手段。例如微信,就是一種新的程序語言。與此同時,整個社會人又對這個程序語言進行創造,把內容嵌入到技術當中,把商業嵌入當中,于是,嶄新的媒體出現了。我們所有的技術形態,我們所有的媒體,在未來五年內,如果不完成轉型,將逐步走向衰退,將作為一種收藏藝術品,留存在歷史的長河中。
商業模式是內容與商業的互相嵌入,所有的媒體將有更大的商業前途。在美國,很多傳統新聞的記者每個月只能有兩千美金。而國內每個大學所有的新聞教材,都將逐步廢止。因為它已經不再是在這個社會擁有任何優勢的專業。人人都會用攝像機去攝像,人人都會去用文字來表現。很多人認為在廣告下滑時,媒體將不再有生存的空間。
但是,姜進章教授提出的顛覆觀點是,媒體將有更大生存空間。傳統的媒體只做廣告和銷售,而新興的媒體將把世界上所有市場的經營都給融入進來,媒體的商業在未來將有巨大的無限空間。今后沒有媒體,就標志沒有商業。因此可以看出,真正的媒體融合將進行社會的融合,并不是在媒體行業內、產業內的融合,不是一個單獨媒體組織內的融合。
媒體的語言發生了歷史最大的變化,最早是口述新聞的時代,即口頭語言。在那個時代,酋長、族長,那些擁有權力的人控制著語言,于是那個時候所有的演講,所有的大會,都成為口述新聞的時代。隨后,文字新聞時代誕生,于是大學開設了新聞專業,總結出大量使用文字語言的技巧,新聞業人正是靠著文字技巧馳騁了一百年,并形成大眾媒體。再后來,電子時代的來臨,視覺媒體的時代是由視覺語言比如電視,廣播,用各種影像、動畫等新的語言來重新走向了新型的專業。然而,進入互聯網時代,迄今為止,人們沒有認識到,它發生了根本性的改變,人們只是把過去傳統的視覺語言,文字語言,口頭語言整合起來,把它統稱為多媒體語言。
多媒體語言沒有讓這個時代改變,沒有讓每個人走向新型的專業,那這是什么時代來臨呢?姜進章教授認為,在新的趨勢當中,程序語言來臨。再有五年,所有的媒體將不在現有的語言上生存,將在程序語言中生存。美國新型的記者從麻省理工畢業,從斯坦福畢業,從西北大學畢業,年薪40萬美金起步。因此從應對趨勢出發,中國的新聞傳播教育應盡快開發程序語言的新聞傳播課程與理論。
今天,為了應對趨勢而不是現實,每一個媒體要發生更大的改革,這種改革就是在保留口頭語言、文字語言和視覺語言的基礎上,重新布局程序語言。中國的每一個媒體在未來10年想成為卓越的公司,獲得豐厚的利潤,成為騰訊、新浪,就必須有自己主打的程序語言。媒體企業的領導者必須讓員工在這個程序語言下進行嶄新的內容生產,否則不僅賣不到好的價格,而且會因大眾文化水平的提升而被拋棄在歷史的塵埃中。所以,程序語言將成為任何一個媒體的背景,如果沒有這個背景,就不可能在這個市場上生存和發展。
在研究中姜進章教授發現,最重要的程序語言是感測。當臺風來襲,媒體不再是由天氣預報員來報道,而是應該有一個程序來展示云圖的位置,航班的延誤情況,而這不是一個記者能解決的,只能由程序來解決的。從采集內容到編輯,再到安排主題故事鏈,以及最終的發布都可以由程序化語言來完成,否則媒體將趕不上世界的實時性,趕不上世界的跨越性,趕不上世界的超距性,也趕不上人們心靈的變化。
第二,在云計算誕生的時候,就意味著各種各樣的小而全的個別計算中心或網絡中心將逐漸被淘汰,在全球,所有的云計算都將變成公共產品。如同百年以前,個體的發電機由國家電網取代一樣,今后的公共產品將增加一項——即計算資源——云計算。
第三,大數據程序,它有著無可非議的重要地位。今后大部分新聞報道將是由程序語言來完成。大數據不僅可以報道過去、現時發生的新聞,還可以預測未來發生的事件。這樣的程序語言在今后媒體的生產過程中要占到70%,所有的人工行為只能占到30%左右。因此,獨特的程序語言將變成媒體能夠生存并成長的土壤。如果沒有獨特的程序語言,你的媒體在這個世界上就不可能具有競爭力。
第四,可視化,現在我們大量要使用可視化的程序。有說法認為,所有的警察是執法者,媒體才是偵察員。在西方,警察已經逐步成為程序的用戶,許多刑偵的調查、分析和取證由可視化程序語言完成,警察跟媒體界進行深度的融合。所以,社會每一個行業都要跟媒體融合,否則它的發展就會受到極大的限制。發達的國家基本上都開始布局自己各種的程序語言。
