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長征
摘 要:高校青年教師的培養是一項艱巨復雜且長期的工作,引入青年教師導師制對青年教師的成長具有重要意義,分析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中開展青年教師導師制的現狀和存在的問題,提出相應的對策以完善青年教師導師制度。
關鍵詞:新建地方本科院校;青年教師導師制;問題;對策
中圖分類號:F24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4)04-0080-02
隨著中國高等教育規模的快速增長,地方性新建本科院校的數量逐步增多,而青年教師漸漸成為新建本科院校教學、科研的主導力量,青年教師的培養與成長成為迫切的問題。“理論強,經驗弱”是青年教師的普遍寫照,如何幫助青年教師盡快完成從學生到教師角色的轉變,使之順利完成從陌生到適應、再到成熟和發展的過程,已成為高校亟待解決的重要課題。其中,在青年教師的培養工作中,引入導師制不失為促進青年教師快速成長的有效途徑。
一、青年教師導師制的內涵及必要性
青年教師導師制,是指為剛走上高校教學崗位的青年教師指定具有豐富教學及科研經驗的導師,尤其對青年教師的教學、科研等進行全面細致的指導,幫助青年教師盡快適應教學環境、發展教學技能、培養科研能力。通過導師的言傳身教,提高青年教師的思想政治素質、業務能力和教學水平,使剛從學生群體走出來的青年教師,作為獨立的個體開展教學、科研工作,樹立良好的師德風范,愛崗敬業,為人師表,教書育人,逐步形成嚴謹的科學態度和扎實的工作作風,提高教學水平,盡快融入學科隊伍、適應教育教學、科研工作,為學校的發展貢獻力量。
二、實施青年教師導師制的現實困境
盡管高校青年教師導師制在教師思想、專業素質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但在制度執行過程中仍暴露出些許不足之處。
(一)導師人員設置不合理
一些高校建立導師組工作制度,采用“多對一”導師指導模式,即多位導師指導一位青年教師,這充分發揮了導師群體力量。但倘若導師人員設置不合理,其預期效果就將大打折扣。首先,在不少高校,青年教師導師制并沒有實行雙向選擇的原則,而是以指定為主,青年教師只能“被迫接受指導”,由于缺乏充分的心理準備和必要的對話基礎,會大大削減青年教師導師制的實際效果。 其次,負責或參與青年教師指導工作的教師難以保證充足的時間和精力指導青年教師,履行導師職責;再者,導師組成員大多來自同一個教研室,研究方向相近,單一的信息傳遞渠道會限制其專業視野,使其無法獲得更多其他領域信息,不利于專業成長。
(二)師徒雙方參與性不強
青年教師導師制的順利實施有賴于師徒雙方的協調配合,現今少數導師與青年教師對青年教師導師制的實施重視不夠,參與性不強,導致導師制空有其名,其作用難以顯現。就導師而言,大部分導師承擔著繁重的教學、科研及行政工作,少數導師自身素質不高、缺乏責任心,使導師制流于形式,對于青年教師來說,他們步入工作崗位后,要參加崗前培訓、準備教師資格證考試、擔任新生班主任、承擔多門課程教學工作、熟悉周邊環境,這些新情況、新問題接踵而至,無瑕保質保量地完成導師制規定的各項工作任務。
(三)校方配套措施不完善
當前某些高校青年教師導師制實施狀況不盡如人意,歸根到底,是校方配套措施不完善,執行過程流于形式,缺乏必要的過程監控及管理,這勢必挫傷導師及青年教師參與的積極性,不利于青年教師導師制工作的深入開展。
三、青年教師導師制的實施策略
青年教師導師制的實施分為三個主要步驟進行。
(一)雙向選擇
為了改變傳統的“結對子”誤區,在實施導師制的過程中對于指導教師和青年教師的選擇應實行自愿“雙向選擇”。青年教師可以根據自己的專業、性格等因素選擇自己喜歡的教師作為指導教師。
(二)悉心培養
導師制正式開始實施后,指導教師、各院系及教務處就要對接受培養的青年教師進行一定的追蹤監控。指導教師負責與青年教師的直接聯系,負責解決青年教師在思想上、生活上、教學工作、科研工作等遇到的困難。在培養期,聽課,即教學觀摩是導師制培養最核心的環節。通過教學觀摩,青年教師可以學習指導教師的教學經驗、教學技巧,觀察指導教師是如何操縱課堂教學的。還可與自身的教學情況進行比較,尋找閃光點與不足。
(三)公正評估
