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錦燕,吳 波,陳衍中
(江門中醫藥學校,廣東 江門 529000)
由于近年來生源素質下降,中職學校公共基礎課教學內容與學生素質、崗位實際需要之間的矛盾日益凸顯,數學教學更是中職學校教學改革的難點。為此,我校公共基礎課教學改革以數學教學為突破口,通過編寫與崗位需求相適應的校本教材,全面突破傳統的數學教學內容與教學模式。本文就我校校本課題“《實用醫學數學》編制與使用效果分析”作一簡介。
近十多年來,隨著中等職業教育規模的不斷擴大,中職學校生源質量下滑,學生數學基礎普遍薄弱。數學作為中職教育的公共基礎課,2000年教學大綱的要求較高,要求理性思維能力和抽象能力接近普通高中,與目前中職生的數學基礎和接受能力不相適應。實際教學任務與教學大綱規定的教學任務相差較大,中職學校數學普遍存在“學校怕開、教師怕教、學生怕學”的“三怕現象”。我們認為,這種現象產生的原因在于學校、教師和學生三方對于數學課程在中職教育培養目標中的定位認識存在嚴重偏差。
隨著中等職業教育由注重規模的擴大轉向注重質量的提升,在穩定規模的基礎上更注重內涵建設和教育質量的提高。教育部在2008年進行了中等職業教育公共基礎課課程改革,2009年頒布了新的教學大綱,教學大綱對數學課程做了明確定位:其基本任務是使學生掌握必要的數學基礎知識,具備必需的相關技能與能力,為學習專業知識、掌握職業技能、繼續學習和終身發展奠定基礎。因此,數學教學必須由傳統的傳輸系統理論知識的教學模式轉向更多地為專業課程學習服務模式;從關注數學學科知識轉變為關注專業學習及職業崗位對數學知識與能力的要求,注重數學知識應用能力的培養。
高等教育出版社根據新教學大綱配套出版了中等職業學校《數學》教材(以下簡稱“高教版《數學》”),這是一本改革實驗性質的國家規劃新教材,分為“工科類”和“財經、商貿與服務類”兩種,每類又分為《數學》基礎模塊、《數學》職業模塊和《數學》拓展模塊3個模塊。其中職業模塊知識與中等衛生職業學校學生的專業學習及崗位工作關系不密切。我們的課題是針對當前中職生學習面臨的困局和中職教學改革的方向,提出對中等衛生職業學校數學教學內容進行改革,希望編寫一本中等衛生職業學校各專業適用的《實用醫學數學》教材,并通過與高教版《數學》教材的使用效果比較,尋找更適合中職衛生類學校數學教學改革的新路子。
首先對在職護士或工作人員、專任專業課教師、在校生進行問卷調查,了解中職衛生類學校學生需要掌握的數學知識,以及掌握這些數學知識,對他們今后的專業學習和工作能帶來哪些幫助。在2011年底和2012年初我們邀請了護理和藥學教研組長、專業帶頭人幫助相關骨干教師,收集基礎醫學課程學習中用到的相關數學知識。后經數學教師和專業課教師一起研究整理,根據普適性和專業性,將本書內容分為通用模塊、護理專業模塊、藥學模塊和拓展模塊4個模塊。每個模塊下包括若干任務,每個任務由案例、專業知識、數學知識、任務實踐、習題、知識鏈接等環節組成。此外,我們還邀請了校外專業人士和教學專家對教材進行審閱。
公共基礎課教研組的多位數學教師對使用《實用醫學數學》一書進行教學活動充滿期待和熱情,相信能引領學生喜歡上數學,并讓他們感覺到數學對其崗位工作是有幫助的,從而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學校決定在2012級新生班中選4個班使用《實用醫學數學》進行教學,每位教師帶一個班,其他班繼續使用高教版《數學》,比較教學效果。學期結束后,把教學效果調查表發放給學生,讓其填寫。調查結果顯示,95%的學生更希望使用《實用醫學數學》教材,而希望學習高教版《教材》的學生主要是考慮到將來成人高考的需要。
中職衛生學校數學教學現狀:一是教學內容偏多、偏難,脫離實際。目前,我國沒有真正符合中職衛生學校學生實際需要的數學課程教材,采用的教材大多是由以前的高中數學教材刪減而來,存在諸多問題。例如,理論性太強、內容太多,并且難度較大,不適合目前中職生的學習情況,學生學習困難較大。加之中職學校公共基礎課與專業課學時比例由原來的5∶5逐漸調整成當前的3∶7,公共基礎課授課學時大幅度壓縮,教師很難完成必修部分教學內容的教學。二是中職學校數學教學觀念不能與時俱進。教學觀念決定教學質量,目前制約中職學校數學教學質量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就是教學觀念不能與時俱進,不符合實際,沒有按照專業實際需求來培養學生的數學能力。
