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 甄彩霞
伴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來臨,創業教育已成為世界高等教育改革的方向。目前,全球大多數高等院校都開設了與創業相關的課程。在我國,隨著科技創新戰略的實施和我國就業壓力的突顯,創業教育已上升到國家政策的層面,也成為高校研究探索任務之一。世界已經進入以智慧博取成功、以創業實現自我理想的時代。自主創業是新一代大學生面對當前就業壓力、塑造自己理想人生的最佳選擇,也是體現和發揮自己創造能力的最好形式。面對需求,高校應該做些什么?能做些什么?如何去做?作為應用型本科院校,以培養應用性、職業型的創業者為培養目標,對創業者的培養面臨更加嚴峻的挑戰。在產品競爭日益激烈的今天,面向工程教育,以工程任務為載體,對大學生開展工程教育,使學生在大學階段具備基本工程意識,實踐和創新能力。本文面向工程教育,結合齊齊哈爾工程學院實例,對應用型本科院校的創業團隊培養模式進行探索。
大學生創業團隊是高校培養大學生的創業素質,提高大學生創業實踐的平臺。對于應用型本科高等院校,從工程教育角度出發,創業團隊的培養,從很大程度上能提高學生的基本職業素質和創新能力,對培養應用性、職業型的創業者具有重大的意義。
對于大學生而言,他們了解了創業,但不一定具有創業念頭,近一半以上的大學生有積極的創業熱情;有部分同學對創業有興趣,但他們不會主動去創業,當他們有好的機遇時,也有可能去創業;對創業沒有興趣的只有極少數人。有創業的想法不代表一定會去創業,更多的是停留在思考階段,行動的只是少數,創業成功的更是少之又少。同時大學生提出,最希望學校能給予的創業支持。鑒于大多數大學生的創業想法和創業能力,結合齊齊哈爾工程學院實例,提出面向工程教育,基于“學長制”大學生創業團隊的培養模式。
1.學長制引領
學長制聘任有經驗的高年級學生,即創業團隊成員,政治覺悟高、成績優秀、有一定工作經驗,對低年級學生提供幫扶、指導、教育模式的個性化服務,學長與新生低年級學生之間的關系是平等的,亦師亦友,減少了教師和學生溝通的障礙,具有針對性較強的特點。“教學相長”,在教會學弟學妹學會如何創業,如何工作的同時,自身能力也得到提高,雙方受益匪淺。因此,學長制是一個雙贏的模式,基于學長制引領,增加學生之間的交流、互動,提高學生創新創業實踐能力的培養,對培養大學生創業團隊有著顯著的成效。
2.創業團隊構建
以“學長制”作為引領,構建創業團隊。依托校辦企業,從工程教育角度而言,作為創業團隊,要有絕對的制度體系,以工程任務作為載體,明確創業目標,在同專業或跨專業中招募團隊成員,進行計劃策略、職權角色等的分工。創業團隊構建過程中,角色可以進行輪崗,從而使學生在工作過程中更加明確自己的能力和價值,使創業團隊更加融合,完成更多的工程任務。將理論知識和實踐知識結合,不斷提升自身的創業和創新能力。

3.產學研一體,項目開發
2014年《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中提出,建立以職業需求為導向、以實踐能力培養為重點、以產學結合為途徑的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模式。作為應用型本科院校,對于大學生的實踐能力和職業素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趯W長制,構建大學生創業團隊,依托校辦企業,為創業團隊提供真實的企業環境,提供真實的項目,使學生在項目開發的過程中,將專業知識、職業素養和生產緊密地連接到一起,為更多的學生提供創業的機遇和指導。這樣,將生產、學習、科研于一體,創業團隊在完成工程任務的同時,即完成了生產任務,對理論知識增加認識和理解,增加了實踐動手能力,同時,又對科研提出了新的要求。使創業團隊對新的工程項目開發有了更好地認知。
4.榮譽與激勵
學校出臺相應政策,將創業收入轉化為相應的學分,對創業團隊成員來說,是一種很好的激勵方法。在激勵的同時,也要進行相應的榮譽獎勵。可以增加大學生參與創業團隊的信心,同時激勵大學生更加勇敢地加入創業團隊。
面向工程教育,基于“學長制”對大學生創業團隊進行培養,是對高校大學生創業和創新能力提出的更高的要求。依托校辦企業,以工程任務為載體,實現對大學生創業團隊的培養,對提高大學生職業素質和創新能力有顯著的成效。
[1]王蓉,王小紅.基于創業團隊的大學生創業教育創新模式研究[J].太原城市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3(10).
[2]牟永川.高校大學生創業團隊體驗式培養模式的構建[J].前言,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