培養期滿后,收集相關資料對青年教師進行考核、評估也是極其重要的一環。每位參與培養的青年教師要提交的資料包括聽課手冊、培養期考核表(考核表中包含培訓計劃、指導教師評語、總結等),以及其他可以作為評估依據的書面材料。隨后,各系向教務處提交相關的評估資料,教務處根據青年教師在培養期的表現、指導教師的評語及其他考核材料對青年教師進行考核、評估并以發文的形式公布考核結果。未通過考核的要進行另一個培養期的培養,直到通過考核。
四、解決青年教師導師制實施問題的對策
(一)明確導師職責
導師要對青年教師進行師德修養教育,傳授科學的教育思想、學術道德等,在師德師風方面通過言傳身教給青年教師做出表率,幫助青年教師樹立正確的政治方向,培養高尚的思想情操。導師應熟悉青年教師的情況,針對青年教師個體制定指導方法和培養計劃,要在備課、教學、課后輔導、期末考試等各個教學環節上給予青年教師以指導,幫助青年教師熟悉教學大綱、制訂教學進度表、認真備課、及時做好課后總結,指導青年教師掌握合理的教學方法,理清任教課程在學生培養計劃中的地位和作用,及時針對青年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提出意見,對上課效果作出具體評價與指導,交流授課心得。同時,導師應協助青年教師申請各類課題,熟悉科研環境,鍛煉科研能力。
(二)嚴格挑選導師
導師的素質和能力是確保導師制實施效果的必要條件。作為導師,需要有獻身教育的敬業精神以及高尚的師德,必須有扎實的教學功底、豐富的教學經驗、嚴謹的治學態度和良好的科學素養,且與青年教師為同一學科專業方向,這是選擇導師最基本的要求。endprint
(三)完善配套設施
1.加強青年教師教學能力的培養。改進崗前培訓方式,完善新教師崗前培訓制度。學校每年組織新聘用的教師集中參加青年教師校本課程訓練班,結合學校實際,開展師德師風、教學規范、教學能力、現代教育技術基本知識等專項培訓,幫助教師掌握教育基本規律、了解教師行為規范、提高教師職業道德。
2.加強青年教師的學術建設。積極創造條件鼓勵青年教師申報國家、省級科研項目。有序組織安排青年教師走向業界,加強應用性專業實踐能力和社會服務能力的培養,促使青年教師適應應用型教學需要,對在教學和科研上表現優秀的青年教師重點培養,優先進入學術梯隊,培養一批具有創新精神的學術隊伍。
3.加大對青年教師的人文關懷。建立青年教師與導師之間民主協商、平等對話的關系,鼓勵青年教師與導師之間充分溝通。導師必須經常在生活和工作中關心青年教師,讓他們真正感受到學校的關懷與重視,把全部精力投入到教育事業中去,發揮自己的最大能力,為學校做出貢獻。
(四)明確考核要求
要細化考核的具體指標,完善相應的考核制度,建立科學全面的考核與評價標準,嚴防執行過程流于形式??己藦亩鄠€方面展開,根據考核的時間,對正在培養的青年教師進行年終和不定期考核,對不定期考核中發現問題的青年教師,要及時提出意見,對終期考核不合格的青年教師,要進行另一個培養期的培養,直到通過考核。對導師履職情況,學院教學委員會每年度對導師指導情況考評一次??己诵问缴喜扇〗處熥栽u和民主評議等方法,分別對青年教師導師制預期達到目標以及導師初期制訂的針對青年教師個人的培養計劃對青年教師進行評估,并反饋給青年教師,給青年教師改進和提高的機會。建立相應的激勵機制,對評價結果優秀的青年教師及其導師給予相應的獎勵,調動導師和青年教師的積極性。
五、結語
高校實施青年教師導師制是充分發揮骨干教師、老教師“傳、幫、帶”作用的有效措施,也是幫助青年教師快速適應教研工作的有效途徑。其在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是客觀存在且亟待解決的。我們需正視這些問題,在工作實踐中不斷進行探索,進一步完善青年教師導師制,使其真正落到實處。
參考文獻:
[1] 李 進,沈德艷.高校青年教師導師制問題分析及對策研究[J].湖北經濟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3,(8).
[2] 陳香琴.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實施青年教師導師制的探索與實踐——以福建省M校為例[J].福建師大福清分校學報,2012,(1).
[3] 李小敏,王益蘭.高校青年教師導師制的組織實施及其在青年教師成長中的作用[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2012,(6):4-5.
[4] 袁婷,左曉兵.青年教師導師制的實施現狀及解決對策[J].常熟理工學院學報(教育科學),2012,(6):15-17.
[責任編輯 陳麗敏]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