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赴波蘭特派記者 芮曉煜 吳薇圖片說明:上圖為琥珀店主現場演示琥珀加工。下午為波蘭一家琥珀店。波蘭港口城市格但斯克享有“世界琥珀之都”的美譽,占全球琥珀珠寶等琥珀加工品的七成以上。其所在的波美拉尼亞省,目前約有1000家大大小小的企業從事琥珀珠寶的加工,從業人員約有5000到10000人。其中,傳統家庭作坊式的小企業只有一兩個人,而大企業可多達百人。波蘭有8成琥珀商品出自該省。《環球時報》記者春節期間走進波蘭,探尋琥珀背后的秘密。 看琥珀華麗變身 《環球時報》記者走在格但斯克知名的琥珀一條街上,雖然正值嚴冬,氣溫在零度以下,各家琥珀店大門緊閉,但家家門前都擺放著一個玻璃櫥窗展示柜,里面的琥珀商品琳瑯滿目,既有琥珀燈,也有各式琥珀項鏈、手串、戒指等,似乎以此代替店主人熱情靜候客人的到來。而每家店的珠寶風格或傳統古樸或時尚現代,也能從中看出一二。 記者在一個用傳統工藝打造飾品的展示柜前停留觀看,很快店主雅辛斯基走出來,熱情地招呼記者進屋。這是一家店廠合一的傳統家庭作坊。在不到5平方米的空間里,左側櫥窗展示了店主雅辛斯基手工打制的琥珀飾品和銀質餐具,右側則是工作間,兩張桌子相連擺放,靠外帶著加熱噴槍的用來做銀器,里面帶著電動磨具的是琥珀加工臺。雅辛斯基熱情地講解并向記者現場演示琥珀加工過程,他從口袋中拿出一枚蠶豆大小的琥珀原石,經電動磨具打磨、拋光、加蠟三個環節,很快就將這枚沒有光澤、毫不起眼的石頭變成晶瑩剔透的寶石。他還用打火機點燃一枚原石,隨著火苗燃燒,記者聞到一股松香味,這也是檢驗琥珀真偽的方式之一。即便是這樣只有一人的家庭作坊,雅辛斯基還是認真地拿出印制成小卡片的鑒定證書,簽名并寫下日期,卡片上印有“此品為天然琥珀手工打造”字樣以及雅辛斯基的全名和地址電話。中國是波蘭琥珀最大買家 波蘭的琥珀加工歷史可追溯到4000多年前新石器時期,在10世紀晚期格但斯克已成為琥珀海運貿易的重要來源地。如今,波蘭琥珀業每年的產值超過2億歐元,國際琥珀協會副主席米克高索向《環球時報》記者介紹說,“2010年的數據顯示,波蘭琥珀大概有50%—60%銷往中國。現在應該更多,甚至可能達到70%。在中國之后的是歐洲和美國。按國家來說,中國已成最大客戶。” 國際琥珀協會中國代表崔亮欣告訴《環球時報》記者,在中國內地,琥珀大概從2000年起開始進入市場,但近四五年間才看到真正的升溫,有波蘭的琥珀制造商及歐洲琥珀專營店在各地設立門市,銷售點至今已超過100個,不少中國琥珀品牌零售店也相繼出現。 據了解,一塊琥珀價值的首要決定因素是其大小,波蘭和立陶宛的店家都會標注重量,這和按克數買黃金道理雷同,買家也會換算出每克琥珀的價格來判斷是否合算。當然,琥珀的清晰度、透明度、稀有性、顏色的品質、外形等也是價格重要影響因素。崔亮欣介紹說,有一些琥珀原石,如包含昆蟲或其他罕見物的,不能光用重量計價;而設計大師或藝術大師的琥珀飾品,更需要考慮其工藝,制作人背景和名氣等來定價; 還有很多琥珀現代飾品配以其他材料,如其他寶石或黃金。 近10至15年來,國際琥珀價格持續上漲,米克高索分析認為,原因主要有幾點。其一是作為波羅的海沿岸主要琥珀產區的俄羅斯加里寧格勒州有大型琥珀礦產,去年,俄當地政府決定暫停琥珀原石出口,希望支持當地琥珀產業,這成為推動國際琥珀價格上漲的重要原因之一。其二是全球琥珀市場供小于求。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認識到琥珀的價值,特別是中國消費者對琥珀的興趣持續升溫,印度也成為新的客戶。而15年前,波羅的海琥珀在中國并不知名。此外,一些中國企業并不想直接進口琥珀珠寶成品,而是購買原石,在中國加工銷售,比如做成獨具東方特色的佛像。全球琥珀需求的持續升溫也推動價格上漲。琥珀成格但斯克名片 正因為有得天獨厚的優勢,波蘭將開發琥珀特色旅游項目、推廣琥珀博物館參觀,宣傳琥珀文化列為吸引游客的重要舉措。格但斯克就有至少3家各具特色的琥珀博物館:格但斯克琥珀博物館所在的古堡原本是城市的瞭望塔和監獄;位于格但斯克大學生物系的琥珀內容物博物館以藏有5500多件包含昆蟲等生物的琥珀藏品知名;格但斯克琥珀考古博物館則有大量考古珍品。格但斯克已將發展琥珀產業作為拉動當地經濟的一項重要戰略,這里是國際琥珀協會的總部所在地,舉辦有國際琥珀展、“歐洲琥珀之路”論壇等。為保留傳統,擴大旅游吸引力,每年在波蘭波羅的海沿海城市以及俄羅斯加里寧格勒州都會舉行“國際琥珀采集冠軍賽”。在波蘭一些旅游景點,除琥珀首飾外,常有小瓶裝或袋裝的碎小琥珀顆粒出售,它們難以加工成飾品,卻可泡在酒里制成琥珀酊,據稱有鎮定、安神的功效,且能增強抵抗力,幫助舒緩感冒發熱、風濕性肌肉疼痛等癥狀。此外,琥珀及其衍生物還成為當代藥品和化妝品的成分之一。▲
環球時報2014-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