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志斌
摘 要:隨著教學改革日益深入地推進,隨著教學新理念的深入人心,如何使教育改革最前沿陣地——“課堂教學”富有實效性、高效性的問題就越來越受到社會的關注。
關鍵詞:高效;初中語文;素養;學案;課堂1.教師要了解自己的知識結構,努力提高語文素養
教師應該進行教育反思,在反思自己教育教學成敗的時候,分析自己的知識結構,在哪方面比較強,同時分析智能結構對自己的教育教學帶來的影響,運用自己的強項,樹立教育上的自信,形成自己獨特的教育個性和教學風格。例如,在語文詩詞鑒賞課上,對語文智能較弱,而對音樂智能、空間智能、自然觀察智能較強的學生來說,語文教師可以選擇從不同的興趣點切入,從而與學生產生共同的興奮點。語文教師可以“峨冠博帶”經綸滿腹來講古文,可以分析《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伴奏美好動聽的音樂;在講解大詩人王維《山居秋暝》時,可以用圖片描繪王維詩歌中的生活場景,讓學生感受“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美好意境。這樣,從不同的角度去切入,既貫徹了新課程理念,又從學生的認知結構出發,適應學生要求和需要,從而達到教學的高效性。
2.教師要改進教育方法—因材施教
教育是高度個別化的工作。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特點,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天賦,因此不應以相同的方法、相同的教材來教育所有的學生,高效的教學應配合學生的不同需要而使用各種不同的方法來進行教學。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要使每一個兒童的力量和可能性發揮出來,使他們享受到腦力勞動中的成功和樂趣,就需要教育者認真分析學生的個體差異,滿足他們不同的需求,并以此為根據,選擇不同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使他們各有所得,各有長進,以滿足學生不同的需要。”在教學中,教師要努力構建輕松、活潑、民主、寬容、上進的活力課堂。同時與初中新課程相結合,即研究教材、研究學生、研究文本、研究過程、研究方法、研究自己,想辦法把教學中的重、難點變成學生學習的興趣點,鼓勵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
3.注意語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并重
時下語文課堂中的有些做法值得反思。有不少教師認為課堂上特別重視對語文人文精神的挖掘,卻忽于對字詞句段的掌握和應用,覺得在課堂上多花這樣的時間沒有必要,有個別教師認為傳統的字詞教學已經過時,影響語文教學的美感,所以平時課堂教學不重視字詞的分析講解,蜻蜓點水,上公開課更認為這樣的教學難以出彩。課堂教學師生之間貌似氣氛濃烈,教學方法變化多樣,而瑯瑯的讀書聲卻鮮有聽聞。看不到對語言文字的揣摩品味,脫離了語文閱讀的原汁原味,欣賞不到學生對精彩文段的獨到分析見解。試想,如果學生不會讀,不會寫,不會把無聲的語言讀得聲情并茂,有聲有色,卻在自己的作文中出現大量的錯別字、病句,那么即使他對語言的領悟力很強,也難以把內心的所見、所聞、所感表達出來。如果我們的語文課堂長期如此,讀得少,練得少,說得少,那么可想而知教師的一切活動都將成為空中樓閣,沒有豐富的情感,沒有豐潤的視覺印象,沒有惟妙惟肖的音樂之美。
4.強調自主學習,但目標要明確
“把語文課堂交給學生”,出現了一種我們不愿意看到的現象:教師講授的內容少了,學生的討論不著邊際,看似熱烈卻沒有主題,天馬行空,沒有中心,還受表揚說有創新,這樣的創新將把語文教學導入死胡同,外表很光鮮,實質沒有一點分量。一堂課給學生大量的時間自讀和慢慢地討論。一節課上完了還弄不明白老師想在這節課上完成什么任務,達到什么目標。因此,要使課堂高效,學生的“自主”一定要與教師的“主導”有機結合。教師要具備在課堂上進行“二度備課”的能力。
5.創造性使用學案教學法
教師在課前對學案充分進行了總體性、創造性的分析,對于哪些是自己課上需要用到的——如何用,哪些是不需要用的——干脆刪掉,哪些知識需要補充、哪些能力還需要提高,哪些價值觀還需要培養,標記的、圈劃的、補充的都非常明了,在學案的基礎上充分做到了二次、三次備課。具體授課過程中,執教者對自主預讀部分大多數是通過學生展示、補充、點評、指正,教師總結、評價來進行。這一環節生生互動、師生對話往往表現得都比較主動、積極、踴躍,甚至部分學生進入角色非常快,不難看出課堂真正成了學生的課堂。文本研討部分,教師更是使出渾身解數,多數教師切實把課堂還給學生,把時間還給學生,把權力還給學生,小組討論、組內外交流展示、教師組織點撥評價,同學們自主、合作、探究,老師熱情輔導、適當啟發,不時碰撞出智慧的火花,不時閃現出智慧的光芒。這一環節,師生共進,教學相長。拓展延伸部分,大部分教師更是尊重學生個性發展,結合教師教學特色,將整個課堂拓展、延伸、升華,師生個性得以充分張揚。
我相信,通過我們不斷探索,不斷完善,我們的課堂會逐漸成為真正意義上的高效課堂。
參考文獻:
[1]趙洪軍.積極推進學案導學教學改革 大力倡導以學生為主高效課堂——課堂教學點滴談[EB/OL].http://www.docin.com/p-294352684.html,2013-11-28.
[2]付朝榮.論學校德育實施“揚長教育”[EB/OL].http://www.studa.net/Education/091029/15241132.html,2013-11-28.
(作者單位:湖南省衡陽縣西渡鎮咸水學校)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