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宜
摘 要:在厘定企業文化管理內涵及要素的基礎上,著重分析優化企業文化管理的重要意義——對企業增加價值創造、激勵作用、指導及凝聚作用等,繼而,提出企業文化管理建設的可取路徑。
關鍵詞:企業文化;內涵;意義;路徑
中圖分類號:F27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4)04-0023-02
加強企業文化建設,推進企業文化管理,成為現代企業走向成功的強大動力和重要法寶。企業文化管理直接關系到企業的凝聚力和市場競爭力,作為企業管理者,最重要的才能就是影響、創造以及管理企業文化的能力,最重要的職責就是要努力建設以人為本的優秀企業文化,努力創造企業文化管理的新境界。
一、企業文化管理內涵的厘定
企業文化——是企業在經營實踐過程中,由企業管理者倡導的,在大部分員工中逐漸形成的共同的價值觀念、行為模式、感覺氛圍、企業形象的總和。企業文化的建設需要滿足與戰略系統相匹配的要求和與組織能力系統相匹配的要求。在這個定義中,企業文化包含了四個層面的內涵:共同的價值觀念——是企業決策者主導和倡導的,支撐企業發展的使命、宗旨、核心價值觀、戰略愿景等一系列價值觀念、價值主張;共同的行為模式——共同的行為模式包括由共同的行為意識、行為能力、行為實踐構成的行為習慣和相應的行為結果;共同的感覺氛圍——組織群體共同的心理契約,形成了大家習慣的感覺氛圍,這個氛圍也是我們通常講到的文化氛圍;外在的企業形象——企業形象是外部利益相關者對企業的感受和認識。在共同的價值觀、行為模式和文化氛圍的作用下,企業的組織特征也會以其特定的企業形象向外部展示,向企業的客戶、供應商、其他利益相關者展示。
二、優化企業文化管理的意義分析
21 世紀,經濟全球化更加洶涌澎湃,國內外市場的競爭和企業間的兼并進一步加劇,企業要在新的形勢下謀求生存和發展,實現企業的奮斗目標,沒有更加強大的企業文化,沒有卓越的企業價值觀、企業精神和企業信仰,再高明的企業經營戰略也無法成功。
1.優化企業文化管理有助于企業價值增加。首先,企業文化可以降低交易成本。企從企業文化降低內部交易成本看,企業文化可以降低企業內部不確定性;可以節省有限理性;有利于釋放壓縮的信息;有利于遏制機會主義行為。從企業文化降低外部交易成本看,企業進行有意識的企業文化管理,確立一套價值觀體系,并通過行為文化和物質文化使之得以外顯,從而使得企業在進行外部交易時,外部交易主體就可明確地感知到企業的價值體系,因而面臨較少的不確定性或復雜性,面臨更少的機會主義行為,從而節省了外部交易主體的有限理性,誘使其也減少機會主義行為,從而加大了降低外部交易成本的可能,并有利于節省交易成本。其次,企業文化降低單位價值創造的轉換成本,企業文化有利于提高團隊個體成員的實際生產率及獲取合作效益,從而有利于團隊生產率的提高。
2.優化企業文化管理有助于激勵員工的工作效率。企業文化從物質層中的“企業為員工創造的工作環境”,到觀念層中的“企業精神和宗旨”,再到精神層中的“預期、價值觀” 等,都對員工有著一定的激勵作用。優秀的工作環境和良好心理預期會使企業員工從內心產生一種情緒高昂、奮發進取的效應。企業文化的作用正是通過激勵來滿足人的精神需要,使員工產生歸屬感、自尊感和成就感,從而調動員工的精神力量。由于它迎合了人的需要,適應了人的本質,因此企業文化的激勵作用比他任何形式都更有效。
3.優化企業文化管理有助于提高企業的指導與凝聚力。企業文化中包括企業的奮斗目標,企業的行為規范和企業的共有價值觀,這些都對員工的行為有著強烈的指導作用。如企業宗旨指導著員工努力方向,企業規范指導著員工的行為,企業的共有價值觀指導著員工的態度。在企業文化的指導下,員工跟隨著公司的軌道前進,與公司共發展,形成良好的工作氛圍,規范員工的行為,使員工能更好地融入工作去;具有良好企業文化的企業中,員工之間會有相互欣賞、相互支持、相互鼓勵的態度。它是一種極強的粘合劑,能從各個方面把員工團結起來,形成一股巨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通過這種向心和凝聚作用,員工就會把個人的思想和命運與企業的興衰,與企業其他員工成功與否聯系起來,所謂“上下同欲”就是指思想、信念的一致,這是深層凝聚力的來源。
4.優化企業文化管理有助于凸顯企業特色價值。一個企業的企業文化形成與其創業歷史、發展目標、經營理念、所處環境、企業經營者的關系十分密切。由于不同的企業從創立、生存到發展所走過的道路各不相同,各個企業采用的推動企業經營與管理的手段和方法各有差異,企業經營者的經歷、認識和價值理念也迥然不同。因此,不同企業的企業文化應該各具特色,表現出明顯不同于其他企業的、具有不可替代的個性化和獨特性特征。
三、加強企業文化管理建設可取路徑的提出
將現代的文化理念滲透到企業管理中,以文化管理推動企業管理升級,實現企業管理的最高境界,才能使企業保持長久的生命力。企業文化管理的建設,是企業文化建設的切實步驟,具有決定性的意義。