第五,商業智能,人們看到的很多創新,包括特斯拉汽車、最新的火箭發射、衛星車等。現在很多智能化生產,已經不需要有太多的人,它由程序語言來工作。所以在未來媒體融合的時候,所有的渠道、平臺都將是由程序化語言來建立,包括社區、內容創作、自助性營銷等都是由程序化語言而生成。
為什么程序語言具備那么大的能量?因為媒體進入程序語言的時代。獨立的口語、文字或視覺產品都可以由社會公眾個體都可以完成,傳統職業化的媒體人的專業已隨著技術的發展成為普通人的一般技能,專業性媒體就沒有競爭能力和組織成本的承受力。而專業的程序語言在一定時期內是不可能成為普及性技能的,它必須由專業性媒體組織分工協作來完成。
現在,一些媒體總裁們并不了解程序語言是什么,也并不清楚用什么來構建媒體的產品。因此中國的媒體在廣告下滑以后,進入了極度恐慌的狀態。這種恐慌必須改變,這種改變是要讓技術人員融入到編輯隊伍,而不是在技術中心工作。把技術融入到整個產品生產的流程中去,過去校對印刷是在媒體的流程過程中,攝像攝影是在攝影記者手上而不是在攝影技術人員手上;同理,所有的程序語言不僅僅要在技術人員的手上,也要在媒體所有工作者的手上。這個過程看似復雜,實則原理十分簡單,經過一兩年的訓練,每個人都會使用程序語言。因為技術人員最重要的功能是簡化程序語言,讓他非常的實用。
根據麻省理工做的調查,所有的媒體組織的利潤增長是跟數字化成熟度成正比,如果媒體數字化成熟度非常的低,未來一定是虧損的,甚至于破產。數字化的成熟度包含兩個部分,一個是數字化的程度,第二個是轉型的管理能力。數字化程度是指在技術促成舉措方面的投入,目的是變革公司在客戶參與、內部運營、乃至業務模式方面的經營方式;轉型的管理能力是指建立必須的相應能力,目的是驅動組織的數字化轉型。
在進行程序化語言布局的過程中,人們會發現,媒體融合第一個要考慮的是人類特殊性的融合,在過去,我們做媒體的時候,把這四個方面是分開的。
第一,部落性,即大規模的社區性。過去是根據主題來進行社區化,今后是要根據程序化語言,來規劃部落性。比如使用微信的人,并不因為行業、知識背景的差異而有所不同,它是指根據用戶的朋友圈、任何信息的需求,根據曾經建過的社交關系而組成的部落性。這個部落性是由微信的程序化語言構建的,所以程序化語言才能解決未來媒體的部落性。
第二,及時性,網絡社會實現了永恒的時間和流動的空間,讓不同的空間融入不同的人、事物和工作在每一分一秒。媒體的及時性體現時過境遷的人類,向往和喜樂哀愁,也是管理學效率高低和秩序排列的公分母。然而只有程序化語言才能達到及時,因為程序化的語言能讓任何一個事件,在網絡中瞬間完成反映和傳播。
第三,計算性,在網絡時代,計算機只解決了計算速度問題,并不能解決“算法”問題,算法還是人在設計和編程。世界上人類是綜合性思維能力最強的,其意識的創新能力使之成為萬物之靈,然而在許多單項獎上并不是冠軍,例如跑不過老虎,不能像鳥一樣上天飛翔,但是人類能夠制造工具超越它們,這就是人類能夠開發多種算法,數字化的信息處理都是要靠算法語言開發的軟件程序帶動,而不必介入人工,雖然軟件是人類開發和制定,但是最終產品的復雜程度遠遠超過了人類憑借手工所能達到的水平。由此,在新媒體時代人們提高工作效率和效果的方法就總是從算法和開發軟件起步,從而更容易達到目標,這是新媒體時代做事的重要法則。
第四,交往性。在社交媒體發展的今天,所有在社交媒體上交往的信息都被及時收集,加工分析形成新的用途,并可以產生多項事項的預測。比如說希拉里還在猶豫自己是否要參與總統競選,但是社交網絡的分析表明,她成為新一任總統的可能性是70%,所以她決定投身選舉,這是由社交媒體的數據分析得出來的。因此蓋洛普的家庭調查已經被社交媒體的分析所打敗。
