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 燕
(中國電信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 上海 200120)
模塊化數據中心是一種新興的數據中心建設模式,將整個數據中心分為若干個獨立區域,各區域的規模、功率負載、配置等均按照統一標準進行設計,隨著業務需求的變化,不斷增加獨立模塊,從而實現快速建設。
伴隨全球超大型IT數據中心的出現,模塊化數據中心的建設理念在微軟芝加哥數據中心、谷歌比利時數據中心、Facebook俄勒岡州數據中心得以具體實踐,有效地降低了數據中心的建設周期及運營成本。
從技術發展看,數據中心基礎設施的關鍵設備逐步趨向模塊化與小型化,尤其是精密空調CRAC(computer room air conditioning)和 UPS(uninterruptible power system,不間斷電源系統)技術,完全可集成到機柜中,從而在技術上為實現真正完全獨立的模塊化數據中心提供了可能。
對于傳統的數據中心,模塊化的特征并不明顯,僅在物理基礎架構上將空調、UPS、機柜進行組合配置,而且需要共用架空地板下的空間,共用UPS,因此在兼容性、擴展性及建設周期等方面存在諸多問題,主要表現為以下3個方面。
傳統數據中心的氣流組織設計采用地板下送風的方案,機柜采用冷熱通道擺放設計,以形成合理的氣流組織路徑,從而可以大大提高整個機房的氣流循環效率,有效減少熱死點出現。該方案工程初期投資較低,噪音較小,整個機房的美觀性較好。
但隨著云計算、高熱密度的發展,單機柜發熱量不斷增大,為了提高出風量,必須不斷提高地板下靜壓,因此地板高度需要抬升。而空氣也是一種流體,其本身存在黏度,當地板下的氣流增大到一定量之后,表征其黏度的無量綱數——雷諾數會超過某一限值,因此其氣流紊流會呈幾何性增大,此時地板下送風方案的效率會大大下降。
在功率密度為10 kW/機柜的送風制冷實驗中,為了有效帶走熱量,每臺機柜需要1600~1800 m3/h風量(進出風溫差為15℃),而遠程的地板下送風空調則需要達到2900~3000 m3/h風量,此時風機系統能量損失高達40%。這些能量損失又會引起自身的冷量消耗,從而使效率進一步下降。在數據中心機房中,由于機組數量較多,風機系統能耗能達到上百千瓦,而風機系統是24 h全年不停歇運轉的,因此一年中無謂的能量消耗會達到幾十萬千瓦·時,在15年的機組設計壽命內則會多耗能上百萬千瓦·時,而且由于其從地板下送風供冷,機柜中下方的服務器得到的冷量較多,而上部的服務器容易運行在高溫環境,從而發生故障。這種設計方案只適合單機柜發熱量不超過5 kW的應用場景。當機柜發熱量繼續增大時,除了需要加大地板的架空高度和機柜間的間距外,整個制冷系統的效率也會顯著下降。
在機房建成初期,傳統的UPS設計往往出現由于系統容量配置過大而處于低負載率情況,低載運行則導致UPS效率低下。而如果UPS配置容量過小,又不能滿足業務發展的需求,將導致后期擴容困難,尤其當前IT需求正處于上升期,數據中心業務發展增速飛快,但又具有不確定性,故在UPS方面重復建設和投資的浪費較大。另外單獨建設UPS房、電池房,并設置相應的空調制冷,也是一筆不小的投資。
因此,UPS建設需求逐漸向模塊化、可熱插拔的方向發展,在中小型數據中心中,尤其成為首選的解決方案。模塊化的UPS產品,尺寸和標準服務器機架一致,可放在機柜行間,又集成了多路智能配電,可滿足單個模塊內的供電、監控電量等需求。目前市場上主流的模塊化UPS,不但可靈活擴容,而且效率高達95%,在低負載率情況下,節能更加顯著,真正實現了UPS的高效性、節能性和可靠性。
傳統機柜系統的設計只關注其承重、供電性能,而忽略了其他機柜應該具有的性能,如通孔率、接地、美觀、線纜管理、能耗管理等。
為了提高制冷效率,機柜的通孔率要求盡可能高,以減小氣流阻礙作用,提高散熱能力,從空調系統利用上來說,機柜系統有更高的設計和工藝要求。