1.加強企業文化建設,使企業文化理念能夠落地生根。在企業文化建設中,企業文化理念具有重要的地位,如果不能使企業文化理念落地生根,深深地植根于企業廣大干部員工心目中,企業的文化建設就是一句空話,也就無法取得積極效果。基于這一認識,在企業文化建設中,我們應重點做好企業文化理念的宣傳工作,立足企業實際,結合企業的發展特點,將企業文化理念與企業員工的根本利益捆綁在一起,加深員工對企業文化的理解,達到提高企業文化建設質量的目的。
2.加強企業文化建設應以人為本、激活企業活力。知識經濟時代,以人為本是企業文化管理的核心理念。當今世界的企業競爭,不再僅僅是產品和市場的競爭,更是人力資源的競爭,高質量的人才才是企業最大的資源,能否最大限度地發揮廣大員工在企業中的主體作用,直接關系到企業文化管理的成敗。因此,必須樹立以人為本的管理思想,把人作為企業管理的主要議題,充分地尊重人、理解人、關心人,滿足員工的各種要求,把人的價值放在首位,而物的價值則次之。實行文化管理的著眼點在于“人”,在于人的靈魂、情感、需求、潛能和人與人、人與組織之間的和諧協調。以人為本,加強企業文化管理,就要把精力投向人,理解人、關心人。要從員工的企業主體性地位出發,充分肯定每個職工的個人價值,認真考慮員工的需求,為他們的自我實現創造條件,使他們在共同價值觀念的作用下,陶冶情操、激發斗志,心情舒暢地努力工作,求得企業和個人的共同發展。摩托羅拉公司的企業價值觀是:尊重每一個員工作為個人的人格尊嚴,開誠布公,讓每位員工直接參與對話,使他們有機會與公司同心同德,發揮各自最大的潛能。這就是以人為本企業文化的魅力,也正是企業文化管理構建所要追求的。endprint
3.加強企業文化建設應注重媒體宣傳,并完善規章制度規范。企業文化的形成是一個持續的、潛移默化的過程。必要的宣傳和教育,才能讓廣大員工認識其重要性,才會從心里去接受,達到真正的共識。宣傳和教育可以采用報紙、廣播、電視、書刊、網絡、會議等現代傳播媒介,選擇恰當的時機進行分層次、分領域、有重點地宣傳;在推進企業文化落地過程中,企業要將企業文化內容形成相關的企業管理制度,這就是變無形為有形,變柔性為剛性,形成規范化、人性化的約束機制,為企業文化的持續推進提供有力的制度保證。規章制度是企業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體現并強化企業的群體價值觀。在龐大的業務網絡中,要找出幾條主線,根據企業的實際情況,明晰企業的每一個工作流程,把復雜的東西簡單化,把簡單的東西量化,用流程來推動執行者的工作,讓執行者通過該流程就知道自己該做些什么,應該怎么做,能使企業管理不斷向科學化、制度化方向發展,使企業文化真正落實到企業的各個工作流程中。
4.加強企業文化建設應突出企業個性、創新學習型組織。企業文化屬于企業的共性,它需要通過一個個企業的“個體文化”表現出來。每個企業應表現出自己獨具個性的文化色彩,才會有吸引力,即有個性才有生命力。企業文化的生命力在于它鮮明的個性和特征,只有充分個性化的企業文化才是真正具有企業自身特點的企業文化,才能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最終成為企業的無形財富,成為企業發展的源動力。深諳個性文化色彩之道的企業管理者在長期經營管理實踐中都十分注重構建富有特色、個性鮮明的優秀企業文化,都十分注意彰顯其獨特的企業文化魅力,使其企業文化的特質表現得更為淋漓盡致;面向未來的成功企業創建出一種新式的、有別于一般現有組織機構的扁平式學習型企業組織,這有助于推進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學習型企業組織具有五種技能: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景,團隊學習和系統思考。創建新型的學習型企業組織,就能在共同愿景的感召下,樹立崇高的信念與使命,追求心靈的成長和自我價值的實現。創建學習型企業文化,不僅被視為業績最佳、競爭力最強、生命力最強、最具活力的企業組織形式,更重要的是,它使人們在學習的過程中,逐漸躍上更高層次的精神境界、升華生命的意義。
參考文獻:
[1] [美]約翰·科特,詹姆斯·赫斯克特.企業文化與經營業績[M].北京:華夏出版社,1997.
[2] 張向前,劉佳,黃種杰.和諧社會企業文化管理分析[J].經濟問題探索,2007,(2).
[3] 李書進.淺析中國民營企業文化的缺失[J].河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1,(3).
[4] 宋媛.淺論ERP系統的實施與企業文化建設[J].內蒙古科技與經濟,2012,(21).
[5] 吳照云,王宇露.企業文化與企業競爭力—— 一個基于價值創造和價值實現的分析視角[J].中國工業經濟,2003,(12).
[6] 王斌.略論企業文化管理的構建與意義[J].理論月刊,2008,(4).
[責任編輯 吳高君]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