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遵軍 姜桂萍 陳楠
(哈爾濱學院 黑龍江哈爾濱 150086)
學校體育是國家全民健身計劃和奧運爭光計劃的基礎。學校是為國家培養高素質體育人才的重要基地。普通高等學校高水平運動隊的建設是高等教育的有機組成部分,是普通高等學校創辦高水平大學的重要方面,同時也是我國競技體育健康、持續發展的重要途徑[1]。田徑運動中各個項目的特點決定了對素質要求的側重點不同,只有針對項目的專項特征進行合理的訓練,才能形成人體良好的有序狀態[2]。
目前,在田徑項目中提升空間最大的是投擲項目。投擲項目自身的特點,決定了該項目運動員在身體形態、生理機能以及身體素質等方面與其他項目的運動員有著明顯的不同,尤其在直接影響運動成績的體能水平和身體素質發展水平方面,更是有著明顯的差異[3]。針對黑龍江省高校的特點,我們認真剖析黑龍江省高校投擲項目運動員的實際情況,旨在建立適合黑龍江省高校投擲項目的訓練模式,建立訓練模式對明確訓練目標及過程有重要意義,它也是運動員取得優異成績時刻眾多因素的綜合反映,從而為高校快速提升投擲項目運動水平提供借鑒,為我省高校競技體育健康、科學、穩定、持續的發展做出貢獻。
以黑龍江省投擲項目大學生運動員在全國大學生運動會比賽、全國高師田徑比賽及黑龍江省大學生運動會中取得優異成績的運動員為研究對象。
查閱大量國內外近15年來關于高校高水平運動隊和投擲項目方面的文章以及相關方面的專著,并在此基礎上進行分析和總結,為研究獲取論據資料奠定基礎。
對國內著名體育院系的專家和學者進行專訪,聽取專家們關于大學身投擲項目相關的寶貴觀點和建議。
實地考察黑龍江省招收高水平投擲項目運動員的訓練,通過觀察和無結構訪談方式收集資料,了解這些高校投擲項目的現狀和發展,為本論文寫作的定性分析獲得資料。
對調查資料和文獻資料進行判斷與推理、歸納和演繹,完成理論研究論證與實證研究的分析。
運用計算機和SPSS 11.5統計軟件對調查獲得的數據進行統計學處理和檢驗,為論文提供定量分析材料。
投擲運動是以絕對力量為基礎,以速度為核心的速度力量型的運動項目,技術相對比較復雜,對運動員專項素質的要求較高[4]。而普通高校大學生起點低、訓練時間少、有一定的學習考試壓力,使得大學生運動員出現“學訓矛盾”現象,既不耽誤正常學業,又要提高運動成績,甚至要在重大比賽中取得優異成績,這必將對訓練的科學性提出的要求更高,難度更大。實踐證明,即使難度大,要求高,只要遵從科學化選材、訓練和恢復措施,普通高校大學生也能達到高水平運動隊的要求,這一點我院投擲隊在經驗豐富的教練帶領下,經過科學化訓練,已經在第九屆全國大學生運動會中分別奪得男子甲組鏈球冠軍和第四名;女子甲組鏈球比賽中獲得第四名的好成績。此外,在全國田徑錦標賽上和全國高師田徑運動會上以及黑龍江省舉行的大學生運動會上取得多塊金牌、銀牌和銅牌。鑒于黑龍江省投擲項目的成功經驗,旨在建立適合黑龍江省高校投擲項目的訓練模式和訓練標準,為提高黑龍江省大學生高水平投擲項目的競技能力提供參考,同時為他省大學生高水平投擲項目提供借鑒。

表1 不同時期的技術特點

表2 各訓練時期各主要身體素質及技術實例(一年)