機柜接地也是非常值得注意卻容易被忽略的問題,機房由于發熱量很大,靠近服務器的機柜區域溫度較高,其相對濕度較低,從而可能會形成較高的靜電電壓,如果不能通過有效途徑接地,會造成靜電危險。因此現在的機柜必須配置接地線纜或者接地銅排。
在中小型數據中心中,往往不會配置完備的監控設備。要實現機柜內的供電管理,可通過在機柜內配備智能的PDU(power distribution unit,電源分配單元)實現。對機柜內的各路配電進行監控,獲知機柜負載的分配平衡度,預知過熱機柜、過載點,并可實施遠程關控設備。這也是智能機柜需要具備的功能。
對于機柜的兼容性,機柜不但需要考慮自身的兼容性,還需要考慮諸如并柜、封閉冷通道、行間空調等的外觀、尺寸匹配問題,這對廠商的要求非常高,只有熟悉數據中心基礎設施全產品的供應商,才能從全局出發,設計出對各個系統的兼容性都很高的產品。
模塊化數據中心主要包括采用模塊化設計的四大部分:不間斷電源系統、制冷系統、機架和遠程監測系統,通過簡單的接口將相關模塊進行組合,從而形成一個完整的數據中心。無論是電信運營商還是互聯網企業,都可以按照自己的需求定制模塊化數據中心,并可伴隨業務發展需求,逐步擴張數據中心規模,以應對更多的IT需求。這意味著企業可以在未來擁有數倍計算能力,而不會對現有數據中心的功能或者設計帶來任何影響。
相對于傳統的數據中心,模塊化數據中心使用如下關鍵技術。
模塊化數據中心的構思精巧,但在實施過程中會遇到很多意想不到的問題,如各個部件的尺寸不完全協調一致、各部件的供配電需求不能匹配、顏色無法協調一致、走線孔未預留充足等,因此要避免多種產品拼接的模塊化數據中心出現漏風、配電不足、顏色參差不齊、無處走線等尷尬問題,需要廠商具有多產品線統一開發、統一銷售、統一安裝、統一調試、統一服務的能力,從而為用戶提供模塊化數據中心基礎架構的完美解決方案。
封閉冷通道可有效規范氣流組織,減少對整個房間的無謂制冷,從而降低對建筑熱負荷的制冷壓力;同時可有效隔絕冷熱風交叉混合,提高空調回風溫度,從而提高其蒸發器溫度,進而提高制冷效率。經測試,采用封閉冷通道解決方案可節約機房4%的耗電量。在封閉冷通道這件貌似技術含量不高的產品上,實際有很多工藝方面的要求,真正實現細節上的大成,無論是材料的隔熱性、強度、頂板透光率,還是走線孔的設計、縫隙的保密性,都需要十分到位。
定制化的電池機架主要配合模塊化UPS使用,為模塊化UPS提供更長時延、后備時間的選擇,承重能力強、外觀協調、安裝維護簡便,可實現電池的模塊化安裝及電池監控。
安裝在標準機柜中的模塊化UPS,其功率單模塊可隨負載增減實現熱插拔,并可大幅度減少UPS的占用空間及共用制冷需求,大大降低傳統UPS需求的占地面積及額外的空調能耗。
通常選用精密空調對數據中心的每個模塊進行環境調節,確保服務器等IT設備的運行環境。對于發熱量大的服務器等IT設備,通常選用高通孔率(一般大于70%)網孔門的機柜,以提高機柜進出風量;將機柜面對面、背對背布置,在機房內形成冷熱隔離的風道,以提高制冷效率。在某些功率密度特別高的場合(發熱量超過5 kW/機柜),往往容易產生局部熱點,形成故障隱患。為消除局部熱點,需要采用相應的高熱密度解決方案,如在局部熱點發生處加裝制冷終端,加強局部制冷能力;也可將特高功率密度設備放置在封閉機柜內,通過機柜內制冷循環,實現高效率制冷散熱。
監控系統是機房安全運行的重要保障,智能監控系統可對數據中心模塊內的配電、環境、安防、消防等設備進行全方位監控,完成對設備數據的采集、分析、告警、展示甚至自動控制。由于云計算的高熱密度、虛擬化需求,可變冷量、UPS模塊休眠等功能需要更高效的控制,因此模塊內的制冷控制、電能分析成為模塊化運營的關鍵點。
另一方面,為了適應模塊化數據中心快速建設、快速復制的特點,監控系統方案也需要能夠快速建設,并且以模塊為單位獨立運轉,互不影響。
工業革命成功的最重要因素,就是將生產流水制度、標準化部件制度推廣開來,從而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開創了人類新的高峰。在當今社會,不管是企業管理還是生產、建設等環節,都要求實現標準化、規范化,而傳統數據中心建設由于對現場的設計施工依賴度高,建設周期緩慢、建設難度大,建設效果無法預期,后期擴容無法適應。