開題后,我們立即開展了課題研究的前期準備工作,包括課題的調查、申報、資料收集、整理等。申報課題階段對課題的可行性及課題相關理論研究等方面進行調查研究,為課題的開展和研究打下良好基礎。
為切實了解醫藥衛生行業對中職學校人才培養的要求,我們對中職護理、藥學專業課學習與工作崗位中用到的數學知識進行搜集與分析,以便找到符合中職護理、藥學專業人才培養的數學教學方案,使數學學習與專業課學習及崗位工作“無縫”對接。為此,我們決定編寫一本適合中職衛生類學校數學教學的教材,書名定為《實用醫學數學》。本書共包括20個項目,分為四大模塊,其中項目一到項目五為通用模塊,內容為醫藥領域最基礎的數學知識,適合中職衛生學校所有專業學生學習;項目六到項目十為護理專業模塊,內容主要涉及數學在護理專業知識學習及其職業崗位的應用,適用于中職衛生學校護理專業學生學習;項目十一到項目十九為藥學模塊,內容主要涉及數學在藥學專業知識學習及其職業崗位的應用,適用于中職衛生學校藥劑、中藥專業學生學習;項目二十為拓展模塊,該模塊介紹了利用信息化工具對一些醫學數據進行簡單的統計分析,供學有余力的學生學習。為了體現數學教學大綱中對“計算工具使用技能和數據處理技能”的要求,我們在這里編寫了使用計算工具的附錄,包括數學計算軟件MicrosoftMathematics及其應用,利用樣本均值、標準差估計總體,一元線性回歸及其應用。此外,還附有習題參考答案,供學習者參考。
在課題研究過程中,課題組教師的教育教學觀念得到了更新,對中職教育“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的人才培養理念有了深刻理解,對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有了深入認識。
本書按照項目教學法方式進行編寫,將護理、藥劑專業學生學習中遇到的有關的數學問題分解成若干項目,每個項目有若干任務,每個任務由案例、專業知識、數學知識、任務實踐、習題、知識鏈接等環節組成。著力體現“以項目為主線、以教師為引導、以學生為主體”的特點,改變以往“教師講,學生聽”的傳統教學模式,創造學生主動參與、自主協作、探索創新的新型教學模式,實現將數學知識融合到專業知識學習中,融合到職業崗位應用中。本教材的出版填補了中職衛生學校數學教材的空白,應用本教材教學能實現培養學生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目標,為學生以后的工作打下良好基礎。
目前有河源衛生學校、揭陽衛生學校在使用該教材,這超出了我們開發該校本教材的初衷。我們希望各兄弟學校在使用該教材的過程中多提出寶貴意見。
課題研究發現,學生學習數學的自覺性有了明顯提高,感到學習困難的學生少了,學習效果更好了。教師教學從單純的數學知識傳授變為聯系專業和生活實例,突出數學的應用性,為我校公共基礎課教學改革創出了一條新路子。
該教材以實用醫學數學知識為主要教學內容,目的是讓學生掌握本專業領域的一般數學計算,為學生的專業學習服務。作為數學教師還要學習職業教育理論,不斷提高自身業務水平,了解衛生相關專業知識,熟悉數學在相關專業課程中的應用。在教學中,一是要把專業知識與數學知識有機結合起來,靈活地運用數學知識解決一個個具體的專業計算問題,從而不斷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否則很容易陷入以往的純數學教學的局面中。二是如何把實用醫學數學與傳統的數學知識銜接好,還有待探討。由于課題研究時間不長,還有大量的后續工作要做,在今后的教學中,還要繼續進行這方面的研究和總結,以取得更大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