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民族大學管理學院 蘇亞民
論互聯網時代中小企業成本控制的理念
●中南民族大學管理學院 蘇亞民
互聯網時代中小企業開展成本控制任重道遠,既收獲無限的機遇,又面臨重重的挑戰。理念問題是中小企業必須厘清的課題。本文從產業鏈、創新鏈、資金鏈、企業生態鏈、責任會計和戰略管理的角度,闡述了互聯網時代中小企業成本控制應堅持的理念。
互聯網時代 中小企業 成本控制 理念
管理大師彼得·德魯克曾經說過成本控制對于企業管理的重要性 “企業家就是做兩件事,一是營銷,二是削減成本”。立足成本控制、優化資源配置,不僅是中小企業提升價值的重要手段,更是建立核心競爭優勢、應對多元化市場環境的必要舉措1。成本控制的過程是對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發生的各種物料和人工耗費進行分配、計算和分析的過程,同時也是挖掘內部潛力,尋找一切可能降低成本途徑的過程。
中小企業管理者的管理理念落后、成本控制意識薄弱、員工的素質低下,無法采用先進的生產工藝,提高工業生產技術,貫徹執行先進的管理方法,無法滿足互聯網時代的要求,嚴重制約了現代中小企業生產經營成本的降低2。理念問題是中小企業必須厘清的課題。本文主要探討互聯網時代中小企業成本控制應堅持的理念。
中小企業在厘清利益分配機制時,應將自己置身于整個行業的產業鏈條中,不能一味地從自身出發降低成本,要為上下游企業留出利潤的空間,中小企業進行成本控制在互聯網時代本質上是整個產業鏈條的成本控制,而不是僅局限于企業層面。近期頻頻出現的食品安全事件就是最好的佐證。上海福喜從過期肉曝光,到客戶紛紛解約,到企業被調查、部分員工被批捕,受傷的不僅僅是單個企業,而是一條產業鏈上所有企業都無一幸免遭遇重挫3。上海福喜曾經的供應品牌可謂“大牌”云集:麥當勞、肯德基、必勝客、星巴克、德克士、漢堡王、華萊士、達美樂等16家快餐店榜上有名。以麥當勞為例,受福喜事件沖擊,麥當勞全球2014年8月銷售額創11年來最大降幅,全年銷售計劃宣告落空。從三聚氰胺事件、福喜過期肉事件、強冠地溝油風波來看,拋開監管不力的因素,由于食品行業競爭激烈,利潤較低,產業末端的企業往往會通過對上游供應商壓價來降低成本,導致最前端的生產資料供應者在整個產業鏈中的利益分配比例過低而鋌而走險4。宜家則是打造良性供應鏈的典范企業。宜家傾力扶持和培養自己的供應鏈,與上下游企業共贏,在采購之前就規定了供應商能從宜家獲得的權益以及宜家對供應商的要求。下游企業理應尊重上游企業的利益,與上游企業形成良性的利益分成機制。當產業鏈上的企業都有合理的利潤空間時,利益分配機制就理順了,中小企業就應該確保產品和服務的質量,對社會、公眾和員工負責,承擔相應的社會責任。
科技創新是降低互聯網時代中小企業成本最徹底和最基本的途徑。通過技術創新,在產品質量、款式、性能和工藝裝備上不斷改進,以滿足消費者不斷升級的個性化需求,并保持成本領先戰略。技術創新可以消除產品不必要的功能;可以優化業務流程、財務流程和管理流程,實現物流、資金流和信息流的有效集成,提升成本管理的精度、加強成本控制的力度,提高產品適應市場的準確度,實現成本控制的智能化和精細化;在采購環節,開展功能成本價值分析,降低采購費用5。
從成本的線性函數y=a+bx可知,單位變動成本b的高低受技術水平的影響,特別是利用生產能力所必然發生的技術性變動成本,可以通過改進產品設計方案、改造生產工藝技術條件、采用新設備等技術革新手段來降低。
中國鋼鐵企業成本信息網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包鋼共有六種產品的單位制造成本低于行業平均水平。技術創新、工藝調整和精細管理成為降低產品制造成本的巨大推動力6。當成本降低到一定階段后,其他要素投入所產生成本降低的邊際效用很低,中小企業只有從創新入手來降低成本,從技術創新上來降低原料用量或尋找替代的新材料,從工藝創新上,改進產品生產工藝,提高材料利用率、降低材料的損耗量,從工作流程和管理方式創新上,優化產品生產流程,減少材料和人工消耗,降低單位變動成本,來降低單位產品的人工成本與固定成本占比,從營銷方式創新上來增加銷量、降低單位產品營銷成本。總之,為企業競爭贏得成本降低的空間,擴大成本優勢,增加銷售量,增加企業核心競爭力。
