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博文++嚴佩升++唐偉
摘 要:隨著中國老齡化程度的加劇,養老已成為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目前鄭州市已隨著全國的節奏正式步入老齡化社會,基于此背景,通過實證調查,分別從性別、年齡、經濟、精神文化、健康護理狀況、與院友的關系、生活滿意度、來院原因等方面對敬老院入住老人的生活狀況進行深入分析,并針對這些老人生活上面臨的困境提出切實可行的對策和措施。
關鍵詞:敬老院;入住老人;生活狀況
中圖分類號:F84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4)04-0087-02
引言
目前,中國正處于人口老齡化加速發展時期,老齡人口居世界首位。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顯示,中國65歲及以上人口為1.2億,占8.87% [1],鄭州市65歲以上的老人有61萬人,占全市人口的7.16%,已隨著全國的節奏正式進入老齡化社會,且這一現象正在日趨嚴重。這種背景下,一方面應集中社會力量解決老人養老問題,另一方面更應該關注養老的主體老年人們的生活狀況。為了更進一步了解目前鄭州市敬老院入住老人的生活狀況,我們選擇了部分敬老院進行調查,現將調查情況總結如下。
一、調查基本情況
(一)調查目的
結合鄭州市老齡化現象越來越嚴重,老齡化引發的老人贍養問題越來越突出的實際,隨機選擇鄭州市頤和敬老院和銀水河敬老院作為調查對象,針對入住老人的生活狀況做一些探索研究,進行較為細致深入的分析,并提出一些可行性建議,為解決人口老齡化帶來的一系列問題提供有價值的參考資料和決策依據。
(二)調查對象
本次調研以鄭州市頤和敬老院和銀水河敬老院為調查對象。頤和敬老院2004年上半年創辦,目前有151個床位,10名專業服務人員,老人入住率達80%,有相應的健身設施、醫療室、附屬醫院,是建設相對成熟的敬老院。銀水河敬老院位于鄭州市金水區,目前有床位51張,8個服務人員,基礎設施還不夠完善。
(三)調查時間
2013年7月1日至2013年8月1日。
(四)調查方法
本次調研采取問卷調查與訪談相結合的方式進行樣本的收集。共發放問卷50份,回收率100%,有效問卷48份,問卷有效率達96%。由于大多數入住老人的文化水平都很低,無法自己填寫問卷,在調查中主要是采取自填式問卷的形式,即由項目組員對每位老人進行訪談,再由組員填寫問卷,并作好訪談記錄,獲取感性資料。最后對調查所得的數據錄入Excel 2003制作表格與圖表進行處理分析。
(五)調查內容
本次調研內容主要涉及被訪老人的年齡、性別、子女等基本情況,以及經濟狀況、生活滿意度(涉及到敬老院的膳食條件、周邊環境、文娛健身設施、服務等內容)、精神文化生活,健康護理狀況等方面。
二、調查結果分析
(一)年齡、性別結構
此次參與調查的48名老人,從性別結構看。男性共20名,占總人數的41.7%,女性28名,占總樣本的58.3%。分年齡段看60~79歲和70~79歲所占比例較大,分別為31.3%和39.6%,不難看出隨著年齡的增長,性別比有增大的趨勢,80歲及以上年齡段女性老人所占比例為16.7%高出男性12.2個百分點,說明女性高齡化趨勢逐漸明顯。
(二)與子女院友關系
在被訪老人中,無子女戶占28.6%。子女每周至少探望一次的老人占16.7%,子女不但關心其生活狀況,更關心心理感受。一個月才探望一次的占46.7%,這部分老人明顯缺少親人和社會的關愛,兒女不孝順是其主要原因,另一個原因就是子女忙于工作或居住外地。調查中發現有4.8%的老人因為性格等原因與院友關系相處很不好,經常會與院友發生小摩擦。與院友關系的好壞直接影響著老人在敬老院的生活質量,因此作為養老機構的管理人員應引起高度重視。
(三)經濟狀況
在被訪老人中,以子女親友給予為主要生活來源的比例最高,占到46.6%,有20.7%的老人有退休金,還有28.3%的老人靠社會福利生活,個別老人還有一些其他補貼??偟膩砜?,大部分老人的經濟處于基本夠用而無結余的狀態,支出上主要為敬老院每月所需繳納的費用和醫療費用,普遍反映醫療費用難以承擔。此外,還有偶爾的人情開支。
(四)生活滿意度