因此,需要進一步完善模塊化數據中心的系列標準,并形成相應的系列產品,根據客戶的IT需求、建筑空間,為客戶提供模塊化的建設方案,保證數據中心的高可靠性、靈活性、可維護性及高效節能,并能夠最大化地提高交付速度。
模塊化數據中心的設計必須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充分考慮企業數據中心長期發展的影響因素,并兼顧機械和電氣系統等,避免造成數據中心運營管理的不可控。
為了實現真正的分批建設,模塊化數據中心的設計方案應該是可復制的,而且不單是方案上的復制,還可以延展到采購流程、安裝流程、維護流程等,既可以減少用戶的初期投資,也便于后續數據中心的運營管理。
模塊化數據中心之所以能夠實現快速建設,空調系統的革命性設計起了主導作用。傳統的數據中心采用靜壓箱送風,需要專業的設計單位根據建筑結構進行相應的設計,再經過和各個廠商的研討及分析,設計周期往往需要3個月甚至半年以上,時間浪費嚴重,超大型的數據中心甚至需要1年以上,后期的安裝需要配合土建、裝修等系統,協調、互相配合等工作也需要浪費大量的時間,這在IT系統每3年運算速度翻新一倍的高速時代,建設完成時數據中心的指標可能已經落伍了,經濟效果嚴重滯后。
模塊化數據中心設立以機柜為中心的行間制冷系統,縮短了氣流組織路徑,取消了對靜壓箱、風管的依賴,減少了工程量,從而可直接減少甚至取消設計環節,由用戶到廠商直接獲取端到端服務,從而大大縮短建設周期;同時由于是同一廠商提供整體解決方案,其工程安裝、后期服務都可實現最大化的提速。
傳統的數據中心空調系統采用靜壓箱設計,氣流循環路徑長達幾十米,氣流阻力很大,風機能耗浪費嚴重,需要額外冷卻整個數據中心的空氣,能量浪費嚴重。后期擴容時,由于后期增加的空調改變了整個靜壓箱的氣流、冷量等參數,從而會直接影響數據中心的制冷效果,反而會起到反作用。
模塊化數據中心建設實際上是一個不斷成長的過程,其設計思路保證了制冷、供電都以區域機柜為中心,其氣流組織、供電配置都以區域為中心,對其余區域毫無影響,因此可最大化地解決擴容互相影響的問題。在逐步擴展的模塊化數據中心中,各模塊的獨立安全高效運行成為必然。
標準化的模塊化數據中心,由于采用端到端服務,可為用戶節省可觀的設計費,可以縮短資金的占用周期,可提高運營效率,減少日常運行費用,縮短投資回報期,最大化地提高用戶的資金使用率。
在工程環節,由于采用模塊化設計思路,其發貨、安裝都由同一廠商實施,而且由于減少了對靜壓箱、風管的依賴,可直接進場,減少了對裝修、建筑的特殊要求,不但可以節省費用,而且可以減少和土建等部門的配合施工,從而大幅度減少工程成本。
在后期的維護方面,由同一廠商統一維護,不管是備件還是服務,都可以得到原廠最優的保障,機房維護人員可最大化地精簡,維護界面清晰,最大化地減少用戶的負擔。
模塊化數據中心是新興的數據中心建設理念,也是數據中心的必然發展方向,具有建設快速、易復制、高效等特點,目前在我國已廣泛應用于集裝箱、電信、醫療、科研機構、廣電等行業,并呈現出快速增長的趨勢。在不久的將來,將帶來數據中心行業的巨大變革,不僅將制冷、配電集中到行間級,同時也能將電池、配電柜集成到一體,甚至將整個模塊按照用戶需求做成一個整體,不再區分機柜、空調、供電系統。客戶只需將模塊運抵現場,配電配水,按指導接管即可,無需做靜電地板、無需專業設計、無需專業規劃,甚至無需機房裝修,從而將機房模塊化的優勢擴大到極致。
從更遠的發展方向看,未來融合服務器、交換機、基礎架構的整體模塊也是發展的趨勢,用戶使用數據中心模塊只需要按照說明書接入寬帶、電源和水源,即可得到高效的信息服務,從而更加有利于用戶業務的快速發展。相信在不遠的未來,模塊化數據中心將在IT、動力環境基礎架構上下游廠商的合作推動下獲得長足的發展,為人類的信息化進程提供更加綠色低碳、可靠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