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恒
摘 要:環境是重要的教育資源,農村有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美術活教材,只要有心,農村處處皆教室,農村處處皆教材!本文對農村小學美術畫材的利用進行了反思,旨在充分引導農村的孩子們挖掘、發現生活中的自然美,為農村小學美術教育開辟一方屬于自己的新天地。
關鍵詞:農村小學;美術教學;畫材利用;反思
我有在農村從事十年美術教學的經驗,深深體會到農村是美術教學工作的大舞臺。山美、水美、人也美,天美、地美、處處美,這不正是從事美術教學的最佳環境?
1.美在農村的一年四季
春天,農村的田野春意盎然,一派生機。教師們可以利用好身邊的自然環境資源,組織孩子們開展“走進大自然”的教學活動,指導孩子把這美麗的春天帶回學校,裝扮教室,讓他們在活動中感受到大自然的美麗。比如,美術課本中有一課《春天來了》,老師大可不必從網上找那些學生平時沒有見過的花,可以課前讓孩子們采摘些自己喜愛的生活中可以見到的鮮花,去觀察它們的外形、顏色。這樣可以讓孩子們離生活更近,學會在生活中去發現美、找尋美。然后,讓孩子們根據自己所觀察的畫下春天的景象,春天的花、春天的樹,春天就活活地出現在孩子們的畫中了!這樣既能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又能為學生提供更加靈活的表現春天的素材,學生自己親身感受到了春天的自然氣息,自然就能描繪出活靈活現的春天圖卷。
夏季是一個瓜果溢香的季節,美術課本上《畫水果》《瓜果的想象》《蔬菜的聯想》等課程,好像就是專門為我們農村的孩子準備的。教師可鼓勵孩子將自家栽種的各種瓜果和蔬菜帶到學校來,指導孩子從這些瓜果和蔬菜的外形和顏色上去展開想象和創作。經過課堂上的實踐操作后,我不得不佩服學生的想象能力和創意能力:一串串的葡萄成了美女們的卷發,一棵棵的青菜變成了一條條水里的小魚,紅紅的西紅柿變成了一個個漂亮的娃娃臉,紫色的茄子切掉一塊,露出白白的肚皮,變成了一只活潑的企鵝……
秋天,是一個火紅的季節;秋天,是一個收獲的季節;秋天是一個成熟的季節;秋天,是一個忙碌的季節……霜葉紅于二月花,那漫山各種各樣紅的、黃的美麗的落葉,田間地頭各種成熟的果實,迎著秋風起伏的金黃的稻浪,農民伯伯們忙碌的身影,就是那收獲完了剩下的稻草,等等,都是可以利用的材料。那美麗的樹葉剪一剪、貼一貼,就變成了美麗的闊尾金魚,那一根根的稻草扎一扎,變成了稻草人,成熟的橡粒籽串起來變成了工藝項鏈、手鐲……與孩子們一起動手、一起想象,就能賦予這些材料以新的生命力。
冬天的農村沒
有了春天的色彩,沒有了夏季的濃郁,沒有了秋天的忙碌,大地靜悄悄的看似單調,其實也蘊含著無限的生機,只要開動腦筋,就能找到豐富而又美麗的材料:樹皮可以成為美術課上的畫材,用各種樹皮拓印,印出不同的效果,感受拓印帶來的樂趣,用各種樹皮進行拼貼,感受不同樹皮拼貼后帶來的古樸感覺;樹枝也是極好的裝飾品,找來長長短短的樹枝,剝掉樹枝上的皮,涂上各種各樣的顏色,插在自己用泥土做的花瓶里,那可真是買都買不到的藝術品呢!
農村的一年四季,為我們的美術課堂教學提供了生動的教學資源,提供了豐富的美術材料。而我們要做的是讓孩子去發現、利用這些材料,去創造美,再來裝飾我們的生活,所謂美來源于生活,又裝飾了生活。
2.美在農村的山山水水
“山里的孩子心愛山,山里有我的好伙伴”,這樣一句兒歌的歌詞在學生中廣為傳唱。山上的每一棵樹、每一朵花、每一株小草都是我們美術課上的教材。學生在開始畫畫的時候,喜歡在自己的畫面上畫大樹、小草、小花??墒撬麄儺嫵鰜淼拇髽?、小花、小草總是比較簡單,原因是他們看得少、觀察得少。為此,我用了兩節課來彌補他們這方面的不足。我拿照相機到山上拍了一些樹的照片,上課的時候給小朋友們看。第一節課:“看看老師的樹美嗎?這樣美的樹你們知道是老師從哪拍來的嗎?”“就是我們前面的那座大山上!”學生驚呼,“不相信嗎?自己可以去找一找?!钡搅说诙澱n時,學生拿來了大量的自己畫好的各種各樣的樹的美術作品。畫小花小草時我采用的是同樣的方法。
農村的水更美,農村的水純,農村的水凈,純得看不到一點飄浮物和雜質,凈得可以照見你的笑臉、水底的沙石、小魚小蝦和水草的根。城里的小朋友們只能在菜場上看到被關在水槽里的魚、蝦,而我們農村的孩子卻可以真切地感受到、看到它們在水里生活、游動的情景。除了看,我們還可以動手去釣、去抓,這可為我們去畫兒童畫、國畫里的“水族”提供了大量的素材。
充分引導農村的孩子們去挖掘、發現生活中的自然美,培養孩子們感受美、表現美、創造美的情趣和能力,為農村小學美術教育教學開辟一方屬于自己的新天地。
(作者單位:江蘇省句容市寶華中心小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