對于入住老人生活滿意度的調查,涉及了住宿、膳食、周邊環境、文娛健身設施、服務人員和養老服務六個方面。對住宿條件不滿意和很不滿意的共占21.4%,均覺得宿舍無飲水機或開水瓶很不方便,或者是與室友關系不夠融洽住著不舒服。有26.2%的老人對膳食條件不滿意,7.1%的老人很不滿意,究其原因,一是飯菜太硬,不利于老人咀嚼和消化,二是不合胃口,三是飯菜單一。有17.5%的老人對周邊環境不滿意。文娛健身設施方面,表示滿意的只有15.4%。在調查中發現,頤和敬老院有一般公園配備的健身設備,有醫療室,但銀水河敬老院設施較欠缺。有12.5%的老人對于養老院服務人員的服務不滿意,主要是對于老人的需求不能及時滿足,這和服務人員專業素養和數量欠缺有關。在總體養老服務方面,表示滿意和一般的占到被訪老人的87.8%,說明敬老院對于絕大部分老人而言是比較適合養老的場所。
(五)精神文化生活狀況
調查中發現,許多老人表示敬老院沒有專門的休閑娛樂場所,有種度日如年的感覺,多位老人均表示很盼望自愿者的到來??臻e時間無處可去,無事可做,會使得老人們長期壓抑,久而久之老人可能就會出現孤獨、衰老、憂郁、無助等心理疾病。文娛活動的舉辦頻率也很低,敬老院對于老人的精神生活方面考慮還不夠周全,老人入住敬老院不但應在物質生活上享受到方便,更應豐富其精神生活,使其老有所養、老有所依、老有所樂,真正達到健康老齡化。
(六)健康護理狀況endprint
老年人隨著年齡的增長,健康狀況每況愈下,往往需要別人的照料,敬老院正好提供了這種需求,但由于各種客觀因素的研制,許多敬老院不愿收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的老人。在調查中發現養老院對于已入住老人的護理也較不足,能經常為他們做護理的只占被訪老人的10.5%,無健康護理的占23.7%。造成健康護理嚴重不足的原因主要是護理人員缺乏,有的服務人員甚至未經過專業培訓。由此可見,養老機構在這方面還需加大投入,加強對專業人員的培訓。
(七)來院原因
調查結果顯示,因身體狀況需要照顧所占比重達42.6%,成為來院的最大原因。其次就是為子女減輕負擔占了23%。除這兩項外,還有缺少伴侶、與家庭成員的關系不和等因素。
(八)入住老人對敬老院意見及建議
在調查中許多老人希望敬老院能對以下幾方面做出改進:(1)增加工作服務人員的數量;(2)經常變換菜譜;(3)降低收費;(4)增加娛樂活動場所,能提供出去走走的機會。
三、結論與討論
通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入住敬老院的老人生活上依然面臨著一些困境,總結如下:(1)老人體弱多病,缺少護理;(2)老人缺少親人、社會的關懷,出現孤獨、抑郁等心理問題;(3)文娛設施簡陋,精神文化生活缺乏;(4)院方的發展困難,制約老人入住質量的提高。這些困難主要體現在:第一,運作資金缺乏,來源單一;第二,醫護人員缺乏;第三,服務質量低質化,服務內容單一化。
四、對策與措施
(一)鼓勵“造血”和資金注入兩不誤
資金是制約改善入院老人生活質量的瓶頸。所以,一方面,要鼓勵養老院發動身體健康、行動自如的老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活計,這樣既可以增加收入,又可以打發閑暇時間,生活有了目標,老人們的精神面貌也能煥然一新;另一方面,鼓勵社會各界投資養老機構,從而擴大規模,改善基礎設施,豐富其服務內容,最終提高入住老人的生活質量。
(二)發揮政府主導作用,加大對醫護人員的培訓力度
政府應充分發揮主導功能配合養老機構的發展,一方面完善和落實相關政策,使養老機構能享受一些政策優惠,另一方面還應幫助解決一些實際困難,尤其是醫療護理人員短缺的問題,應加大對這些技能型人才的培訓。
(三)加大“尊老、敬老、愛老”的宣傳,發動社會各界力量共同關愛老人
在全社會加大宣傳尊老愛幼的美德。一方面,發動企業,團體、個人加入關愛老年人的行列,走進敬老院,讓老人感受到來自社會的關懷,使其寂寞的心靈得以慰藉;另一方面,作為親人更應該多抽時間去敬老院看望,陪老人聊聊天、嘮嘮家常,不要讓家人的愛被工作掩埋。
(四)加強精神文明建設,豐富老人精神文化生活
要加強精神文明建設,必須配備必要的文體設施。一方面,可強制要求養老機構必須具備必要的老年文體設施方可開辦;另一方面,敬老院應配備相應的文娛工作人員,比如教老人唱歌、搞娛樂活動等,活躍老人的閑暇生活。
參考文獻:
[1] 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主要數據公報(第1號)[R].國家統計局,2011,(4).
[2] 王花鈴,陳雪萍,吳廣霞.杭州市養老機構入住老人情況調查[J].中國全科醫學,2011,(3).
[責任編輯 陳麗敏]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