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磊
【摘 要】21世紀網絡時代的來臨,迫使高校思政教育要進行不斷的改革和深化。筆者認為應該緊抓網絡發展的機遇,將高校思政教育和網絡結合在一起,針對這一觀念,提出了相關的策略。
【關鍵詞】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弊端;策略
在21世紀高速發展的今天,網絡逐漸成為了我國信息傳播的重要途徑,成為了高校獲取信息的重要方式,對于高校學生的生活、學習以及思想觀念有很大的影響和作用,它是一把雙刃劍,不僅能夠有效地幫助高校傳播相關的信息,同時還能夠影響高校思想政治的學習。就此針對高校思政政治教育和網絡教育的結合提出了相關的策略。
一、將網絡和高校思政相結合
從高校思政工作來看,網絡逐漸成為了思想文化交流的新領域。高校面對網絡的來臨建立了局域網、校園網,利用網站發布了學校的一些緊急事件和一些重要的決定,學生通過這種渠道了解國內外所發生的事件。同時因為網絡逐漸為人們創造了一個虛偽的世界,成為了廣大學生情感交流、信息傳遞的一個重要渠道。
但是伴隨著改革的不斷深化、伴隨著學分制以及院、校、系的明確規定,學生宿舍的電腦也開始從沒有慢慢逐一增加,到目前為止。大多數的大學生都會佩帶電腦上學,網絡逐漸從學校辦公領域走向了學生宿舍當中,成為了一種新思想政治教學的場所,逐漸替代了傳統思政工作領域的填充。
網絡為現代思想政治教育的發展提供了新的領域,同時給我國的思政領域提供了新的傳輸途徑。就此,提出了相關的建議。
第一、利用網絡模式提高思政教育的生動意識,不斷的利用網絡技術的多媒體,通過視覺、感官、聽覺的刺激,激發學生的現實感,在觀看的過程中有真實的感受,提高思政教育的生動意識,使得網絡教學能夠逐漸成為思想政治教學的載體。可以針對高校思政的教育內容,建立相對應的視頻文件夾,通過這種模式的學習,使得學生在學習每一段內容的過程中,都能夠真切的領悟內容的含義和概念。
例如在講解毛澤東理論、鄧小平思想的過程中,可以通過新農村建設時代的一些圖片和事件,來描述出鄧小平思想和毛澤東理論的重要概念和意義,幫助學生不斷的了解現實生活當中所發生的種種變化,從而使得網絡能夠和課堂教學相結合。
第二、通過網絡教學這種教育模式,拉近教學和學生之間的距離。通過在線問答、網上輔導、網上論壇、一些聊天軟件來進行教育教學的活動,能夠讓教師和學生通過網絡進行互動,這樣不但能夠交流思想而且還能夠更好的探討一些問題,能夠有效的縮短教師和學生之間的距離,增強教師和學生的溝通次數,使一些教師能夠真切的聽見學生的心聲和想要表達的概念。
第三、通過網絡媒介提高思政教育的服務意識。高校思政工作是否能夠真正的凝聚青年學生,在于思政教育是否能夠真正的滿足于學生成才的需求。要通過網絡教育不斷的體現思政教育的服務功能,拉近和學生之間的距離,增加學生對思政教育內容的認同度。網絡可以通過信息服務功能,加強思政教育,為學生的成長發展服務提供一定的理念。而且,從思政教育內容的角度進行分析,網站可以通過就業信息、就業知道以及心理咨詢測試等服務欄目,以服務的角度進行分析,達到引導和教育學生的目的,提高網站和欄目的點擊率,從而將主流價值和主流教育逐漸滲透到學生當中,讓學生在接受教育的過程中能夠得到一定的啟發和受到深刻的影響。
第四、通過網絡教育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整合性。網絡信息的容量是巨大的,同時為了能夠有效的豐富高校思政教育的資源,不斷的擴寬學生的視野,了解相關內容和政治素養,引導學生全方位的開展思政教育工作。
二、降低網絡的不良影響
首先,為了能夠有效的降低網絡在教育過程中所帶來的一些不良思想,教師應該在教育的過程中懂得使用電腦,并且掌握相關的技術。同時思政教育工作者應該具備鮮明的政治立場,要擁有堅定的政治理念,高尚的師德和高尚的道德情操。這樣就能夠在進行網絡溝通和教學的過程中第一時間發現學生所出現的問題,進行針對性的指導工作。
其次,加強網絡的監督工作,健全校園網絡管理機制,通過相關的法律手段嚴抓緊打不利于學生自身心理健康、身體健康的黃色網站。通過一些相關的手段,維護校園網站的健康,有效處理好網絡出現的不良現象。
再次,對于網絡上所出現的一些言論現象,思政教育工作者們要看到其中的閃光點,通過正確的方式引導學生正確的看待這些內容,避免出現一些極端事件的,宣傳我國的傳統文化以及正面能力,以高尚、健康、素質文化活動為主體,嚴重性的抵制低俗、腐朽的文化影響。
最后,堅持以傳統教育為根本的教學理念,加強網絡教學的輔導作用,通過利用網絡教學的一些內容幫助傳統教育順利的進行,從而增加學生對思政教育的認識和學習,不斷的進行完善和補充,提升現有工作的水平,取得更好地工作業績。
結語:
總而言之,高校思政教育和網絡教學的結合是必然的一種趨勢。為了能夠更好地利用網絡教學,一定要把握好網絡教學所存在的弊端,打擊一些不利于學生學習的網站,通過網絡教學的輔助和傳統教學的結合,提高我國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學效果,培養更多優秀的人才。
【參考文獻】
[1]劉衛平.略論大學生國防教育的有效途徑[J].湘南學院學報,2010,(6).
[2]黃濟.教育哲學[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09).
(作者單位:山西大學商務學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