互聯網金融成為降低中小企業融資成本的利器,可以降低中小企業融資的籌集成本和占用成本,從而全方位降低資金成本。中央財經大學金融法研究所所長黃震認為,資金錯配是當前金融市場存在的一個主要問題。這種結構性的錯配,導致商業銀行的錢大多投向政府平臺、房地產企業,而中小企業很少能夠從中獲得資金支持7。根據調查顯示,我國小微企業的銀行信貸可得性僅為46.2%,超過一半的融資需求需要通過民間借貸來滿足。在決策層反復強調降低企業融資成本、化解中小企業融資難題的背景下,作為傳統金融的有益補充,互聯網金融以其獨特的優勢,理應成為中小企業融資舞臺的主角。互聯網金融交易成本低、渠道便捷、投機門檻低、客戶覆蓋面廣、交易記錄留痕等傳統金融機構不具備的優勢,對規范民間借貸、扶持中小企業創業發展可以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8。
在中國人民銀行于2014年4月發布的 《中國金融穩定報告(2014)》中稱,互聯網金融有助于降低成本,提升資金配置效率和金融服務質量。互聯網金融,是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實現資金融通的一種新興金融模式,能夠最大限度地減少信息不對稱程度和交易成本。特別是在小微金融領域,互聯網金融小額、快捷、便利的特征具有突出的優勢,主要方式有:①P2P網絡貸款平臺,即點對點信貸(Peer-to-Peer lending),是指通過第三方互聯網平臺進行資金借、貸雙方的匹配,中小企業借助于P2P網貸平臺,將其自身的融資需求與個人投資者的理財需求緊密融合在一起9,資金供求雙方可自行完成信息甄別、分析、匹配和交易,消除了傳統中介,無交易成本和壟斷利潤。②眾籌。即大眾籌資或群眾籌資,是指用團購+預購的形式,向網友募集項目資金的模式10。③互聯網票據。融資成本較為合理,且融資鏈條較短,實現了資金來源與實體經濟的直接無縫對接11。
目前中小企業面臨著融資難和融資貴難題,可以從“三個維度”加以解決。其一是服務難度系數成本維度,其二是時間成本維度,其三是直接資金成本維度12。為此,應不斷地探索利用網絡渠道擴大中小企業服務的覆蓋面,提升融資便捷性,比如,開通中小企業融資在線申請渠道,推進線上線下的融合互補,這就降低了資金需求者的求貸門檻;推出網銀循環貸的業務,最大限度地節約客戶利息成本,將傳統客戶經理操作的評級、授信、支用業務流程合并為評級和授信業務流程,降低了中小企業的時間成本和財務成本13。
美國戰略學者詹姆斯·穆爾(1993)指出:“商業生態系統是以組織和個人的相互作用為基礎的經濟聯合體。”而哈佛商學院教授馬爾科·揚西蒂和羅伊·萊維恩(2004)從準自然生態系統的角度,深入闡釋了在信息經濟時代,全球頂尖大公司通過構建商業生態系統,贏得了平臺級競爭優勢。哈佛教授揚西蒂認為,商業生態系統中成員的多樣性,是確保生態系統健康的重要保證。實現共生多贏的“正和博弈”、價值共創、價值分享正在成為中小企業“良性生態”的主流實踐模式。海爾集團從2004年就開始發布《環境報告》,測量和監督企業內部的環境績效表現,成為家電行業綠色潮流的引領者。攜程網將“碳中和”旅游的概念植入企業品牌中,以贏得消費者更多的信任,從而實現差異化14。
信息經濟是建立在精細分工基礎上強調產業合作的經濟形態。每個企業都是產業鏈不可或缺的一環,只有所有企業都以產業鏈為平臺、信息中心和營養源,維護自身的活力,這個產業鏈才能和諧運行,處于穩定平衡狀態15,從而充分調動整條產業鏈的內在潛力和無限活力。中小企業通過與上下游廠商廣泛地建立合作關系,以擴大對上下游經營資源的優化和配置,有效地利用資源整合的協同效應和乘數效應,從而以其卓爾不群的資源整合能力引導整條產業鏈的可持續發展16。在這套企業生態系統的運行中,關鍵資源包括原材料提供商、渠道商、產品解決方案商、技術合作伙伴以及物流服務商等17。