第五,藝術性。數字化構建所有傳統的藝術和未來的藝術,其速度是驚人的。它能夠通過神經傳播學的原理,跟人腦接起來,人們在夢想當中的藝術都可以通過數字化來實現。現在社會上已經出現大量的C2B電子商務,這是由每個人的定制而導向組織機構來完成新的設計和新的產品。在未來的10年當中,最有潛力的可能將是C2B,而不是B2C,因為每個個體創意者將通過程序語言來完成創意、實現傳播和商業交易。
當程序化語言出來以后,所有的管理學開始改變了。現在,所有的管理學家陷入困境,過去所有的管理學都來自是十九世紀和二十世紀的理論與實踐,當21世紀悄然而至,人們驚詫地看到,亞馬遜九年虧損照樣可以經營,而十年前許多卓越的公司卻難以為繼甚至破產。如果現在的媒體,可以連續虧損十年不倒,也許在接下來的某一年中就能轉虧為盈,蓬勃發展。為什么?因為現在投資者已經非常清楚,績效管理是前幾個世紀的遺產;在21世紀,健康管理和績效管理同樣重要甚至更重要。
那健康管理靠什么呢?每一個團隊領導者知道所有員工的心里契約嗎?了解整個商業的脈動和最早的趨勢嗎?能夠認清環境的因素對企業的影響嗎?如今企業的投資人會為企業的健康和強壯而全面投資,因為健康才是未來。由此,健康管理作為21世紀管理的最新概念進入社會。
健康管理是為未來而管理,是為利益相關者而管理,是為系統和超系統的社會而管理,所以管理的復雜性、超距性、全面性和精細性是史無前例的,它必然要求實時的多維的數據提供其運行狀況,必然要求無時無地的互聯互動,而這些要求只有用程序語言來溝通來管理,否則時過境遷一定讓人們不斷留下遺憾。
因此,管理的趨勢就呈現出所有的管理規則和流程,都要盡可能應用程序化語言重新建立。媒體組織也不能例外。
最后,姜進章教授簡述了中國媒體的價值在哪里?并提出在推進程序化語言的進程時,給出了媒體融合創造價值的方向。
第一,異質化價值,包括不可通約價值。分工專業化有助于創造同質化效用,而對于異質化價值,卻難以把握。融合有助于異質化價值的把握與創造。例如,在手工藝品制造中,熟練創造的價值,就體現在全面發展的人對高度異質化對象的整體把握之中。人的全面發展,就是人自身從分工向融合的轉變。程序語言能夠產生異質化的價值,未來將成為所有人掌握的基本技能,但是目前只有媒體組織才能最快的專業使用,從而成為競爭的核心能力。
第二,程序化語言將所有個性化的價值在媒體上產生商業性,因為可以采用程序化語言將所有個人的想法,轉換成一些創意和設計,所以網絡越來越融合。與此同時,商業越來越個性化,在進行細分客戶的時候,只有程序化語言可以迅速將他與意志化價值結合。
第三,精神價值,包括文化的價值。在數字化時代要發展文化產業,如果文化公司不使用程序語言來構建它的產品,在未來這些文化產品也就沒有太大的價值。
第四,感性的價值,包括審美化的、娛樂化的價值。在制造業、傳統服務業之后,高端經濟價值向用戶體驗的方向發展,如果沒有程序語言,無處不在的用戶體驗是不能實現的。在世界上,媒體產業收入最高的是游戲產業,因為所有的游戲都來源于感性的價值。因為感性可以讓人的行為物質化,人的神經社會化。所以,游戲在任何一個國家都不會失去市場,因為他具備強大的感性價值。同理,如果新聞報道具備感性價值,就必須有程序化語言來讓他具備沉浸性和虛擬性,所有游戲式新聞,在未來將受到熱捧。
第五,信息價值,包括不確定性價值、風險價值。信息的融合與共享,有助于創造新的信息價值。俗話說“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就反映了信息會聚創造新價值的特點。
第六,目的性價值,包括成癮性價值、休閑價值、游戲價值、自我實現價值、高峰體驗價值等,所有這些價值都會在未來媒體中獲得巨大商業效益,而這些價值在現代都是由程序語言構建的,游戲就是最好的驗證。
這些價值總起來,都是快樂(幸福)價值的各個不同側面。因此我們可以概括地說,融合創造的是快樂、幸福價值。這里的快樂和幸福,就是指福祉。這是財富的本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