表3 不同訓練時期各部位一般力量素質實例(一年)
此訓練模式以4年為一個大周期,其中第一年為基礎訓練期;第二年為專項訓練期;第三年為專項提高期;第四年為專項穩定與提高期。此訓練模式具有一定的科學性和實用性,比較適合黑龍江省普通高校運動訓練的特點。
由于季節、氣候和比賽安排等因素具有年度周期性規律,人們通常以年度訓練作為組織多年訓練過程的基本單位[5]。因此,根據全國大學生運動會的賽程安排,結合黑龍江省一年中半年冰凍期的實際特點和高校的教學日歷等因素,將訓練分為準備期、競賽期及調整期。各個訓練時期的具體要求及技術特點見表1。
以在第九屆全國大學生運動會取得男子鏈球冠軍的運動員為例,其在不同訓練時期各身體素質及技術如表2。
結合近幾年在國內各種鏈球比賽中取得優異成績的大學男生運動員,根據黑龍江省一年中半年為冬季的氣候特點以及大學作息制度等實際情況,根據表2建立適合黑龍江省高校大學生鏈球運動的訓練標準:準備期一般力量范圍為500~1300噸,專項力量范圍為150~350噸,投球技術為4000~7700次,其中輕、標準、重器械的比例范圍分別10%~30%、30%~50%、40%~60%,投球能力在600~1800次,30m跑累計10000~20000m,跳4000~9000次;競賽期一般力量范圍為180~390噸,專項力量范圍為80~170噸,投球技術為2500~3700次,其中輕、標準、重器械的比例范圍分別30%~50%、40%~60%、10%~30%,投球能力在1800~3000次,30m跑累計3500~7500m,跳1200~1700次;恢復期一般力量范圍為100~200噸,專項力量范圍為5~15噸,投球技術為100~200次,其中輕、標準、重器械的比例范圍分別40%~60%、30%~50%、10%~30%,投球能力在50~150次,各種放松跑跑累計15000~25000m,跳500~700次。在恢復期進行1h以上各種球類運動(主要以籃球和足球為主)。
根據表2中的身體素質數據,男鏈球冠軍運動員臥推最大可達到90kg,快推最大達到50kg,斜推最大達到60kg,前蹲最大達到100kg,半蹲最大達到190kg,后蹲最大達到170kg,轉體最大達到60kg,體側屈最大達到50kg,弓伸最大達到60kg,高翻最大達到120kg,提鈴至胸最大達到90kg,立定跳遠最大達到2.9m,30m跑最大達到4"2。
因此,得出男大學生鏈球運動員訓練標準:臥推最大達到80~100kg,快推最大達到40~60kg,斜推最大達到60~70kg,前蹲最大達到90~110kg,半蹲最大達到180~200kg,后蹲最大達到160~180kg,轉體最大達到60~70kg,體側屈最大達到40~60kg,弓伸最大達到50~70kg,高翻最大達到110~135kg,提鈴至胸最大達到90~110kg,立定跳遠最大達到2.8~3.2m,30m跑最大達到4"~4"3。
在一般力量素質中,準備期不同部位訓練標準為(表3):上肢力量100~220噸,下肢力量200~510噸,全身力量90~210噸,腰部力量200~370噸;競賽期不同部位訓練標準為:上肢力量20~30噸,下肢力量80~150噸,全身力量45~80噸,腰部力量80~170噸;恢復期不同部位訓練標準為:上肢力量10~25噸,下肢力量60~100噸,全身力量10~50噸,腰部力量30~70噸。其中發展上肢力量常采用臥推、快推、硬舉、斜推等方法,臥推的訓練標準為40~90噸,快推20~50噸;發展下肢力量常用前蹲、半蹲、深蹲、后蹲等方法,前蹲的訓練標準為40~120噸,半蹲90~190噸,后蹲50~170噸;發展腰部力量常用轉體、體側屈、弓伸等方法,轉體的訓練標準為30~60噸,體側屈20~50噸,弓伸20~60噸;發展全身力量常采用高翻、提鈴至胸,高翻的訓練標準為40~120噸,提鈴至胸40~90噸。腹肌要由無負重達到負20kg杠鈴片90個;背肌由無負重到負50kg杠鈴。在發展專項力量時,擺杠鈴的訓練范圍20~60kg,轉桿片由一開始零基礎到最后達到40~60kg標準。根據第九屆全國男大學生運動員冠軍55.77m的成績,以及黑龍江省大學生訓練的實際,制定黑龍江省大學生在兩年完整訓練的基礎后達到48~52m的成績為佳,為大三、大四運動員專項能力的提高以及達到良好運動成績提供參考。
黑龍江省高水平投擲項目運動訓練模式以一般身體素質訓練為基礎,強化專項訓練,同時注重專項穩定與提高。
黑龍江省高水平投擲項目運動員在不同訓練階段、不同訓練時期具有嚴格的身體素質標準,技術標準,上肢、下肢、全身、腰部力量標準。在訓練模式的構建過程中,在準備期注重發展一般身體素質為主,同時注意發展技術能力,注意培養運動節奏,增加心理素質練習等;競賽期注意在全面發展身體素質的基礎上,重點發展專項身體素質,突出發展爆發力、速度素質等,掌握完整的技術動作,提高對技術動作規律的認識和理解,培養比賽能力,注重培養專項素質與技術的結合;恢復期主要進行體能的自然恢復和運動損傷及疲勞的防治和調理。
[1]關廷賢.江蘇省高校高水平田徑運動隊現狀調查與對策研究[D].揚州大學,2010.
[2]葛蘊,沈兆喆.高水平撐桿跳高運動員專項速度訓練模式研究[J].山東體育學院學報,2010,26(7):60-62.
[3]劉海軍.體能主導類投擲項目快速力量訓練的探討[J].通化師范學院學報,2006,27(4):101-102.
[4]劉繼冠.投擲項目訓練計劃制定的理論原理分析[J].民營科技,2011.
[5]文超.田徑運動高級教程[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02,10:71.
[6]梁耀.對我國五位優秀女子鏈球運動員投擲技術與身體素質特征的分析[D].北京體育大學,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