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燕珊
在這起消費者狀告豐田的官司背后,不僅僅是一則糾紛,而是關乎消費者知情權的一次抗爭。
2013年末,一樁車主狀告豐田的官司因并不起眼的“暗電流標準”而起。安全隱患、隱瞞欺詐等字眼的出現,將矛頭指向了豐田這家知名的車企。
一輛進口普拉多汽車的蓄電池故障,引出了對車輛漏電檢查標準的爭議以及車企對于車輛安全標準的告知責任。官司背后,并不僅僅是一則糾紛,更是關乎消費者知情權的一次抗爭。
反復更換的蓄電池
2008年,車主石磊(化名)購買了一輛原裝進口的豐田普拉多4.0越野車,在其后兩年多的時間里一直正常使用著。直到2011年5月,某次車輛無法啟動后的一系列維修與故障,引出了后來對豐田4S店、日本豐田公司的起訴。
他告訴記者,當時汽車因蓄電池沒電而無法啟動,他致電北京惠通四惠豐田4S店派救援車進行臨時充電,并在對方建議下將車開往4S店充電。10天后,該車再次無法啟動。
這一次,4S店工作人員判定這輛汽車的電瓶出現漏電并已損壞,無法進行充電。盡管車主同意更換全新蓄電池,但在三個月后,上述故障再次出現。
4S店分析稱該車多次出現無法啟動的狀況,其原因在于蓄電池漏電,這是由車內導航儀與倒車雷達故障導致的,只需要更換這兩個零件即可解決漏電的問題。而判定蓄電池是否漏電的方法是檢測整車的暗電流,即車輛熄火后時汽車內部流動的電流。
每一款汽車都有具體的暗電流值,這是汽車靜態時車內電子設備的耗電所構成的。如果暗電流數值超出標準規定,則汽車本身存在漏電故障,對車內電子設備或者汽車本身都存在著安全隱患。
這輛普拉多汽車的暗電流值究竟是多少?豐田公司一直無法確定。4S店的說法從一開始的暗電流標準值為10毫安,更改為20毫安,甚至在最后表示暗電流的標準值為50毫安。在2013年11月5日的庭審過程中,豐田公司通過法庭向石提供了這一款普拉多汽車的暗電流值,具體數值為21毫安。石對此并不認同:“豐田公司并未提供這一數值的具體構成來源,雖然給出了每個電子元器件的暗電流值,但沒有給出演示過程。我認為這個數值并不真實。”
不能說的秘密?
對于大多數人來說,暗電流是一個陌生的詞匯。盡管日常駕駛車輛時極少接觸這一名詞,但它卻是排查汽車漏電故障的重要檢測指標。從2011年到2013年的兩年時間里,盡管石多次要求,豐田4S店與豐田總部仍未給出這輛普拉多4.0汽車的暗電流標準。
記者就此次聯系豐田公司的全國客服時,對方同樣表示:目前豐田公司并不掌握這款車型汽車的暗電流標準,也無法向用戶提供這一數值。
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汽車標準化研究所高級工程師許秀香向記者解釋,每款車型由于配置不一樣,暗電流標準值也不一樣,因此國家沒有統一標準,需要由生產廠家提供。這并不是商業秘密,用戶提出需要了解時,車企有義務提供。無論針對國內車企還是跨國廠商,這要求都是一致的。
2013年11月5日庭審結束至今,該案件尚無最終判決。北京市龐標律師事務所方珊珊律師認為,整個事件的爭議在于豐田公司是否應該公開這款汽車的暗電流值,以及這些數值的具體構成。
“目前國內已經有一些汽車生產廠家將暗電流值附在車輛使用手冊里,但仍有大部分汽車廠商沒有公開這一數值。我們希望通過這一案件呼吁所有廠商公開汽車的暗電流標準,而不是將此變成暗標準、暗操作。”方珊珊說。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