中小企業完整的生態系統更加符合互聯網未來的發展方向。良好企業生態系統所形成競爭優勢的本質是中小企業擁有的自身資源與消費者多樣化需求的有機整合、匹配和互動。比如QQ互聯作為騰訊開放策略的組成部分,一站式打通QQ空間、騰訊微博、朋友網三大社交平臺,同時不斷挖掘QQ的API能力,將帶動平臺集成用戶的持續活躍,給第三方合作伙伴帶來超值服務和更大價值,借助開放平臺建成一個開放共贏的產業生態鏈19。
進入信息經濟時代,雖然許多中小企業在會計核算上廣泛使用用友和金蝶等財務軟件,但僅限于對會計憑證的錄入、賬簿的登記以及財務報表的編制,還沒有真正體現出其在成本控制、成本分析、成本預測和決策等方面的信息交互管理功能,與成本控制手段現代化的要求相距甚遠。
成本控制的總目標,必須分解落實到企業內部的各個責任單位,使每個責任單位的活動,按定額或標準進行控制,促使企業經濟責任制的落實。以中小制造企業為例,按車間、部門、公司三個經營層次建立成本中心,實行責任成本考核。一切從中小企業的生產經營的現狀出發,遵循誰負責誰承擔的原則,根據各車間、各產品生產工藝及成本的形成特點,制定詳細的成本控制目標和切實可行的成本控制方法,并行使相應的成本決策和成本管理職能。中小企業應增強全員成本管理理念,全員成本管理既是全面成本管理,又是全過程的動態成本管理。中小企業也要學習現代企業管理經驗,在成本控制過程中,要尤為重視標準化工作。它包括流程標準化、計量標準化、價格標準化、質量標準化和數據標準化。只有建立了這些標準,才能促使企業在生產經營活動中和各項管理工作中達到合理化、規范化和高效化。
戰略成本控制是成本控制與戰略管理有機結合,指以戰略的眼光從成本的源頭識別成本驅動因素,幫助管理者形成和評價企業戰略,從適應互聯網外部環境持續變化為出發點來制定成本控制目標,尋求持久競爭優勢的一種成本控制系統。
成本動因分析是中小企業戰略成本控制的基本內容。成本動因指引起成本變化的原因,按照是否增值,成本動因可分為有效動因、輔助動因和無效動因。有效動因是能直接增值的活動,輔助動因是能輔助增值的活動,無效動因是不能增值的活動。把成本控制深入到中小企業的成本結構的內部,有助于提高中小企業的生產效率和成本控制水平。以互聯網為基礎構建的交互式成本信息處理平臺,不僅可以高速、快捷、方便地傳遞和處理成本數據信息,而且提高了成本信息的及時性、準確性和規范性,充分提高了中小企業成本控制的工作效率,從而從戰略管理層面確立了中小企業成本控制的競爭優勢。■
1.陳國柱.2010.創新成本管理 提升企業價值——黎明公司成本管理體系建設之路.中國航空報,8-12。
2.周曉琳、周慶玲.2012.民營中小企業成本控制探討——以十堰市為例.財會通訊,7。
3.臺灣地溝油也猖獗的啟示.騰訊評論·今日話題,2014-9-17。
4.柳方秀.2011.是什么力量“拉低”了包鋼單位制造成本?.包鋼日報,9-28。
5.肖旺.2014.融資租賃借互聯網金融拓寬渠道.金融時報,06-27。
6.國務院出臺緩解融資成本意見互聯網金融迎發展新機.中國經濟網,2014-8-20。
7.張卓敏.2014.互聯網金融可降低融資成本.國際商報,09-16。
8.中國總會計師編輯部.2014.互聯網金融時代的企業融資.中國總會計師網,3-3。
9.發趙洋、馬梅若.2014.互聯網金融拓寬降低融資成本渠道.金融時報,8-19。
10.卓尚進、傅宇馳.2014.互聯網金融:從“三維”降低小微融資成本.金融時報,8-19。
11.專家談多措并舉降低企業融資成本.鋼之家網,2014-8-18。
12.王小諾.2010.德國軟件公司SAP:生態系統如何共贏.21世紀經濟報道,5-8。
13.張鈞泓.2013.微軟中國區葉珺:移動互聯引領未來 打造共贏生態系統.艾瑞網,12-13。
14.互聯網周刊.2013.QQ互聯:構建開放共贏的生態鏈.新華網,4-28。
15.李靜.2012.新疆中小企業成本控制研究.財會通訊,8。
16.楊貞斌、溫燕.2010.中小企業成本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建議.財會月刊,10。
17.惠男男.2010.后危機時代的中小企業成本管理應對.會計之友(上旬刊),6。
18.楊西平.2011.規范中小企業成本管理工作的探討.會計之友,10。
19.徐玉芳.2013.淺談中小企業成本管理.財經界(學術版),6。