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良火
中國的感恩教育源遠流長,有著十分悠久的歷史,可是,當前這種感恩之心正面臨令人心驚地缺失。當今的社會,有許多孩子的孝敬意識不是越來越高,而是越來越淡薄,感激之情越來越麻木,光會索取,不知回報,因此,對小學生開展感恩教育顯得非常重要。
半個世紀以前,教育家陶行知老先生就提出:“在生活里找教育,為生活而教育”,他非常強調教育與生活的連接,認為教育活動不僅要關心兒童未來的生活,同時要關心兒童現在的生活。
由此可見,作為引領學生走向生活、走向社會、為他們今后人格和諧發展與完善奠定基礎的小學品德課,更是應該在學生生活的基礎上建構課堂,讓學生學會在活動中培養熱愛生活的情感和能力,感受到來自生活的快樂。
一、品德課的主旨是感恩教育
實際上,感恩教育是貫穿于整個小學品德教學中的,有“感恩父母—感恩朋友—感恩老師—感恩學校—感恩社會”等一系列的內容,可是為什么三思感恩教育收效甚微呢?其原因主要來自于應試教育的影響。一些教師認為:語數等學科是要考試的,所以很重要,然而學生的愛心品質不能通過試卷體現,因此不會去特別重視,只要學生不出大問題,品德課好壞無所謂。正因為學校教育對孩子缺少感恩教育,讓孩子的感恩行為缺失。“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教師們認為自己有義務、有責任教育學生,卻礙于面子,從不對學生提出“感恩”兩字。盡管有的教師對學生的一些行為認為“沒良心”,但更多的教師是從未意識到需要“感恩”,直至學生變得自私、任性、冷漠。所以,我們在教學中要加強對學生進行感恩教育,并開展積極有效的“感恩我行動”活動,引導學生從自己的世界出發,用多種感官去觀察、體驗、感悟社會,獲得對世界的真實感受,讓學生在活動中探究,在探究中發現和解決問題。逐步讓學生學會做人,學會做事,學會生活。
更重要的是,我們要把思品課中的感恩教育要從理論傳授提升到生活體驗的高度,如教學生制作“贈送感謝卡”、提議搞“我為班里做好事”等活動。要不失時機地對學生進行了感恩教育,教育學生要學會感謝老師的批評教育,因為老師使你一天天懂事起來,是老師給了你智慧,給了你知識……;要學會幫媽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事,如:幫媽媽拿一雙鞋,一句問候“媽媽辛苦了,謝謝媽媽……”;感謝同學在你摔跤時扶你起來,在你畫畫時借筆給你等;總之要感謝的事有很多,在你受到幫助的同時,別忘了幫助需要幫助的人。使學生明白,心存感恩是人際交往的起碼原則。
二、生活道德課的中心是感恩行為
當今社會,經濟的迅速發展,社會物質極大豐富,加之獨生子女政策的貫徹執行,孩子們都成了家中的掌上明珠,家長對孩子的要求有求必應,孩子們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中國的父母最無私,把自己所有的愛都給了自己的孩子,從不要求回報。但這種最最無私的愛,孩子們會認為是理所當然的,從而導致了孩子內心感恩的缺失。問這些孩子們:你們知道父母的生日嗎?你們為父母慶祝過生日嗎?全班竟一片沉默。感恩是有意義的,有了感恩之心,才有愛之情,有了愛之情,才能推動這個世界旋轉,人與人之間才會和睦、有快樂,有彼此的敬重。
對父母有感恩之心是一種狹隘的感恩。但對自己的父母都不愛的孩子,他們又能愛誰呢?因此,生活中,倡導孩子們每日為父母做件事就是一個很好的實踐活動。讓孩子們在為父母做事的過程中,體會到父母的艱辛與不易。從而有感謝父母養育之恩的心態。“投我以桃,報之以李”“受人滴水之恩,當以涌泉相報” 是眾所周知的古訓。感恩,其實是人與生俱來的本性,是一個人不可磨滅的良知,是一個人自覺的行為。現代社會,我們要明確認識到感恩話題的重要性,它是我們生活最起碼的道德準則和歷史責任感。家長和老師要不失時機地引導孩子說“謝謝”,讓孩子表達感激之情,從而,學生會擁有一顆感恩的心的。
三、社會道德課的主導是感恩延伸
孩子生活在社會中,社會中成人的行為直接影響著孩子的價值觀、道德觀。“滴水之恩,定當涌泉相報”,這種行為意識在成人的世界中似乎已漸漸遠行,而我們的孩子得不到這種耳染目睹的感染,對社會對他人自然缺乏一種回報的心態。我們要認識到感恩教育不光指引著孩子的人生道路,更體現著孩子生活在社會中的人生價值。所謂“母慈子孝”,為了孩子,為了家庭,為了社會,我們責無旁貸地要引導孩子走出學校、走向社會,為一些需要幫助的人伸出援助之手。在幫助他人的同時受到心靈的熏陶,從而學會感恩。感恩是“潤物細無聲”的,多讓孩子做些回報社會,回報他人的事情,讓他們對社會充滿感恩之情。那樣他們的人格會更高尚,心靈會更純潔。擁有一顆“感恩”的心,那么我們的孩子將更可愛,他們的人生將充滿美麗與溫情,讓我們在教導孩子時時刻記住:感恩,不可忘卻。
我們的民族,有著“禮儀之邦”的美譽,為了傳承這一文明史,我們必須教育我們的學生學會感恩,培養他們積極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培養他們優良的心理品質;培養他們樂觀向上的心理素質。讓學生學會感恩,“給予是快樂的”。意大利著名教育家米契斯曾說過:“一個人要學會感恩,對生命懷有一顆感恩的心,心才能真正快樂。”擁有一顆感恩的心,就是擁有了一顆和諧的種子,千千萬萬個和諧的種子,就擰成一個和諧安寧的社會團體,則我們就會發現世界的美麗,生活的美好,我們就會永遠快樂地生活在真情的陽光里。
(作者單位:江西省廣豐縣排山鎮中心小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